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主》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养生主庄子庄子简介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生活贫苦,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作《庄子》现存33篇,多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庄子的思想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译文】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商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给,介词节奏合:合乎于:介词,引出对象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合乎•文惠君日:“善哉!技盖至此乎?”•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盖通“盍”,何,怎样探究: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视觉:动作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舞蹈化)--合于《桑林》之舞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合于《经首》之会---庖丁的技艺出神入化看庖丁解牛是艺术享受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用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道:规律。(判断句)•遇:碰;官知:器官知觉;神欲:精神活动乎:介词,同“于”,比以,介词,用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不曾拿刀碰到过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因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师每月更换一把刀,因用刀劈骨头。乎:介词,于天理:古:天然结构今:天然的道理。因:依照,介词固然:古--本来的样子;今--连词,表转折宾语前置未尝(碰)技经肯綮岁、月: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族:众,一般的。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宾语前置,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因此于:从,介词结构后置乎:助词,用于词尾,不译。于,介词,对于间隙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之)止,行为(之)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因为这个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虽然古:虽然这样今:表转折关系连词至于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今:a.达到某种程度;b.另提一事。动词,做,分解省略句为之止:因为这个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为之:因为这个善:擦拭。看,望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解牛之道(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但凡是名人,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段曲折离奇的成长历史……2、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三阶段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目无全牛切中肯綮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3.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4、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对比,突出“道”之重要。分析:写解牛的三个阶段和良庖、族庖、自己的比较,以及达于道后小心谨慎的态度。三个阶段体现了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通过对比三者的不同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道”的重要。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臣之刀十九年---以无厚入有间•通过良庖、族庖反衬庖丁。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突出庖丁技艺高超。有道无道对比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全牛三年之后:未曾见全牛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懂规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三个阶段对比手法的运用得“道”的过程具体形象深刻道理庄子文章特色: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探究: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刀、牛、解牛过程和解牛方法分别有什么寄寓?社会顺着事物间的空隙走,不硬碰的方法。人生处理人生种种事情刀牛解牛方法解牛过程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养生主就是养“生之主”,也就是养精神的意思。那么,如何养精神呢?就是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善于寻找空隙,集中精神注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避开矛盾,像保护刀刃一样保护自己。这便是一种避开矛盾,保存自己的人生哲学。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庄子的养生之道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正果[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异曲同工“三境界”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儒家的回应:•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道家的回应:•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儒家和道家的比较•儒家所重的是群体社会。•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道家思想的园地:《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悟道把课文当成《庖丁论人生》,那你能从文中读到了哪些人生道理?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谈谈课文中的语句能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以神遇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以无厚入有间——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善刀而藏之——了解规律,掌握规律抓住本质,用心处事顺其自然,不强求避开锋芒,从长计议以己之利攻彼之弊不莽撞,谨慎行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依理谨行藏锋感悟事理103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1、学习是个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反复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学习的规律。2、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3、我们应该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4、反复就是最好的老师。多次反复就能生巧,就能举一反三,熟能生巧。5、学习要踏实,要循序才能渐进。它山之石•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前一个是动词:解;后一个为介词:因为、为了)•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为”字的用法和意义•技盍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进乎技矣(相当于“于”,介词,可不译)•依乎天理(相当于“于”,介词,可不译)•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乎”字的用法和意义“然”字的用法和意义•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因其固然(名词词尾,……的样子)•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句,“……者,……也”“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书面翻译以上三个句子(注意句式的特点)特殊句式:“臣之所好者,道也。”“技经肯綮之未尝”“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精彩成语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