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1997—2008年801经济学真题答案纯WORD文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199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政治经济学(60分)一、解释下列经济范畴(每个2分,共10分)l.资本有机构成:指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是资本在物质形态方面的构成,即构成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之间的比例。在生产过程中,一定的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构成,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是由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的,所以称为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态看,用于生产的资本是由不变资本两部分组成,不变资本价值和可变资本价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称为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从根本上决定着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2.领价制: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是某一寡头根据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率先确定价格,其他寡头追随其后确定价格,又称价格领先制,相互勾结的寡头们通过协商产生领袖。作为领先制定价格的厂商往往在行业中最大,处于支配地位;或者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或者在掌握市场行情变化或其他信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进而以协议的形式把这一价格规定下来。3.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机理。由于市场调节是在供求关系的变动、市场信号的变化,以及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因此,人们往往约定俗成地把市场运行机制的内容分解为价格(包括利率、工资)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市场运行机制有两个特点:一是调节的自动性。市场机制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这是因为,价格、供求和竞争这些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另外一个因素的变动。市场机制依靠上述内部机理的启动,无须外部力量的帮助,就能自动地发挥其调节功能。二是利益的制约性。在商品经济运行过程中,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动,会直接影响参加市场竞争的各个当事人的物质利益。市场机制则把商品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的动机同商品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的动机结合起来,以此来调节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4.企业法人财产:指企业法人拥有的、独立于其创设人或成员的企业资产。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是其具有法律人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企业法人独立地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物质基础。企业法人以其财产为基础对外从事民事活动,以自己的财产为对价从别人那里取得财产;企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作为从事民事活动的一般担保,并以具体财产偿付其债务。拥有独资的财产也是法人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主要根据之一。在法律上,任何法人都要有独立财产,只不过因各类法人的情况不同,对独立财产的具体要求不同;但这均不妨碍法人财产的独立性。也正是由于法人财产制度的极端重要性,我国《民法通则》也明文规定法人应当具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这就是我国法人独立财产制的民法渊源。民办学校从作为法人起,就享有对民办学校的法人财产权。企业的资产控制权是指独立自主地(即不需要征得其他经济主体同意或批准)用企业资产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权利,它是控制企业的最基本的利。企业资产的控制权,是作为企业法人所具有的财产权利,故又称为法人财产权。5.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指国民收入被创造出来后,首先要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内进行分配。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国民收入的具体分解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中是不尽相同的。但无论具体分解有什么不同,最终都可以概括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劳动者个人收入三个部分,这便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三种基本的原始收入。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E2.CDE3.ABCD4.D5.ABD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回答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联系和区别。答:(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而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条件2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2)两者的联系。从个别资本家来看,出于对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他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当所有的资本家都仿效这一做法,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这时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也提高了资本家扩大生产,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促使资本家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后的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3)两者的区别。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后者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前者是个别企业获得的,后者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的;前者是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后者是各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2.简述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和区别。答:(1)市场经济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运行方式和调节手段。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以市场为中心环节构架经济流程;用价格信号调节社会生产的种类和数量、协调供求关系;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调节社会生产比例以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商品经济则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有商品经济就有市场,当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时,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表现在:①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②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依据。③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3)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商品经济是指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利益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进行劳动联系的特定方式,即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则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表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市场机制。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总称,它是与自然经济相区别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方式;而市场经济则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形式,与之相区别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之分;市场经济有早期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之分,但市场经济的这两种具体形式,并非与商品经济的两种形式对应的。商品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市场经济本身,则是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四、论述题(20分)试述商品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答: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就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衡量劳动量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量成正比。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因而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由其天然尺度——劳动时间(小时、日、周)来衡量。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条件各不相同,生产同样的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也不同。商品的价值能否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呢?不能。价值的质的规定制约价值量的规定。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等同的抽象劳动,作为交换基础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3劳动的社会关系。因而,价值量的决定,必然遵循一个客观的社会标准,是商品生产者共同的社会行为的结果。它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所谓社会必要(平均)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包含三个因素: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社会平均的劳动强度。前者指生产的物的因素方面,后两者指生产的人的因素方面。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是指当时某一生产部门大多数产品的生产和再生产条件,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自然条件等,其中主要的是劳动工具的条件。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各个生产者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也是有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以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为标准。此外,同类商品质量的优劣同其价值量的决定密切相关,因为每种商品的价值都是由提供标准质量的该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他们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小于、等于还是大于社会必要时间关系到他们的竞争能力、盈亏和成败,所以,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努力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减少劳动消耗,降低个别劳动时间。(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不同的生产劳动,其复杂程度很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例如,制造钟表的劳动就比砍柴的劳动复杂得多,同样是劳动1小时,并不能简单相等。所以,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还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即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头脑和肌体平均具有的劳动力的耗费。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力的支出。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的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样,为要交换,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还必须化作同一的简单劳动,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质与量的统一来理解价值,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过去的复杂劳动会变成或正在变成简单劳动。不过,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家里,两者的区分却是一定的。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精神,技术商品的价值,同样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物质商品所不同的,只在于生产技术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它特定的含义。既然技术商品的生产,是单项的、个别的、出自一个生产者的,因而便不存在通过市场无数次交换和比较所自发形成的平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生产技术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就是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可以从两层意义上把握:其一,生产技术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是在当时条件下,社会生产该商品所必须花费的时间;其二,该技术商品是社会所必需的。另外,商品质量同其价值量决定密切相关的原理,也适用于技术商品。所以,在技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上,使用这种技术所生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大小,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3)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商品价值量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随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动态分析,主要是考察劳动生产力与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