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写作手法备考策略五里桥初中翁雪丹一、什么是写作手法(写法)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为写作活动服务。【梳理知识查漏补缺】二、写作手法的分类。1、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引用等。3、结构手法:过渡、照应、详略、衔接、悬念、铺垫、伏笔、线索等。4、表现手法:联想、想象、象征、渲染、类比、烘托、衬托、对比、扬抑(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讽刺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等。三、写作手法的作用。(一)表达方式的作用1、记叙:交待背景,为下文作铺垫。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顺叙:使人物、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脉络清楚,有较强的时空层次性。倒叙:是把事件的结局或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断面提到文章前面,写完结局或断面,然后才按时间顺序写。作用: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曲折;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内容对比鲜明,突出中心。插叙:是在人物事件原定的叙述线索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使文章内容充实,结构紧凑;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使读者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注: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和插叙的区别是补叙大多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2、说明:记叙文中的说明是记叙中的补充交代,一般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作用是详细、科学、准确地介绍事物以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人物形象。3、抒情:抒发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作者的观点,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渲染气氛,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注:抒情按照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的作用感情表达较为强烈,有利于作者情感的抒发;引发读者共鸣,便于读者理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中心。间接抒情的作用含蓄而深沉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耐人寻味。4、描写: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注:描写按照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按照角度分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按照特征分为白描和细描。人物描写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语言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动作描写:显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神态描写:反映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和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突出某种环境特点,为中心服务。社会环境的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场面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细节描写是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正面描写的作用: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感知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和环境的规模、事件的气氛等。侧面描写的作用:更能突出主体事物的特征,表现人物、性格、心理;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使主题深刻、耐人寻味。白描的作用: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准确传神;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烘托气氛,表现力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细描的作用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或事物形象,更好地表现主旨;感染力强,使人能身临其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5、议论: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明确文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构。叙议结合的三种方式及作用先议后叙:开门见山地提出记叙的要点,点明主题,总领全文。先叙后议:揭示事件的意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夹叙夹议:对人、物或理的认识更加深入,画龙点睛,突出主题。(二)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对比: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反复: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设问: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用:使语言简洁生动,增加诗意和感染力,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使观点更有说服力。(三)表现手法的作用1、象征:使思想感情表现的含蓄、耐人寻味;鲜明地突出事物的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使文章内涵丰富,给人以启迪。2、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3、讽刺: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4、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突出事物特点,使形象鲜明。5、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使文章更有内涵,增强文学性。6、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7、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集中地揭示主旨。8、托物言志: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9、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表达思想和情感,使读者受到感染。10、借景抒情:使抒情方式更为含蓄,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11、渲染:以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增加气氛,加强艺术效果,深化主题。12、动静结合: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3、欲抑(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使上下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14、以小见大: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15、类比:更浅显形象地加深本体事物理解;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16、烘托:它起到强调渲染气氛的效果。17、卒章显志:总结全文,升华感情,点明或深化主题;言已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点明主旨,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18、开篇点题:使文章中心突出,使读者一目了然,留下深刻印象,总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交代要素,营造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四)结构手法及其作用1、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贯通,总结全文,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题,深化主题。2、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思路清晰、转换自然;衔接紧密,上下连贯。3、衔接:使诗文上下文之间取得连接与过渡的一种写作技法。主要作用是保持意义上的连贯、文句的流畅和行文的变化。4、悬念:使文章张弛有度,情节曲折,吸引读者。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5、铺垫: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比如推动情节,为下文做铺垫,突出人物等等。它可以限显示情节发展的必然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6、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使文章结构紧凑,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体现文章主题思想。7、伏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8、详略:详写不为人熟知的,让读者了解,有利于更生动、更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是令人熟知的,有利于交待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引起读者兴趣;内容充实,突出人物形象特征;笔法富于变化,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辨析考点总结方法】四、写作手法的中考题型(一)、指出文中的某些内容属于何种写法并分析其作用(好处)。1、修辞手法例:说出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并简析这个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缕阳光叫感动》老太太告诉我,他俩都读过书,但膝下无儿无女,老头原来就爱看报,报纸成了他的“儿子”,每天都让她找报纸读给他听。答:比喻(1分)突出老头爱看报的程度(1分),对报纸充满了感情(1分)。(如答“报纸成为老人的精神寄托”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例: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答:这句话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池塘具有灵性、充满活力的特点,表明了池塘与故人生活密切相关,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这句话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了池塘的动态美,突出它鲜活而有灵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喜爱之情。题型: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好处、表达效果)。答题策略:1、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2、修辞手法+作用(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巩固练习:《试题研究》P186《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第3题《试题研究》P188《少年护城河》第3题2、表达方式例:本文依次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4分)(11广西《雨韵》)答: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了老人与小男孩在雨天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现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例: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经常有外地人到这里定居。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来了一个老妇人——珍妮芙太太。这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呆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选文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为珍妮芙太太的出场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例:我环视四周,发现了埃里克兴奋的来源。那是一个老人,穿着一件沾满油污并且已经破烂不堪的外套,裤子又宽又大,只剩下了半截,脚上的鞋也破了,脚趾露出了鞋外。由于离他太远而没有闻到他身上的臭味,但我敢肯定他自己一定能闻到。选段中对老人进行外貌描写有何作用?(3分)《最好的圣诞礼物》答:细腻生动地表现了老人的贫困、落魄之状,反衬老人内心的善良、慈爱,同时为下文“我”对老人产生讨厌之情以及“我”用世俗的眼光去评判老人做铺垫。(答出“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权还在摇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1年广州市《童年》)答:这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我”动作之快,从跳到院子里到救人结束,时间很短。也写出“我”始终在关注三兄弟,“心”里已经和他们一起玩耍了,更突出童年“孤独”的“我”多么渴盼有玩伴。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