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方法论系列讲座1、什么是科学方法论•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怎么发展的•什么是科学方法•什么是科学方法论•术语的来源:Science–形式:分科的学问——科学–内容:格物致知——格致•科学的含义–关于自然界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及运动规律的认识–自然系统本质联系的具有社会实践力量的客观动态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特殊的意识形态•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产物:无阶级性,较大的稳定性•不随特定经济基础而变化:真理性,很强的历史继承性–潜在的生产力•与实践有密切的关系:由实践提出问题,靠实践提供工具,为实践服务。•科学的形式–古代:哲学与科学不分(前科学)–近代:以个体研究为特征的小规模的科学(小科学)–现代:以社会化研究为特征的大规模的科学(大科学)•两种形式的区别–小科学:单纯性、局部性、孤立性–大科学:综合化、整体化、系统化•科学的特点–客观性:从实践出发,由实践检验–理论性:知识的逻辑系统,反映了现象的规律性–国际性:科学无国界•科学的功能–认识功能•科学发现:发现新的事实、规律、方法,如布朗运动、超导等;•科学解释:说明已有现象,如日食、月食、大小潮等;•科学预见:预报未来事件,如地震和台风等。–生产力功能•通过教育转化为劳动者的智力•通过技术革新生产工具•通过管理协调人机物关系–社会功能•实现生产方式变革的主要力量•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根本保证•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精神武器•科学在人类认识中的地位–哲学:提供定性指导–科学:研究具体规律–数学:提供定量工具•科学分类的原则(恩格斯)–客观性:根据客观存在的运动形式来分–发展性:根据客观事物的演化顺序来分•科学的纵向分类–基础科学:探索性强,要长远规划•一级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核物理,粒子物理–技术科学:介于两者之间–工程科学:实用性强,目标要具体•科学的横向分类–边缘科学:几门学科之间的交叉•物理化学,生物化学,量子生物–横断科学:不同学科中的共同性问题•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协同学,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综合科学:多学科的理论、方法组合起来对某一领域进行研究•环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能源科学,大气科学•科学研究的主要阶段–发现和提出问题–课题选择和决策–获取科学事实–概括科学事实–形成发展科学理论•科学发展的历史–古代哲学阶段:哲学科学不分–近代科学阶段(15下~19末):分科研究–当代科学阶段:相互渗透,综合•科学发展的特点–指数增长规律(1940年,[美]普赖斯)•科学文献的数量每15年一次的稳定倍增–科学中心转移规律(1960年,[日]汤浅光朝)•科学中心平均每80年发生一次转移–意大利(1540-1610)~英国(1660-1730)~法国(1770-1830)~德国(1830-1920)~美国(1920-)–带头学科加速更替规律(1970年,[苏]凯德洛夫)•力学(200y)~物理化学生物(100y)~量子力学(50y)~控制论(25y)~生命科学(13y)•科学发展的理论–科学模式理论:静态的结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动态的发展•[英]坡普(1934)《科学发展的选择》–本质:猜测与反驳(证伪)—相对真理性–过程:问题—理论—检验—新问题•[美]托马斯·库恩(1962)《科学革命的结构》–发展:渐变—突变—再渐变—突变–阶段:前科学~常态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科学方法–人们为认识客观世界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途径•科学方法的层次–各学科的特殊方法:如光谱方法、电泳法等–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如观测、实验、科学抽象、假设等–数学方法: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层次分析等–哲学方法:一分为二、逆向思维、对立统一、•科学方法的分类–经验认识(感性)的方法:观测、实验–理论思维(理性)的方法:类比、归纳、演绎、析因、分析、综合•科学方法的发展历史–古代自然哲学阶段•科学方法与哲学方法不分–近代科学萌芽阶段(15下~18中)•分解、分析、观察、实验、归纳、演绎–近代科学成长阶段(18下~19末)•联系、发展、移植、比较、假说–当代科学发展阶段:大综合,横断科学,•科学方法论–以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理论)•科学方法论的内容–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方法–人类认识客观真理的基本程序和普遍方法•研究科学方法论的目的–为了寻求更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提高效率)–为了探索更合理的科学研究程序(少走弯路)•科学方法论的价值–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经历了科学研究,理解概念比较深刻–丰富和发展哲学研究:•模型方法反映了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本质的辨证关系•统计方法表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辨证关系•比较方法体现了同一性与差异性的辨证关系•系统方法显示了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克服非科学因素,避免思想僵化和形而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