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赏析感知扩展作者《故宫博物院》八年级语文上册作者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故宫研究员,现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分组讨论问题。•①故宫有什么特点?试从文中找出根据来。•②填好课后练习第一题的图。思考文章按什么顺序做介绍的?课文朗读故宫的特点a、宏大壮丽:b、建筑精美:c、布局统一:d、风格独特:“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河上是五座精美的白玉石桥”。“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2、下面是故宫的简略平面图,请根据课文,在图中方框内标出相应的故宫建筑的名称。北(4)(5)(1)()(7)(6)(3)(2)(14)(11)(12)(13)(8)(9)(10)(15)1.午门2.神武门3.西华门4.东华门5.角楼6.金水桥7.太和门8.太和殿9.中和殿10.保和殿11.乾清宫12.交泰宫13.坤宁宫14.御花园15.景山思考:•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文章结构•第一部分:概括说明故宫的称属、历史及现状。(1段)•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概括了故宫博物院的特点(2—16段)文章结构•a.简介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2段)•b.紫禁城正门(午门)内外(3段)天安门——端门——午门(五凤楼)——庭院——金水河——汉白玉石桥——太和门文章结构三大殿(紫禁城中心)外观、规模(4段)太和殿:◆外形(5段)◆内景(6段)◆位置(7段)◆用途(8段)中和殿:概貌、用途(9段)保和殿:用途(10段)“前朝”“内廷”通道(分界地带)(11段)太和殿在湛蓝的天空下,屋顶格外辉煌;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与台基相互衬映。朱漆方台、雕龙宝座、雕龙屏梁枋间彩色绚丽。作用: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中和殿•亭子型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着一个大圆鎏金宝顶。作用: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礼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保和殿•位置:中和殿后面•作用:皇帝赐宴和殿试的场所。文章结构乾清宫:用途(12段)后三宫交泰殿:(13段)坤宁宫:用途(13段)(与前三殿比较)写后三宫特点(14段)御花园(园林特色)(15段)•c.从景山俯视故宫(16段)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清初的皇帝均住在乾清宫,皇后住坤宁宫,交泰殿则是皇后的活动场所。清朝中后期,皇帝和皇后都搬至西六宫等地去了,最著名的是养心殿,从雍正皇帝起,这里就成为帝王理政和寝居之所,慈禧太后也在此垂帘听政,时间长达40余年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介绍太和殿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1)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2)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顺序:由外到内,由中间到四周。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立足点是什么?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说明顺序:外内、中间两旁、上下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装饰?•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乾清宫因为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乾清宫内景乾清宫大门“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交泰殿坤宁宫作比较全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运用这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突出事物的特点。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作者带领我们参观了故宫,你能体会他写本文的感情吗?•作者说:感情基调是爱和赞颂,着眼于建筑文物的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故宫也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对他们我是憎恨和揭露的。故宫博物院故宫远眺中轴线午门故宫角楼太和殿太和殿内景坤宁宫太极殿翊坤宫养心殿、西六宫御花园神武门和护城河清代放置寶璽的地方。這里收藏著二十五方代表皇權的印璽,用金盒盛裝,黃綢覆蓋。皇后的寢宮。圖為坤寧宮東側室,是皇帝大婚時的洞房。大婚時皇后只在此居住三日,然后回到各自所住的宮內。写作训练•作者对“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可谓有条不紊,既突出了景物的特点又不蔓不枝,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我们也借鉴的写法写作文。•①介绍本校较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②介绍教室、微机室。•要求:任选一题,注意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方位词语),选定立足点。再见200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