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愚公移山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你对《山海经》有什么了解,说说看。《鲧禹治水》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关于《山海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认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读一读读一读yǔwàngrǎngtàngjiātíng禹汪壤烫浃霆一片汪洋汗流浃背大发雷霆欢呼雀跃齐心协力泛滥成灾大禹息壤滚烫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哀求——苦苦请求。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斥逐——排斥,驱逐。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拯救——挽救;救济。镐头:刨土用的工具。滚烫——滚热。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理解词语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爸爸知道我考得不好,大发雷霆。)泛滥成灾:江河湖泊的水溢出,形成灾难。(有些地方,错别字泛滥成灾了。)汗流浃背:浃,湿透。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形容汗出得很多。(妈妈在烈日下劳作,一会儿便汗流浃背了。)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战士们齐心协力,共同保卫祖国。)兴奋不已:兴奋得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已,停止。(看着冒出来的井水,乡亲们兴奋不已。)欢呼雀跃: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好消息传来,大家立刻欢呼雀跃起来。)理解词语阅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写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宜苦苦祈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第二部分(2—4):鲧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治水,可失败了。第三部分(5—10):大禹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消除水灾,受到人们的爱戴。①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②鲧禹父子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边读边画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并把自己的体会做出批注。③想一想鲧禹父子共同的精神是什么?阅读质疑阅读质疑●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上古时代的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人们受尽了洪水的折磨,便苦苦的哀求天帝驱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鲧禹父子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帮助人们治理洪水。洪水让人们流离失所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时,大地一片汪洋,庄家、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认真体会洪灾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以及天帝的冷酷无情。)●交流二:鲧是怎样治理洪水的。①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②“息壤”是怎样的宝物?神奇在什么地方?③天帝为什么要大发雷霆?你对天帝有什么看法?④你怎么评价鲧?(冷酷无情)(正直、勇敢、不怕牺牲)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了他的儿子——大禹。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鲧壮志未酬,死不瞑目。也暗指大禹继承了父亲鲧的精神和遗志。●交流三: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禹治理洪水过程治洪前治洪开始治洪过程治洪后大禹走遍了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引洪水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治洪前(这是治水的根本。)好好体会加划线句子。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治水开始(大禹身先士卒)治水过程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在治水过程中,最艰巨的工程是开凿龙门。龙门是一座大山,高高地横在黄河当中,挡住了奔腾直下的河水的去路,河水只好绕道从山脚下一条狭窄的河道穿过。每当水量增大时,河水就四处横溢,泛滥成灾。大禹不怕辛苦,不畏艰险,带领人们一点儿一点儿地开凿。夏天,烈日当空,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汗流浃背,仍然不停地干着;到了晚上,还要对付毒虫猛兽的袭击。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大禹一镐一镐地挖着冻得坚硬的土地,手都磨出了血泡,可他毫不在乎,稍稍休息一下,又干了起来。为了治水,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人们都被感动了,在大禹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地干着。冬去春来,整整花了五年的时间,巨大的龙门山终于被劈开了一个大口子,河水流畅地流向了大海。看着滚滚流去的河水,人们个个兴奋不已,围着大禹欢呼雀跃。大禹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经过家门前,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事迹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治水后就这样,大禹带领人们,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经过十三年的苦战,终于疏通了河道,治服了洪水。·········注意加点词语,联系课文体会句子意思。“南、北、西、东”,说明治水地域广。“十三年”,说明治水经历的时间长。‘终于”,说明治水的艰辛。也说明大禹治水讲究方法,富有智慧。●交流四:讨论鲧禹治水的共同精神。•善良,同情人们的遭遇,都有帮助人们治理洪水的决心。•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有勇敢、奉献的崇高的精神。(善良、勇敢、坚韧不拔、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本文主要写的是鲧禹父子为了消除水灾,让人们免受灾难,想办法治理洪水的故事,表现了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全文总结学完课文,你想对鲧禹父子说点什么?感悟心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五年开凿龙门,十三年治服洪水,建立千秋功业,留下万事英名。而今,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没有人不为中华民族上古先民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所折服!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传承了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治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提供宝贵经验;放眼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令世人瞩目。展望明天,我们满怀豪情,胜利永远属于勤劳、智慧、英勇的中华儿女!拓展:父子两人的做法,你比较赞同哪一个?为什么?完成练习:1、鲧禹父子为什么要治理洪水?父子俩治理洪水的办法有什么不同?他们共同的精神是什么?因为鲧禹父子同情身陷洪灾的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拯救人类,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要治理洪水。鲧是冒险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借助神力治水;大禹是通过挖渠开山,疏通河道,用导引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消除水灾。他们共同的精神是:善良、勇敢、坚韧不拔、无私奉献。2、填空。(课内题型本)《鲧禹治水》体裁是(),取材于()时期的古籍(),故事表现了()歌颂了()。神话故事先秦《山海经》我国远古先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崇高精神,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3、我还看过一些神话故事,如:《封神榜》、《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愚公移山》等。作业:1、把故事讲给家人听。2、课外阅读神话故事,并思考故事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