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皮瓣的基本知识皮瓣的定义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皮瓣相关名词解释1在切取皮瓣过程中,保留一部分组织,与自体相连称为皮瓣的蒂。2提供皮肤和皮下组织来源的区域称为皮瓣的供区。3接受皮瓣转位被覆盖的区域称为皮瓣的受区。皮肤的组织结构和血液供应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厚度一般为0·5~4cm.皮肤血液供应的特点:以动脉形成网状供血。皮片是指一块单纯皮肤,或不含皮下脂肪组织的皮肤。由身体某一部位取皮片移植于另一部位,称为皮片移植术(临床上又将此术称为游离植皮术)。皮片的分类表层皮片全厚皮片中厚皮片表层皮片全厚皮片中厚皮片优点易成活、易切取、不遗留瘢痕成活后收缩少,色泽好,坚固柔韧,能耐磨压和负重兼有两者的优点,易于成活,功能较好,应用范围广泛,为成形术中最常使用的皮片缺点质地脆弱,缺乏弹性,不耐磨压。后期皱缩,色泽深暗,外形不佳。手术操作复杂,要求较高供皮区常有增厚的瘢痕遗留皮瓣移植与皮片移植的根本区别在于:1.皮瓣的本身自带血液循环。即使是游离移植也需要在受区行血管吻合,使皮瓣移植后不受受区血液循环的影响而自行成活。2.皮片在切取后,其血液循环停止,移植后的成活完全依靠受皮区的基底与移植皮间重新建立血液循环。皮瓣移植早期的存活与皮片移植所不同的是,完全依赖于蒂部的血液供应,皮瓣蒂是皮瓣存活的生命线。皮瓣血供解剖类型轴型血管皮瓣非轴型血管皮瓣(筋膜蒂皮瓣)轴型血管皮瓣指皮瓣供区内,有与皮瓣纵轴平行的轴心动脉和轴心静脉构成区域性循环系统可分列4种类型。皮血管来源于深筋膜深面的血管主干,由于血管主干较浅或位于肌间隙内,皮动脉发出后,不经肌肉,穿出深筋膜后,行于皮下组织内,供养皮肤。⑴直接皮血管皮瓣发出皮血管的主干血管位置较深,在肌肉的深面,通过肌块之间结缔组织间隙,沿途发出肌支,然后浅出达深筋膜,穿深筋膜达皮下组织内,供养皮肤。⑵肌间隙皮血管皮瓣有一条动脉主干贯穿皮瓣全长,沿途发出分支供养皮瓣;如前臂皮瓣。⑶动脉干小分支血管皮瓣这种皮瓣包含肌肉、深筋膜和皮肤的复合组织瓣,其轴心血管是由深部进入肌肉单一或数个血管束。肌皮动脉是肌皮瓣的轴心动脉,均由深部动脉主干发出,进入肌肉前后发出缘支、肌支和穿支。⑷肌皮血管皮瓣这种皮瓣供区内无主要轴心动脉,主要依靠皮肤结构中的真皮下血管网和筋膜上血管网以及周围血管网侧支循环代偿作用。通常带筋膜蒂形成皮瓣,又称筋膜蒂皮瓣。⒉非轴型血管皮瓣54321•修复有深层重要组织、器官暴露的创面•修复局部血运差的创面.•修复可能需要二期手术的创面•增强局部血运.•器官的再造.皮瓣的适应症内容之二.局部皮瓣(又称邻近皮瓣)(1)推进皮瓣(又称滑行或滑行推进皮瓣)(2)旋转皮瓣(3)易位皮瓣(包括Z成形术)2.邻位皮瓣3.远位皮瓣(直接皮瓣、直接携带皮瓣)轴型皮瓣分类.一般轴型皮瓣2.岛状皮瓣3.肌皮瓣4.游离皮瓣(又称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5.含血管蒂的复合组织移植推进皮瓣(又称滑行皮瓣)在缺损区一侧或两侧作辅助切口,将皮瓣与皮下组织分离,利用皮肤的松动性,使一侧或两侧的皮肤向缺损区推进以覆盖创面。旋转皮瓣在皮肤缺损的邻近部位设计一皮瓣,沿一定轴线旋转而复盖创面。供皮区遗留的创面,可游离附近皮下组织或作辅助切口后缝合,尽量使缝合线与皮纹平行。如因供皮区较大不能直接缝合时,可用游离皮片移植修复。交错皮瓣(或称易位皮瓣)通过皮瓣位置相互置换,达到松解张力,增加挛缩方向的长度,以改善局部的功能与外形。常用于线状、条索状及蹼状疤痕挛缩的松解。邻位皮瓣取自缺损邻近部位的皮瓣,与缺损区不直接相连,转移时蒂部须形成角度和扭转。优点:与局部皮瓣相同,均取自缺损邻近部位,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基本一致,不需特殊姿势固定。缺点:由于供区和受区之间有正常皮肤间隔,转移后需要断蒂,转移时有开放创面暴露。远处皮瓣直接皮瓣创面缺损较大,局部无足够的皮肤转移修复时,可于身体其它合适部位设计一皮瓣直接转移到缺损部位以修复创面,使皮瓣完全愈合后,蒂部经过血运阻断试验,再将其切断修整。轴型皮瓣是利用含有知名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供养范围的皮肤组织或皮肤肌肉组织。带血管蒂移植至邻近或远处,达到修复目的。游离皮瓣移植是将一块离体的皮瓣,通过小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的血管与缺损部位的血管吻合,立即得到良好的血液供应和静脉回流,从而在移植部位永久存活。带蒂皮瓣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在表浅的动脉末端设计一小片皮瓣(岛状皮瓣)使动脉与皮瓣直接相连。手术时将皮瓣切下,连同相连的动脉一并剥离。将皮瓣转移至缺损部位时,仍有动脉与皮瓣相连,以保证血液的供应。供瓣区的选择.皮肤外观正常,质地柔软而无瘢痕;2.至少有一对适当长度(2~3cm)和适当外径(1mm左右)的正常动、静脉分布于其内,以便能在手术显微镜下吻合;3.血管的解剖位置应较明确,变异较小;供瓣区的选择.可供足够大小的皮瓣,皮瓣的厚薄、肤色要能满足受区的需要;5.皮瓣最好有一根可供缝接的感觉神经;6.皮瓣转移后供皮瓣部位的功能和形态影响不大。受区要求.受区内或附近有可供吻合的血管。最好动、静脉平行或相距较近;2.血管要有适当的长度和口径,最好皮瓣血管与受区血管的口径相一致口径不宜太小,应能在显微镜下吻合。3.受区的血管被切断与供瓣血管吻合,不致引起该血管原来供应范围的组织缺血或坏死。常供选择的皮瓣侧胸皮瓣足背皮瓣下腹皮瓣前臂皮瓣内容之三、术前准备及健康指导:①协助完成必要术前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及手术禁忌证。除外科常规术前检查外,根据皮瓣移植术的特点,还必须行:A:术前拍照;B:皮肤准备,包括供皮区及受皮区;C:轴型皮瓣转移术前应以多普勒超声血流听诊器探测血管位置及走向并做好标志。②指导并训练患者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及健康宣教饮食宣教心理护理病室准备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及健康宣教饮食宣教心理护理病室准备术前护理术前准备及健康宣教饮食宣教心理护理病室准备术后护理一般护理皮瓣的观察与护理术后体位预防感染疼痛护理术后护理心理问题功能锻炼生活护理四防其他护理一般护理保持病室整齐、清洁、安静,室温应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50%~60%。局部用60W烤灯持续照射保温一周,与皮瓣距离30-40cm,保持局部温度恒定,避免烫伤。病室定时通风,禁止吸烟与饮酒,以防血管痉挛。疼痛情况皮肤颜色皮瓣的观察皮温肿胀程度毛细血管反应皮肤颜色主要观察皮瓣组织肤色是否红润、苍白、红紫。动脉受阻与静脉受阻的鉴别动脉受阻静脉受阻指甲颜色苍白发紫指腹瘪陷丰满、膨胀皮肤皱纹加深不明显或消失肢体抬高皮肤出现花斑皮肤不出线花斑皮肤温度下降下降脉搏减弱或消失存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缩短皮温注意与邻近正常组织相比较。一般移植皮瓣温度与健侧皮温相差0.5℃-2℃,若比正常皮温相差低于2℃,提示将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如皮温突然增高超过正常范围,且局部有刺痛感觉或疼痛持续加重,提示有感染可能。肿胀程度正常指标:一般皮瓣皮肤均匀轻微肿胀,可用(-)表示。皮肤有肿胀,但皮纹尚存在,用(+)表示;皮肤明显肿胀,皮纹消失,用(++)表示;皮肤极度肿胀,皮肤上出现水泡用(+++)表示。毛细血管反应用棉签压迫皮瓣皮肤,使皮肤颜色变白后移去棉签,皮肤颜色即转为红色。这段时间为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为1-2s,如果毛细血管充盈缓慢或消失,则可能是血液循环中断,应立即引起注意。预防感染预防伤口感染早期及时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保持皮片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量、性质做好记录,防止皮瓣皮空隙处积血、影响皮瓣成活。疼痛护理注意观察疼痛的性质,确认疼痛的原因,及时遵医嘱给予止痛镇静药,减少刺激,防止病情加重。也可主动与患者交谈沟通,说明紧张情绪与疼痛的关系,采用精神分散法、松弛法等缓解疼痛,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生活护理患者饮食应以半流质为宜,多饮水,以防因大便干燥引起血管痉挛。有些患者术后因体位改变而致排尿困难和便秘,应及时处理,避免因用力排便和反复更换体位诱发血管危象。患者饮食、大小便均应在床上进行,并协助患者勤翻身,保持自身清洁,床铺亦应干净整洁。防电解质紊乱防感染防痉挛防并发症四防预防并发症②皮瓣断蒂后,因受伤的肢体被动固定2~3周,关节僵硬,活动疼痛,应鼓励患者加强关节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肢早日康复;移植的皮瓣感觉差,应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和烫伤。内容之四了解皮瓣的分类;掌握皮瓣的相关护理;平时工作中要仔细观察血运,有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