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关爱-巴林特小组曹婉研究生导师:重庆附一院李静副教授一、巴林特小组背景二、巴林特小组三、巴林特小组的意义---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升级----医患关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问题。1、医患关系紧张---326所医院中有90%的医院发生过因医疗纠纷导致病人滞留医院、不交纳医疗费的现象,此种现象已成为很多医院面临的非常困惑和棘手的问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曾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医师的职业耗竭(burnout)早已泛滥成灾,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高年资、低年资及实习医师均不能幸免。医生的职业耗竭不仅损害患者的健康,还可影响医生自己的职业生涯、身体健康及安全。2、医生的职业耗竭(Burn-out)助人者必先自助以员工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爱人者必先自爱巴林特小组是1950年匈牙利精神分析学家迈克尔·巴林特在1950年初创立的一个专门针对缓解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培训和研讨小组,他认为医生自己就是一剂药物,即“医生药物”效应。二、巴林特小组通过促进医务人员对医患关系的理解,增进医患沟通能力,缓解职业压力,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发挥医生药物的正效应。通过小组培养,医生能学会站在中立位置思考问题,而不是始终把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我国已于2011年6月加入国际巴林特小组联盟,并作为职业化医患关系技术的推广。有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联盟,使医生也具有治疗作用更好地理解患者解决问题的简便方法利于识别医生自身对患者的情感(反向移情)培养敏锐的倾听能力帮助医生放松,以防止医生“耗竭”巴林特小组的目标I医生会发现新的视角,消除医生的盲点形成分析型思维方式更加意识到自身对患者的影响可能对医生的人格产生轻微的但是重要的改变巴林特小组的目标II1.小组组长询问小组成员中谁愿意提供一例案例。如有多位医生要求,选择最先举手的一位2.提供案例的医生描该与该患者的见面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该医生提出的问题3.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感觉,疑惑和躯体感知。案例提供者仅仅是倾听4.关于医患关系的新的观点产生5.案例提供者恢复主动参与状态巴林特小组课程安排分钟报告者全体人员组长5-10介绍案例听、想掌控时间和内容5阐明问题听肯定报告者扼要归纳2-3个问题10回答问题澄清禁止解释和建议30倾听表达协调和掌控10个人总结问题引回报告者2-3总结,结束,感谢小组活动设置8-12人2018年1月24日,重医一院顺利举行第一期巴林特小组活动,成功招募24名医生、护士及医学生参与活动。活动由医务处与精神科牵头,在前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巴林特团队专家进行的师资培训及案例讨论、“金鱼缸”演示基础上,旨在帮助医务工作者自身的情绪处理和人格发展,缓解自身的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改善医患关系。雕塑作为巴林特小组中的新的元素帮助临床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不同角色,在场景中去自由联想,体验,想象,并报告感受,以使得案例提供者对医患关系形成新的理解,并意识到环境、系统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在巴林特小组的雕塑中可以使的复杂系统家庭关系,医患关系和家庭成员-医院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分明)在层次分明。巴特林雕塑塑形的主要目的把这之间的关系通过空间距离、方位来使其变得清晰。雕塑是一种非言语的象征性的工作系统,让小组成员在不同的雕塑状态下的感受所扮演角色的内心体会,并去观察、倾听、感受哪些对你是重要的想法和改变。参与成员内科系统医生内科系统医生外科医生护理人员财务收费窗口行政人员医学生其他医院员工巴林特小组讨论对象患者的心理问题医患关系问题患者的家庭问题医生与同事关系问题1.更好处理医患关系能采用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心身医学模式)诊治疾病将患者当做“完整的人”的人看待可以识别、理解、处理复杂的情绪反应——自身以及患者的对医患冲突的焦点有新的视角三、巴林特小组的意义-1977年,美国精神病和内科学教授恩格尔(Engel)-“为了理解疾病的决定因素,以及达到合理的治疗和卫生保健模式,医学模式必须考虑到病人、病人生活在其中的环境以及有社会设计来对付疾病的破坏作用的补充系统,即医生的作用和卫生保健制度。”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2.获得归属感感受小组中宽容、真诚的氛围在小组中感受到彼此的支持和肯定巴林特小组的意义3.重新职业定位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职业生涯的必修课了解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更乐意与同事协作,对他人及自己的能力能更宽容他人的案例中反思,在经验中学习成长巴林特小组的意义4.提高职业满意度在巴林特小组中可以分享工作中的情绪共度一段美好的时光——巴林特时光共同回顾临床工作中温暖的地方提升工作满意度减轻职业倦怠巴林特小组的意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