五猖会鲁迅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3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呐喊》,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其全部著译后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汇编为《鲁迅全集》、《鲁迅译文集》、《鲁迅辑录古籍丛编》。•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三闲集》、《二心集》……《朝花夕拾》为鲁迅一生中唯一一本散文集。作于1926年,共10篇。原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的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五猖会》为其中的第四篇。小引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朝花夕拾》目录:关于“五猖会”•五猖又称“五通”、“五圣”。绍兴人把它们说成是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传说五猖神曾屡屡骚扰地方,搅戕世界,上天派了雷公电母追杀它们,四处寻找,不见踪影,只在闪电轰雷中有六个丁壮在修海塘。这是保境安民的好事,岂能是五猖的所做所为?况且人数也不符,终于被瞒了过去。从此五猖不再为虐,改恶从善,也就被百姓宽恕而敬以为神了。自此以后,东关镇上便有了赛五猖会的习俗,日期是农历的四月十五。关于“五猖会”•五猖会是迎神赛会的一种,就是把五猖庙里的“五通神”请出来巡游。这些迎神赛会当然是迷信活动。但在当时,广大贫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法享受正常的文化娱乐活动,赛会在这个意义上说,也算作是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生字词•寥寥(liáo)吡(pǐ)庵(ān)•髯(rán)称娖(chuò)•聘(pìn)用埠(bù)头•臻臻(zhēn)社稷(jì)•妇孺(rú)高跷(qiāo)•篡(cuàn)取猖獗(jué)•蹊跷(qīqiāo)肇(zhào)注意下列词语的读音和意义:猖獗:蹊跷:忐忑:埠头:臻臻至至:呵活:称娖:奇拔:凶猛而放肆。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tǎntè心神不宁的样子码头.齐备的意思活龙活现行列整齐的样子奇特,有趣自读课文,思考:•1、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赛会,用小标题概括出来。•2、你能从文中找到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吗?•3、写第一、二段的作用是什么?“完了”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看待“吹哨子”?•4、第三、四段作者竭力描绘明时的赛会的豪华铺张,目的是什么?•5、第六段写迎神赛会带来的欢乐有何作用?•6、第九段“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实际作者担心什么?•7、怎样理解文中写“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和文中最后一句?1、文中所写的赛会•童年的赛会•明人的赛会•亲见的赛会•东关五猖会(盼望-失望,纪念品“吹都都”。抓住童趣,形象生动)(“寻黑矮汉……”,具体、生动、有趣)(正面描写,杂文笔法,写往事也针砭时事)(被父亲抓住要背书,从高峰处跌落谷底)2、情感发展变化的脉络:盼望(失望)——羡慕(书上描绘的)——神往(希望参与)——欣喜若狂(即将参与)——忐忑、沮丧(父亲要求背书)——索然无味(“热闹没什么意思”)3、写第一、二段的作用是什么?“完了”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看待“吹哨子”?。该段为“我”极其想看赛会做铺垫。一个“完了”,既写出了那没有看到的神像走了,也写出了孩子的失望的心情,也为下文写自己想看赛会蓄势。在那个缺乏文化生活的时代,吹哨子似乎也是孩子们的乐趣作者竭力描绘明时的赛会的豪华铺张,目的是与现实的赛会进行对比,反衬出现实赛会的简单。4、第三、四段作者竭力描绘明时的赛会的豪华铺张,目的是什么用迎神赛会带来的欢乐同下文被迫背诵《鉴略》造成的压抑对比。5、第六段写迎神赛会带来的欢乐有何作用?一段精彩的心理描写,“我”在父亲的“压迫”下显得不安,但又无可奈何;担心的不仅能否背出,也担心是否能去看赛会。6、第九段“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实际作者担心什么?“梦似的”写出了作者在父亲毫不顾及自己感受要求背书时的无奈和烦恼。“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就是因为早上心情太压抑了,无心再去欣赏赛会。7、怎样理解文中写“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和文中最后一句?探讨:课文最后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作者是真的“诧异”么?你认为父亲为什么让“我”那时候背书?探讨:不是真的诧异,而是带有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批判,暗示父亲不理解孩子。父亲并不理解孩子好奇的天性,而是按照他们的方式,把他们的“考科中举”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其实死记硬背并没有达到父亲教育的最终目的,甚至适得其反,赛会只是游手好闲的人才去的(文中第四自然段提到),这似乎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父亲在此时让我背书,是要告诫我,应该走读书人走的路。从鲁迅先生的回忆中,你读出了什么?得到了哪些体会?感悟:1、现代社会中,是否有存在扼杀儿童天性的教育方式呢?(积累写作素材)2、关于“教育”这个话题,鲁迅先生从“教育方式”的角度出发,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请以“教育”为题提炼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