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空气》教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第三单元《空气》主备人课时3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1——28页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2.知道空气的特点;3.知道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科学探究1.用多种方法“找出”空气;2.通过观察与对比,描述空气的特点;3.通过憋气活动,意识到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科学态度对研究空气的活动感兴趣,仔细观察乐于分享,学会用科学的言语描述事物特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空气的在生活中的用途;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空气的技术与现状,了解空气与地球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环保责任意识。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知道空气的特点。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教法讲授、讨论、实验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塑料袋、口哨、水槽、水瓶、杯子等(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3.1找空气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2-24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我们周围有空气;2.知道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科学探究1.用塑料袋在不同地方装空气,感知有东西装在袋中;2.做将袋子放气的活动,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流动;3.做憋气活动,意识到人类的生存需要空气。科学态度1.对研究空气的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学会描述。2.激发学生做活动记录的兴趣和良好书写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空气在生活中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用途;2.了解人类开发利用空气的技术与现状,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对石头的特征做结构性观察和描述。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教法引导法学法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塑料袋、口哨、水槽等教学过程备注一、感知空气1.师:在我们周围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来把它们装进袋子里。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找空气。二、科学探究(一)活动一:找空气带领学生分别到操场上、花坛边、教室里、桌肚里用塑料袋装满空气,捏紧袋口,鼓励到不同的地方去装。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7页。(二)活动二:放空气分组探究。用不同的方法将空气从袋子里放出来,用皮肤触到、用耳朵听到、用眼睛看到“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流动。启发学生将袋子放进水槽里再放气,效果更直观。(三)活动三:空气与人试一试憋气时有什么感受,说说空气对人有什么用?三、科学常识1.浮潜时为什么要带一根管子?2.游泳时为什么要张大嘴巴?3.不能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四、课堂总结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3.1找空气看不见——存在生存需要(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3.2这里面有空气吗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2.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科学探究1.猜想并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2.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3.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科学态度1.对猜测与验证活动感兴趣,乐于分享。2.激发学生做活动记录的兴趣,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空气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广泛性,是地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环保意识。教学重点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教学难点猜想与证实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教法引导法学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准备课件、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等教学过程备注一、设疑导入1.师:我们已经知道周围有空气,那么这个空瓶子里有没有空气?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里面有空气吗。二、科学探究(一)活动一: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1.探究:敞口的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猜测与验证。2.探究:盖好盖的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猜测与验证。3.描述:我发现……,这说明……。(二)活动二:猜测与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是空气1.启发学生把物品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发现。如果有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发现物品中有孔隙,然后猜测这些物品中有空气也可。2.汇报并描述结论。(三)活动三:想办法检测空桶里是否有空气1.小结讨论检测方法并做实验验证。2.汇报猜测与验证方法、结果。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8页。三、课堂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3.2这里有空气吗猜测验证(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课题3.3空气是什么样的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空气的特征:没有固定的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触感、透明等。科学探究1.通过玩气球的活动发现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2.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放进水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等活动,发现空气会流动;3.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地描述空气的特征。科学态度1.对研究空气感兴趣,乐于用科学的言语描述。2.激发学生做活动记录的兴趣和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空气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与变化,了解一些有关空气的常识,以及人们利用空气的现象。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难点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教法引导法学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准备课件、不同形状的气球、打气筒、水槽等教学过程备注一、导入谈话1.空气是什么样?。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空气是什么样。二、科学探究(一)活动一:气球里的空气是什么形状的1.展示不同形状的气球,打满气。2.观察并讨论这些气球里的空气的形状。3.小结:空气有固定的形状吗?完成活动手册第9页活动一。(二)活动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1.怎么看到空气从气球里流出来?2.教师演示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通过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教师演示。(三)活动三:尽可能多地描述空气的特点1.给学生一杯水和一杯空气。2.水有什么特点?3.空气有什么特点?完成活动手册第9页活动二。三、课堂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板书设计3.3空气是什么样的空气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