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章1、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对人体的损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2、外源化学物:不是人体的组成成分,也非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或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但它们可通过一定的途径与人体接触并从环境中进入人体,从而产生一定的生物学作用。二章1、生物转运:化学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2、生物转化\代谢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组织细胞中发生的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过程。3、生物膜主要由液晶态的脂质双分子层(骨架)和蛋白质(完成膜功能)构成,具有流动性。生物膜在物质转换、能量转换、物质代谢、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4、环境化学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分为:被动转运(简单扩散、滤过)、特殊转运(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吞噬作用、胞饮作用)5、影响简单扩散的主要因素:⑴生物膜两侧化学物的浓度梯度越大,扩散速度越大。⑵脂水分配系数:只有脂溶性和水溶性均较高的物质更易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透过生物膜。系数越大,一般越易,但若系数过大,也不易。⑶化学物解离度和pH:解离度越大,越难。pH降低,弱酸易,弱碱类难,升高则相反。6、主动转运:低浓度—高浓度,需能量,需载体,载体对转运物质有选择性,载体有一定容量,若两化学物相似且需要同种载体出现竞争性抑制。如NaKaCaAsCr转运。7、易化扩散\帮助扩散\载体扩散:高浓度—低浓度,无需能量,需载体。如葡萄糖转运。8、环境化学物吸收方式: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经消化道:有机酸在胃内吸收,有机碱在在小肠,但小肠也可吸收相当数量的有机酸化合物。呼吸道:经呼吸道吸收的化学物质不经门静脉血液进入肝脏,故未经肝脏的生物转化过程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并分布到全身。血/气分配系数:当肺泡膜两侧该气态物质动态平衡时,吸收量不再增加,此时气态物质在血液内的浓度(饱和浓度)与在肺泡空气中的浓度比。系数越大气体越容易吸收进血液。例如吸收程度易—难:乙醇乙醚CO2。皮肤吸收:同时具有一定脂溶性和水溶性(即脂/水分配系数接近1)的化学物质易被表皮吸收而进入皮肤。9、化学物在体内组织器官的起始分布取决于流血量,最终分布取决于化学物与组织、器官的亲和力。10、导致环境化学物在体内分布不均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在体内特定部位存在的、对外源化学物运转有阻碍的体内屏障: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10、血脑屏障:血脑屏障对外源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较小,对毒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有阻止作用,能使许多在血液中浓度相当高的物质不能进入大脑。新生儿和初生动物血脑屏障未完全建立,许多环境化学物对其毒性高于成年机体。11、靶部位\靶组织\靶器官:有的化学物对其积聚的部位可直接发挥毒性作用,这样的部位是靶部位。如甲基汞于脑,百草枯于肺。12、贮存库:有的部位化学物含量虽然高,但未显示中毒效应,这些部位为该化学物的贮存库,主要有血浆蛋白、肝、肾、脂肪组织、骨骼组织。13、有毒物质在体内贮存的毒理学意义:⑴是对急性中毒有保护作用,贮存库使毒物在体液中的浓度迅速降低,减少了到达毒作用部位的毒物量。⑵贮存库可能成为一种在体内提供毒物的来源,具有慢性制毒的潜在危害。14、排泄途径:经肾随尿排泄和经肝随胆汁排泄(主动转运)。经肾过程:肾小球被动过滤-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排泄。15、肠肝循环:指由肝脏排泄的物质,随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而重新经肝脏进入全身循环的过程。16、生物转化\代谢转化:环境化学物在生物体内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并形成其衍生物的过程,所形成的衍生物又称代谢物。。生物转化作用:一般情况,外源化学物经生物转化过程后极性及水溶性增加而易排出,毒性降低甚至消失。但生物转化不是生物解毒过程,硫磷、乐果转化毒性增强;磺胺类化合物转化过程中与乙酰基结合水溶性降低;有些不会直接致癌的化学物转化后具有致癌作用。17、生物转化反应类型:第一阶段反应氧化、还原、水解第二阶段反应结合氧化反应中⑴脂肪族羟化(加O去H)和脱硫反应(S变O,如对硫磷转化为对氧磷),毒性增强。⑵环氧化反应,诱发突变或癌变。还原反应中五价砷被还原成三价,毒性增强。18、结合反应:是进入人体内的外源化学物在代谢过程中与某些其他内源化学物或基团发生的生物合成反应,形成产物为结合物。主要发生在肝脏,其次是肾脏,在肺、肠、脾、脑中也可以。结合反应分类:⑴葡萄糖醛酸结合⑵硫酸结合⑶谷胱甘肽结合⑷乙酰结合⑸氨基酸结合⑹甲基结合谷胱甘肽结合:在谷胱甘肽-S-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肾细胞的微粒体和胞液中)的催化下,环氧化物卤代芳香烃、不饱和脂肪烃类及有毒金属等均能和谷胱甘肽(GSH)结合而解毒。环氧溴化苯与GSH结合,毒性降低易排出体外。因此,GSH与环氧化物的结合反应非常重要。但GSH含量有限,段时间内形成大量环氧化物将导致GSH耗竭,引起严重损害。甲基结合,甲基化一般是种解毒反应,是体内生物胺失活的主要方式,但除叔胺外,甲基化产物水溶性均比母体化合物低。19、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⑴物种差异和个体差异⑵饮食营养状况⑶年龄、性别、激素、昼夜节律等生理因素:凡经代谢转化后毒性降低或消失的外源化学物,在初生、未成年和老年机体中毒性增强;反之毒性较成年机体弱。⑷代谢饱和状态:当毒物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其代谢过程中所需的基质可能被耗尽,或参与代谢酶的催化能力不能满足其需要,这样单位时间内的代谢产物不再随浓度升高增大,这种代谢过程达到饱和状态的现象称为代谢饱和。⑸代谢酶的抑制(特异性抑制和竞争性抑制)和诱导三章1、毒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就能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伤的化学物。毒性:指一种物质能引起机体损害的性质和能力。中毒:指机体受到某种化学物质的作用而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分为急性、亚慢性、慢性中毒。2剂量:一般概念指给予机体的或机体接触的外来化学物的数量。通常以单位体重的机体接触的外源化学物数量(mg/kg体重)或机体生存环境中化学物的浓度(mg/m3空气,mg/L水)来表示。3、半数致死量\致死中量(LD50):指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4、半数致死浓度(LC50):指使一群动物接触化学物一定时间(2-4h后),在一定观察期内(14d内)死亡50%死亡所需的浓度,一般以mg/m3(空气)和mg/L(水)来表示。5、半数耐受限量\半数存活浓度: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群水生生物中50%的个体能够耐受的某种环境污染物在水中的浓度,单位mg/L。6、最小致死量(MTD\LDmin\01):指仅引起一群个体中个别死亡的最低剂量。小于该剂量不能导致机体死亡。7、最大耐受量LD0半数效应剂量ED50:外源化学物引起机体某项生物效应发生50%改变所需的剂量。8、最小有作用剂量\中毒阈剂量\中毒阈值(MEL):指外源化学物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时,在一定时间内,是某项灵敏指标开始出现异常变化或机体开始出现损害所需的最低剂量。有一定的相对性。9、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作用剂量(MNEL):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后,采用目前最灵敏的方法和观察指标而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10、效应:指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与机体接触后所引起的机体的生物学变化。11、反应:指机体与一定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接触后,呈现某种效应并达到一定程度的比率,或产生效应的个体数在某一群体中所占的比例。12、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以表示效应强度的计量单位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所得曲线。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或表示反应的百分率或比值为纵坐标,以剂量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所得曲线。13、曲线类型:⑴直线型:剂量增,效应或反应强度增。生物体内较少见,仅见于某些体外实验。⑵抛物线型:剂量增,效应或反应强度也增,但最初增高急速,继缓慢。若将剂量换成对数则成直线,便于在低、高反应强度间进行推算。⑶S型曲线:最为常见,低剂量范围内,反应或效应强度增加缓慢;剂量较大时,急速增高;剂量继续增加,增高趋势又缓慢。分为对称与非对称两种。非对称的横坐标用对数表示则成对称型。14、毒性作用类型:⑴局部毒性和全身毒性作用⑵速发和迟发毒性作用⑶可逆和不可逆毒性作用⑷变态反应⑸特异体质反应15、联合作用类型⑴相加作用:多种物质作用强度=物质单独作用强度相加总和。eg:刺激性气体作用;具有麻醉作用的化合物;两种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⑵协同作用:多种物质作用强度物质单独作用强度相加总和。eg:马拉硫磷+苯硫磷。⑶增强作用:一种本身无毒但能使与其同时进入机体的另一种物质毒性增强。eg:异丙醇+四氯化碳。⑷拮抗作用:多种物质作用强度物质单独作用强度相加总和。eg:硫代硫酸钠+氰化物;巴比妥+静脉注射血管增压剂正肾上腺素;氧气对一氧化碳中毒;活性炭对化学物吸收;利尿剂对化学物排泄;微粒体酶诱导剂和抑制剂通过改变化学物代谢而降低其毒性。⑸独立作用:两种物质对机体作用互相无干扰。eg:乙醇氯乙烯作用。16、毒性作用机理⑴正常干扰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⑵细胞膜损伤⑶干扰细胞内钙稳态⑷干扰细胞能量的产生⑸自由基与脂质过氧化⑹与生物大分子结合⑺选择性细胞致死⑻非致死性遗传改变17、影响毒性作用因素(小题,见P56~63)一、化学物的结构和性质⑴同系物的C原子数:烷烃中,丙烷-庚烷,随C原子数增多麻醉作用增强;庚烷以后,麻醉作用减小。丁醇、戊醇毒性乙醇、丙醇;甲醇乙醇。⑵烃基:非烃基类化合物中引入烃基,毒性增强。⑶分子饱和度:分子中不饱和键增多,毒性增强。⑷卤素取代:增加卤素,毒性增强。eg:毒性CCl4CHCl3CH2Cl2CH3ClCH4,麻醉作用CHCl3CH2Cl2CH3ClCH4。⑸羟基:芳香族化合物引入羟基,毒性增强;脂肪烃引入羟基,麻醉作用增强。⑹胺基:毒性RNH2RNHR'RNR'R'',即伯胺仲胺叔胺。⑺有机磷化合物:C原子数增加,毒性增强。⑻构型:同分异构体毒性对位邻位间位;例外:邻硝基苯醛其对位异构体。⑼酸基和酯基:引入酸基,毒性减弱;酸基酯化,毒性增强。⑽脂/水分配系数:直接影响化合物的吸收、分布、转运、代谢和排泄。一般脂溶性高的易于被吸收且不易排泄,在体内停留时间长,毒性较大。一般有毒物在水中,特别是体液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强。⑾电离度:电离度越高,极性越强,脂溶性降低,毒性降低。⑿分散度:颗粒越小,分散度越大,易入呼吸道,毒性作用越大。⒀纯度:纯度越大,毒性可能小。eg:除草剂的致畸性由其所含杂质四氯二苯二噁英所致。⒁挥发度和蒸汽压。二、机体状况⑴种属和个体差异:因毒物在体内的代谢差异。动物实验时应尽可能选择条件一致的动物减少个体差异影响。⑵性别与激素:性别对化学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年动物中。雌性大鼠对有机磷化合物(甲基谷硫磷和对硫磷)、有机氯化合物(艾氏剂和七氯)、巴比妥酸盐类敏感;雄性大鼠对铅和乙醇敏感;雄性小鼠对氯仿敏感。⑶年龄:新生和幼年动物对多数毒物较成年动物敏感1.5~10倍。⑷营养与健康⑸生物节律三、接触条件⑴接触途径:静脉注射吸收最快,依次为呼吸道,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经口,经皮。吸入接触与静脉注射吸收速率相近。⑵溶剂⑶毒物浓度与容积⑷交叉接触四、环境因素⑴气温:36℃毒性最大,26℃毒性最小。⑵气湿:湿度增加,化学物接触时间增加,吸收量增加,毒性增大。⑶气压eg:高原低气压下土的宁的毒性降低,而氨基丙苯毒性增强。四章1、一般毒性: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蓄积毒性、局部毒性。2、特殊毒性:指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生殖、发育毒性。3、毒理学研究主要手段是动物实验,实验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实验。4、实验动物:经过人工培养,对其携带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可用于科学研究的动物。实验动物选择原则:⑴对外源化学物的毒性反应及代谢特点与人类接近。⑵自然寿命不太长。⑶易饲养、易实验操作。⑷经济并易于获得。5、⑴皮肤局部刺激:家兔或豚鼠⑵致敏研究:豚鼠⑶致畸作用:大鼠、小鼠、家兔⑷致癌:大鼠、小鼠⑸迟发神经:母鸡6、按遗传学控制(动物基因纯合度)分类,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动物、突变系动物、交杂群动物、封闭群动物。7、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