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句(一)“……者……也”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表判断。(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一、判断句(二)“……,……也”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1)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2)修禊事也。(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判断句(三)“……者……。”只在主语后用“者”提顿。(1)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战国策《荆轲刺秦王》)(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一、判断句(四)“……,……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鸿门宴》)一、判断句(五)直接表示判断,没有任何标志。(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2)以乱易整,不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一、判断句(六)用“乃、即、则、皆、必、本、亦、诚”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非、匪”等副词表示否定判断。(1)非为织所迟,君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2)死生亦大矣。(王羲之《兰亭集序》)(3)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5)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4)本长安倡女。(李商隐《琵琶行》)一、判断句(七)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一、判断句(八)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此用法出现较晚并且少见。(1)自言本是京城女。(李商隐《琵琶行》)(2)同是天涯沦落人。(李商隐《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