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说课稿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目录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教学内容与过程5教育技术的应用6评价和反思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声音的产生》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中的第一课。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本课从建构主义和探究教学的思想出发,从生活入手,一步步揭示有关声音的科学,引领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开展研究与发现活动,使其学会在“做”中学。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之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我们可以在“熟悉”两个字上做文章,上课前可以由老师收集声音的录音材料,以便在引课时让学生做“听声音,猜物体”的游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充满声音的环境中,激发学生想知道声音更多知识的兴趣。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科学探究:1.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2.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2.知道科学已经能解释世界上的许多奥秘,但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教学重点】通过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假设。设计理念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重点展开观察实验。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这是一句通过抽象概括出来的话,学生并不都这么认为,大多数学生认为敲击、碰撞、拍打等是物体发出声音的原因,为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的活动:(1)利用已有的经验使物体发声,提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初步获得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3)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证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4)拓展引申,进一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学内容与过程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后做出猜想,然后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我们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鉴于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教学内容与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前,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猜谜语,通过谜底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教学内容与过程2、身临其境、提出问题首先,和学生一起进入“奇妙的声音王国”(播放录音,仔细听都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学生认真聆听和回答,接下来依次让学生汇报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模仿生活中的声音,并用身边的物体制造声音,充分额让每一位学生都进入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中去,知道声音能够为我们传递各种信息,并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这时我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使主题明确突出。教学内容与过程3、做出猜想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理解,做出猜想,我对学生的猜想板书,使认识一目了然,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的兴趣。教学内容与过程4、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第一组试验(弹拨直尺、敲击放有小纸片的桌面)我对试验的要求及方法进行讲解,学生动手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汇报。初步获得声音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但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并养成善于思考问题,寻找答案的科学精神。第二组实验(滴水、吹玻璃瓶)通过直尺振动产生声音,敲击桌面桌面振动产生声音。请同学思考:其他物体振动是不是也产生声音呢?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致,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学内容与过程5、得出结论根据以上的实验现象,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得出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使他们的头脑更精确化、科学化,也使学生体会了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结论。伴随着结论的板书,让本节课的知识点更加的具体、突出。教育技术的应用运用了班班通的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达到预期效果。本课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其学会在“做”中学。评价和反思这是一节自主探究的实验课,能让学生充分动脑和动手。学生比较喜欢上这堂课,也能积极投入到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创设产生声音的情境,共同观察物体振动的现象,感知振动现象与声音产生的因果联系。尽量实现师生、生生双向交流,使课堂从被动的、服从的师生关系转变到和谐、互动的关系。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亲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东西,更多的收获应该是经过岁月冲刷而根植于他们头脑中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