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药物与美容化妆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防晒剂美容药物与美容化妆学教研室学习目标1.掌握防晒指数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防晒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物理性和化学性遮光剂的概念。2.熟悉维A酸类、茶多酚类、维生素E、泛利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3.了解防晒剂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防晒剂的概念与分类1.防晒剂的概念防晒剂(sunscreens)是能预防和治疗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的化学物质。2.防晒剂分类外用类:外用遮光剂、维A酸类、外用抗氧化剂、α-羟酸类。内用类:ω-3脂肪酸、抗氧化剂、微量元素。防晒剂的评价方法1.日光分类紫外线(ultravioletlight,UV,波长为200-400mn)日光可见光线(visuallight,波长为400-800nm)红外线(ultraredlight,波长为800nm以上){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90nm)紫外线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90-320mn)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nm){防晒剂防晒效果的评价指标1.防晒指数(SPF)指涂与不涂遮光剂时,UV引起红斑所需最小剂量的比值。即SPF=被防护皮肤的MED/未防护皮肤的MED。式中为在皮肤上产生红斑所需的最小剂量。防晒剂的分类(美国FDA,1978年修改)SPF为8-15时,晒斑及晒黑现象均被抑制;该值在15以上时,晒斑及晒黑现象完全被抑制。因此,现今的防晒剂要求有较高的SPF,一般在15-30之间。应指出,SPF只表示防御UVB所致晒伤的效能,而与UVA的防御效果无关。防晒剂防晒效果的评价指标2.免疫防护指数(IPF)是涂防晒剂后和前的半数免疫抑制的UV剂量(ID50)或最少免疫抑制的UV剂量(MISD)的比值。3.色素沉着反应1.速发色素沉着(IPD)是UVA或可见光照射后即刻出现的色素沉着,于照射后1~2小时达高峰,3~4小时逐渐消退。防晒剂防晒效果的评价指标2.持续色素沉着(PPD)大剂量的UVA照射后,皮肤可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且可以保持2~24小时。PFA:涂防晒剂部位与未涂防晒剂部位产生PPD的UVA最小剂量(MPPD)的比值。即:PFA=防护的皮肤的MPPD/未防护的皮肤的MPPD(MPPD是指产生持续性色斑的最小剂量)。根据PFA值对防晒剂进行分类:当PFA值为2-4,对UVA的防护级别为PA+,表示有防护作用。当PFA值为4-8,对UVA的防护级别为PA++,表示有良好防护作用。当PFA值为8以上,对UVA的防护级别为PA+++,表示有最大防护作用。防晒剂防晒效果的评价指标3.迟发色素沉着(DT)DT主要是由uVB照射后引起,可见光影响较小。在照射后3~4天即能检测到,其峰值时间为10天至4周不等,然后逐渐消失。DT具有光保护作用,可提高日光晒伤阈值4-5倍。4.吸收光谱5.漫反射分光镜确定法未用防晒剂的反射辐射的数量与应用防晒剂后反射辐射的数量比率的平方根为PFA值。防晒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预防和治疗皮肤光老化2.防治某些与日晒相关的疾病3.预防日晒引起的免疫抑制4.预防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癌防晒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l.光老化的机制日光中的UVA和UVB可通过下列机制使皮肤产生光老化性损伤:(1)损伤DNA并使蛋白质产生进行性交叉联结;(2)UV辐射导致真皮炎症反应和基质降解。2.防晒剂的作用机制防晒剂阻断UV对人体皮肤的照射,就可阻止ROS等自由基产生,从而防止DNA和蛋白质损伤,也可阻止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和组织溶解酶的释放,从而防止真皮炎症反应和基质降解。防晒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防治某些与日晒相关的疾病阳光中UVB照射可抑制被照射的局部和全身的免疫反应。其抑制程度与照射剂量相关。局部免疫抑制效应主要是郎格汉斯细胞(LC)数目减少、形态改变及功能降低;抑制接触性过敏反应(CH)和迟发性过敏反应(DTH);抑制皮肤对感染的抵抗力;还可抑制表皮细胞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全身免疫抑制效应主要是产生抑制细胞和抑制因子;抑制机体对皮肤和眼部肿瘤的免疫反应。防晒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预防日光照射引起的皮肤癌单独UV照射,不需其他化学性和物理性致癌因子的作用,就可引起皮肤癌。UV致癌作用既是启动作用,又是促进作用。皮肤癌的发生随日光曝晒次数、时间和累积量的增加而增加。抗皮肤癌的机制主要如下:(1)预防uV照射引起基因突变:防晒剂可预防UVB照射诱导的多种类型的基因突变。也可有效地防护UV引起的皮肤细胞DNA损伤,从而防止皮肤细胞的增殖失控。(2)预防UV照射引起的免疫抑制:防晒剂通过预防UV照射引起的全身性和/或局部性免疫抑制,从而预防皮肤癌的发生。防晒剂的分类及特点1.外用类1).外用遮光剂物理性遮光剂(紫外线散射剂):二氧化钛、滑石粉、陶土粉、氧化锌;化学性遮光剂(紫外线吸收剂):对氯苯甲酸(PABA)及其酯类、PABA二甲基辛酯、邻氨基苯甲酸酯、水杨酸酯类、肉桂酸酯类、二苯甲酮类。2).维A酸类3).外用抗氧化剂:茶多酚类、维生素E、维生素c;4).α-羟酸类2.内用类:1).ω-3脂肪酸;2).抗氧化剂:β-胡萝卜素;3).微量元素:硒、铜。防晒剂的分类及特点防晒剂的分类及特点全反式维A酸【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对皮肤日光损害的表现(如皮肤皱纹、点状色斑、粗糙和松弛程度等)均有明显改善。能使光损伤皮肤的I型前胶原免疫染色增强,使胶原带的厚度明显增加,可明显地加速照射后新生结缔组织的形成,修复区的宽度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故:光损伤修复过程的加速是维A酸特异性作用的结果。【作用机制】(1)抑制转录因子c—hn(2)下调异常的弹性蛋白基因表达(3)增加胶原合成防晒剂的分类及特点茶多酚类【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抗UV所致的皮肤损伤作用(2)延缓皮肤老化(3)防治痤疮(4)抗菌作用【作用机制】(1)调节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抗氧化作用(2)影响基因表达而产生抗癌作用防晒剂的分类及特点维生素E【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防晒作用:动物试验也证明外用维生素E后,再接受UVB照射,可使表皮增厚,光损伤细胞减少。【作用机制】(1)上凋机体抗氧化损伤系统(2)抑制癌基因的突变(3)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维生素c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