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收集第一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第二节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第三节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第一节数据的计量与类型一、数据的计量尺度二、数据的类型一、数据的计量尺度(一)定类尺度(nominalscale)1.概念:又称列名尺度或类别尺度,是按照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将其划分为若干组或类的一种测度。2.举例:人的性别、籍贯、民族;企业的所有制性质、行业隶属。3.特征:(1)只能区分事物的类别,无法比较优劣或大小。(2)对定类尺度计量分析的统计量主要是频数和频率。**应用: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定类尺度?一、数据的计量尺度(二)定序尺度(ordinalscale)1.概念:又称顺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2.举例:教师的职称、学历,商品的质量等级等。3.特征:(1)对事物可以分类、比较优劣和大小。(2)对定序尺度计量分析的统计量除频数和频率外,还有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应用: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定序尺度?一、数据的计量尺度(三)定距尺度(intervalscale)1.概念:又称间隔尺度,是对事物类别或次序之间的间隔进行的一种测度。2.举例:温度等。3.特征:(1)能分类、排序、比较大小,计量差距。(2)没有绝对零点,“0”表示“0”水平,不表示“没有”或“不存在”。**应用:还有哪些常见的定距尺度?一、数据的计量尺度(四)定比尺度(ratioscale)1.概念:也称比率尺度,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还存在可以作为比较的共同起点或基数。2.举例:人的收入支出、企业的产值利润、某地区的人口总数、失业人数等3.特征:(1)分类、排序、比较大小、求出差异、计算两个数值之间的比率(2)具有绝对零点,即数字“0”表示“没有”或“不存在”。**应用: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定比尺度的两个特征。表2-1四类计量尺度的比较数学特征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分类(=,≠)可以可以可以可以排序(<,>)可以可以可以间距(+,-)可以可以比值(×,÷)可以二、数据的类型(一)按计量尺度的不同定类数据——表现为类别,但不区分顺序,是由定类尺度计量形成的。定序数据——表现为类别,但有顺序,是由定序尺度计量形成的。定距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运算,是由定距尺度计量形成的。定比数据——表现为数值,可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是由定比尺度计量形成的。二、数据的类型(二)按反映对象的不同——标志和指标1、标志含义:说明总体单位(即个体)特征,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分类:(1)品质标志:品质属性,文字(2)数量标志:数量特征,数值二、数据的类型2、指标含义: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可以表现为定距、定比两种类型的数据,需要通过汇总、计算求得,其具体表现一定是数量值。(1)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的总规模、总的水平。二、数据的类型(2)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平均指标:某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一般水平是多少如全班同学的平均成绩变异指标:某标志在各单位差异程度是多少,学生成绩的极差、标准差(3)相对指标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相对比的比值。它表明了各种现象内在的或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也称为相对数。可以描述总体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的相对差异(男生∕女生人数),一个总体与另一个总体的相对水平(1班∕2班),总体的一部分与总体的比较(男生∕总体),二、数据的类型(4)强度相对指标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性质的指标值的比。它表明了现象的密集程度、普及程度、普遍程度、方便程度等。(5)动态相对指标(速度指标)同一现象在两个不同时间上的比值。它表明了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快慢程度。一般用%表示。二、数据的类型(6)计划完成程度指标(计划完成率)某现象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的比值。它反映了在某段时间内现象完成计划的情况(或执行计划的程度)。用%表示。说明:一般地,如果希望指标值大为好,则超过100%认为完成了计划。如产值、利润等。如果希望指标值小为好,则小于100%认为完成了计划,如成本、材料、消耗、库存积压产品等。三、变量及其类型(一)变量的含义说明现象某种属性或数量特征的概念称为变量。统计数据就是变量的具体表现。(二)变量的类型1、品质变量:反映事物品质特征的名称,表现为定性数据。如教师职称。2、数值变量:反映事物数量特征的名称,表现为定量数据。如人的身高。3.数值变量的分类(1)离散变量:只能间断计数的变量。如人口数、设备台数等。(2)连续变量:可以连续计数的变量。如产值、利润、收入、年龄等。第二节数据的直接来源——统计调查一、统计调查的概念和分类(一)概念根据统计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和登记统计数据的过程。(二)统计调查的分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1)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全部个体一一调查登记,如普查。(2)非全面调查:对调查对象的部分个体调查登记,如抽样调查。2、按照调查组织方式不同(1)统计报表:经常性制度化的调查,是搜集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主要方式。(2)专门调查:为研究一些特殊问题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3、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1)经常性调查/连续性调查:适用于时期现象的调查。如商品销售数量、劳动工时(2)一次性调查/间断性调查:适用于时点现象的调查。如人口及其构成、生产设备及其拥有量二、统计调查方法(一)直接观察法(二)报告法:如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三)采访法:具体分为个别口头询问、被调查者填表、开调查会等形式。(四)通讯法:通过邮寄调查问卷、被调查者填表获取信息。(五)电话访问(六)网上调查法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一)普查1、概念: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以搜集重要国情国力和资源状况的全面资料。2、意义主要用来全面系统地掌握如人口、工业企业等国情国力方面的统计资料。3、原则(1)规定统一的调查时点。(2)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3)规定普查的项目和指标。**相关链接——我国的普查制度每逢末尾数字为“0”的年份进行人口普查。每逢末尾数字为“1”或“6”的年份进行基本统计单位普查。每逢末尾数字为“3”的年份进行第三产业普查。每逢末尾数字为“5”的年份进行工业普查。每逢末尾数字为“7”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二)统计报表1、概念:统计报表是一种以全面调查为主的调查方式,它是由国家统计系统或政府主管部门根据统计法规,以统计表格形式和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布置,而后由企、事业单位自下而上层层汇总上报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2、意义:是搜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统计数据的主要方式。3、局限性:占用很大的财力和物力;报表中的指标比较固定,缺乏灵活性,企业的部分内部资料得不到体现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抽样调查**1.概念:是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以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数量特征。2.意义:是相对最科学、应用最广的调查方式。3.特点:(1)经济性高。(2)时效性强。(3)适应面广。(4)准确度高。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三)抽样调查**4.抽样调查的作用(应用场合)(1)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现象,可以采取抽样调查方法。(2)需要提前掌握一些资料时(3)对全面调查结果的检验修正。**思考题:对河水水质进行检测、推断种子的发芽率、推断食品的保质期应采用什么调查方式?为什么?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四)重点调查**1.概念: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非全面调查。2.重点单位:是指在总体中虽然个数不多,但它们的数据总量在总体数据总量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相关链接:我国银行业中的重点单位截至2004年底,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项贷款近13万亿元,占我国银行业贷款总额的72%,存款近25万亿元,占银行业存款总额的77%。从统计学的角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就是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五)典型调查*1.概念:在对调查对象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式。2.特点(1)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可对某些复杂的专门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2)调查单位是有意识选择的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单位。3.典型调查的关键:选择典型单位所谓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是指那些最充分、最集中地体现总体某方面共性的单位。第三节统计数据的间接来源一、公开的统计出版物(一)我国官方的统计公开出版物如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市场统计年鉴》等。(二)外文出版物世界银行各年度的《世界发展报告》、联合国的《联合国统计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生产年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月报》、亚太经合组织的《亚太统计数字》等。二、其他渠道各种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传媒、网络等如:P9提供的网站TheEnd!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