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运输企业应急预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危化品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编制日期:一、前言危险化学品在运输途中若发生交通事故或泄漏事故,会引起燃烧、爆炸、腐蚀等严重的灾害,为提高本公司危化品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最的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安生产法》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制度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特编制本公司危货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目的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突发性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制定本应急预案。2、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5)、《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2005年6月3日颁布);(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食第373号);(8)、《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监局人告2003第1号);2(9)、《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0);(1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运输危化品车辆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翻车、危险品泄漏、火灾爆炸、撞车、坠河等事故。4、意义:遵循“以防为主,防消结合”,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把事故控制造成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二、术语1、危化品是指有危险的化学品。2、危化品事故是指危化品其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其意外泄漏造成燃烧、爆炸或环境污染事故。3、应急救援是指以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4、预案是指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3体条件,使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救援行动。5、危险目标指危化品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场所和车载货物。6、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到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7、间接经济损失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他损失的价值。三、危险目标1、危害种类。(1)盐酸;(2)氢氧化钠;(3)次氯酸钠;共三大类。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及周边的影响(1)、盐酸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危规号:81013;UN编号:1789;包装分类:II。危险特性:腐蚀性物质,导致烧伤,刺激呼吸系统。(2)、氢氧化钠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危险特性: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4(3)、次氯酸钠危险性类别:第8类腐蚀品;危规号:61713;UN号:1791;包装分类:II;包装标志:腐蚀品。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腐蚀性烟气。四、事故类别和事故分级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按交通部《汽车危险货物品名表》执行。1、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1.1组织人员(1)主要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总负责人:现场指挥:24小时值班:(2)现场指挥人员现场指挥:联系电话:1.2主要职责(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度;(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5)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5(6)事故状态下,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7)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8)接受政府指令和调动;(9)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10)组织保护事故现场和数据。五、应急措施发生事故时驾驶员在第一时间准确的向当地消防、运管、安监及公司领导汇报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人员伤亡等情况,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事故应急救援运营方(预)案”总指挥通知所有应急小组起动预案。1、事故发生后驾、押运员应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1)、驾驶员立即拉紧手制动器,固定车轮,熄灭发动机。立即报警。押运员根据所载货物的性质,釆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指挥周围车辆及无关人员迅速离幵,现場隔离50米范围禁止明火,防止事态扩大;(3)、疏散事故现场周围易燃易爆物品、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如有着火地点,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分别用灭火器灭火。(4)、立即到路口设置警戒标志,并迎接救援车的到来。2、人员紧急疏散、撤离驾驶员和押运员在紧急救援时,要按危险品性质和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决定是否对周边人员紧急撤离以及撤离方式;在当地救援6部门到来后,人员的疏散与撤离决定权移交给政府部门履行。3、危险区的隔离事故发生后,驾押人员应对事故现场周围实行警戒,对无关人员及车辆进行紧急疏散,驾驶员要在危险区域放置“前方危险,车辆绕行”警示牌,协助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管制工作。4、检测、抢救、救援及控制措施(1)、驾、押人员应落实危化品污染事故监测工作。(2)、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腐蚀品货物发生泄露时用砂土覆盖吸收,对遇水发生剧烈反应的,不得用水直接喷射扑救,以防腐蚀物品飞溅。扑救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对散发腐蚀性蒸汽的危化品,必须使用防毒面具。扑救人员应站在上风处。人体被腐蚀品灼伤处,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必要时送医院就诊。5、翻车的应对措施a、发生翻车事故,驾驶员、押运员应立即自救,离开驾驶室。b、根据车辆翻车点的地形和车辆重心,就地取材稳定车辆重心,防止车辆继续滚滑,扩大险情。c、发生泄漏立即向消防119、救护120、交通事故122、治安110报警求援,向公司领导报告。在消防人员未到达前,做好保护现场看护工作,警告闲杂人员离开,现场隔离50米范围禁6、人员的应对措施通知的指定车辆必须在最快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实施抢救。如有7人员伤亡,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抢救,当地医院无法救治的要及时地送往上级医院救治,力争把伤亡程度控制在最低限度。六、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1、事故发生后,办公室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事故情况报告上级归口管理部门。报告内容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及采取的应急措施。2、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和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并要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件等。七、请求社会救援的事项社会救援事项主要包括伤亡人员医疗救护支援和消防灭火支援。一旦事故发生后,有人员伤亡情况时,必须就近拨打当地120急救电话并联系医疗单位请求救护支援。如有火灾情况时,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求救援。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