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中有哪些新的理念?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又怎样体现这样的新思想呢?今天,我想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理念一: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理念二: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念三: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之中。理念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理念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理念七: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理念八:转变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发展。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好课是什么?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应该明确地凸现在课堂教学主体一一学生的身上,主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的交流状态。•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上讲,表现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二)、学生的交流状态。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讲错,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批评;他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这样的课就是好课。(三)、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评价一堂好课应该是“取得了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三、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关注什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要彻底摒弃传统语文教学观念的束缚,要做到:◘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为其营造自由探索的空间;◘关注学生的互动性,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率;◘关注语文学习的社会性,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和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宽容地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挫折和失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一)、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性,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可是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扼杀学生创新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案例:“我想听花开的声音”曾听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位老师要他的学生用“想”造个句子,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听花开的声音。”老师听了勃然大怒:“乱弹琴,花开的声音怎么可以听?错了,重说!”花开也许真有声音,只是我们目前限于条件还听不到;花开也许确实没有声音,想听声音便是一种幻想和追求。而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前面那位老师的粗暴指责,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如:有位教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有的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斥为“胡说八道”。这个教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打击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因此少了一位诗人。可与其相反的,一位老师在上完《两只鸟蛋》之后,看到学生仍兴致勃勃,便利用几分钟让大家说说心里想说的话。一位学生要求上台背诵白居易的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位教师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一番热烈的对话。大家从“不能打枝头鸟”到鸟妈妈怎样照顾小鸟,又说到“我们的好妈妈”。这时,一个学生突然说:“我们的妈妈就像鸟妈妈一样好,因为我们都是鸟蛋。”(全班哄堂大笑)当老师询问“为什么”时,他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们现在还小,比较容易被坏人带走,如果被坏人带走了,妈妈也会像鸟妈妈一样着急的。”(其他学生赞同了:喔!那我也是鸟蛋……)我们不禁为这位教师关注学生、尊重期待,善于呵护学生的创新灵性的言行而喝彩。(二)、关注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我们知道,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学、自己想的,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撞击学生智慧火花的地方,教师都应该想办法为其提供机会,那么学生的终身受用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地建构起来了。小学阶段,向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以“问题──探究──新问题──新探究”的基本模式展开。这一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习了知识,重要的是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许多生活必备的经验。例如,教学《滥竽充数》这则寓言,我指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就寓言中出现的人物谈出自己的看法,开展探究阅读讨论:——“南郭先生不懂装懂,靠骗人过日子真不好。”这是多数孩子的看法,从正面批评了南郭先生。——“我觉得南郭先生也有好的方面,在齐宣王那里,他知道混不下去就溜了,还有点自知之明。”这是从反面为南郭先生找“闪光点”,学生能“一分为二”,也有一定道理。——“我不喜欢齐宣王,他只图享受,是个糊涂王。”这也是多数学生的意见。——“我喜欢齐宣王,他很聪明,不允许作假。”王也有好有坏,讲实事求是。——“这里的众乐师都不好,他们知道南郭先生不会吹竽,是骗人的。但却想当好人,不分是非。”这位学生反对当好人,意向不俗。——“众乐师都是好人,骗骗齐宣王有什么不对,他们肯定是很同情南郭先生,心想怪可怜的,就让他混口饭吃吧!”不管怎么说,这想法很特别,很善良,也应当得到尊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然,我最后引导他们在“百家争鸣”中悟出本课的主要寓意——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靠欺骗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单一的惯性视角的束缚,启发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解决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创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角境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求殊途同归。如,《称象》一文,我就要求学生运用不同的视角想一想:假设自己也在场,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呢?——“如果我在场,我会就地取材,河边有泥沙,就用泥沙代替石头,把泥沙挑上船,比搬石头方便得多。”——“与其挑泥沙,不如舀水,因为船是停泊在水边,舀水进舱是最方便的。”——“我看用人最方便,因为人听话,要求大家上船就上船,要求大家下船就下船,动作很快,这样,既不费力,又可节时。”……真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学生的想法确实比曹冲的办法实用得多,更富有创造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称赞学生的奇思妙想,给他们创造广泛的驰骋想象的空间,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培养。(三)、关注学习主体的互动性,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课例分析:《咕咚来了》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了故事的基本意思以及文中几个角色以后。师:要是能够通过我们的表演把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演出来,那一定很有意思。那么,怎样才能演活这个故事呢?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认真读一读课文,想象这些小动物是怎样做的,心里还会相些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表情?把自己要表演的动物的话读熟,揣摩他当时说话的语气、语调。师:那么,就按照你们大家讨论的去准备吧。学生各自读书,准备表演,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全班比赛,在表演中再次联系朗读,体会不同动物不同的性格特征。(乐于表演表演是孩子的天性,没有哪一堂有表演的课学生不兴奋的,在表演之前的探究性的揣摩、朗读、想象、感悟是在学生特别投入的心里状况下进行的。而在合作性的表演中,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创造性的理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时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并穿插同座之间的讨论,但结果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这种形式上的交流与主动学习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知识的建构。事实上,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以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问题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错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介入行为,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主动获取知识。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要把握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参与的时间要充分。要切切实实把教师的活动时间压下去,教师点拨指导的质量要上去。2.参与的形式要多样,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个体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应当优化组合。3.要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的课堂参与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应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上参与教学定向、反馈评价、课堂总结。4.参与的时机要恰当。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提供最恰当的参与时机。例如,当学生最初接触新教材,发现新知识同他们的认知经验有很大的距离时,就会有困惑,就有参与提问的欲望;当学生学习中有了收获,常常会有表达、参与的冲动;当学生的认识有分歧,与教师的判断有差距时,常常是组织学生课堂参与的极好时机。(四)、关注学习材料的储备性,尽量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有研究者曾讲:“由于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新的认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观点上,在从事新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应十分注意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这种为新知学习服务的必要的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伯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创新的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