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期剥离学习目标掌握胎盘早剥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熟悉胎盘早剥的病因、病理、处理原则;重点胎盘早剥的定义及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思考题胎盘的构成?产程的分期?胎盘早期剥离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之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placentalabruption)。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病因】1.血管病变如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2.机械因素3.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4.其他如高龄孕妇、吸烟、孕妇代谢异常等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可分3种类型:显性出血隐性出血混合性出血【病理】子宫胎盘卒中胎盘后血肿血液侵入子宫肌层局部压力肌纤维分离,甚至断裂、变性浸及子宫浆膜层子宫表面呈蓝紫色瘀斑【病理】【护理评估】(一)健康史询问有无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如慢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外伤等病史。并注意了解孕产史及本次妊娠过程中有无阴道流血、腹痛、急性失血或休克等情况出现。典型症状为妊娠晚期突然出现的持续性腹痛,伴有或不伴阴道流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胎盘早剥分为3度分为:Ⅰ度轻度Ⅱ度Ⅲ度重度(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护理评估】Ⅰ度:多见于分娩期,剥离面积小。患者常无腹痛或腹痛轻微,贫血体征不明显;腹部检查:子宫软,大小同孕周相符,胎心率正常,胎位清楚,产后检查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Ⅱ度剥离面积1/3左右。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酸或腰背痛,无阴道流血可流血量不多,贫血程度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子宫大于孕周,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胎盘附着处压痛明显,宫缩有间歇,胎位可扪及,胎儿存活。【护理评估】【护理评估】Ⅲ度胎盘剥离面积超过总面积的1/2。临床表现加重,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与阴道流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子宫硬如板状,宫缩间歇期不能放松,胎位扪不清、胎心消失。1.B超显示胎盘与子宫壁之间有液性暗区或胎盘增厚。(三)辅助检查2.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如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检查,必要时作DIC筛选试验。因反复大量出血,孕妇感到自身和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并由于可能切除子宫而表现出紧张、害怕、甚至恐惧。(四)心理-社会状况病例分析35岁初孕妇,停经8个月,下肢水肿1个月,头晕、眼花3天。病史:平时月经准,停经40余天,出现恶心及轻微吐,未经治疗,持续20余天自然好转,停经4个半月出现胎动。近1个月下肢水肿渐至大腿,近3天头晕、眼花。既往无高血压及肾病史。检查:Bp170/110mmHg,下肢水肿(++),心肺正常,先露未入盆,尿蛋白(++)。入院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给予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24小时,病情无明显好转,3小时前出现持续性腹痛,阴道少量出血。体格检查: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无异常,体温36.5℃,脉搏100次/分钟,呼吸22次/分钟,血压130/100mmHg。腹部检查:宫高38cm,腹围102cm,子宫硬如板状,压痛明显,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1.潜在并发症DIC、失血性休克、产后出血。2.有受伤的危险(胎儿)与胎盘血供减少或中断有关。3.恐惧与病情危及母婴安全有关。【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计划与实施】处理原则: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应结合孕妇病情轻重、胎儿宫内情况、产程进展、胎产式等决定。预期目标:【计划与实施】1.维持正常血容量,纠正休克:①迅速开放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输新鲜血。②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宫缩和胎心变化。③左侧卧位,吸氧,减少刺激。2.严密监测病情护士应及时发现凝血功能障碍的表现,如皮下、黏膜或注射部位出血,子宫出血不凝,尿血、咯血、呕血等;及时发现少尿、无尿等肾衰竭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3.做好终止妊娠准备一旦确诊Ⅱ度或Ⅲ度胎盘早剥,护士应及时做好终止妊娠准备。【计划与实施】4.预防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影响子宫肌层收缩,易导致产后出血,若并发DIC,产后出血的可能性更大且难以纠正。对于胎盘早剥者,护士应加强产后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监测,及时给予宫缩剂,必要时做好切除子宫的术前准备。【计划与实施】5.产褥期护理应注意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保持会阴清洁,及时更换消毒会阴垫,以防感染根据产妇自身情况给予母乳喂养指导死产者,及时行退乳指导【计划与实施】6.心理护理护士应以亲切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取得孕(产)妇及家属的信任,紧张抢救的同时注意保持环境安静、有序,操作熟练,缓解孕(产)妇及家属的恐惧感。【计划与实施】7.健康指导胎盘早剥重在预防。护士应通过健康指导,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下次妊娠时定期接受产前检查,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病等合并症。妊娠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和腹部外伤;行外倒转术时注意动作轻柔。【计划与实施】【护理评价】经过治疗与护理,是否达到:①孕(产)妇未发生DIC、休克、产后出血等并发症。②胎儿宫内情况稳定,无缺氧征象,并平安出生。③孕(产)妇及家属能积极应对,情绪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