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天津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李欣糖尿病概述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和相对不足,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病。糖尿病研究历史《黄帝内经》:消渴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男于消渴,小便数多,日饮一斗,小便亦一斗。明,《赵氏医贯》:饮一升,溺一升,饮一斗,溺一斗,试尝其味甘而不咸。1672年,Thomuswillis命名“Diabetesmellitus”。糖尿病并发症急性并发症: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心、脑神经病变;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皮肤及其它:皮肤溃疡、皮肤真菌感染、急性细菌性感染糖尿病的分类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幼年型)(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IDDM)自身免疫机制引起B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abetesmellitus,NIDDM)B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与胰岛素抵抗胰腺具有内分泌功能的部分为胰岛,有五种功能不同的细胞类型:A细胞,20%,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B细胞,75%,分泌胰岛素(insulin);D细胞,5%,分泌生长抑素(SS);D1细胞,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PP细胞,分泌胰多肽(PP)。胰岛素(insulin)结构:A、B两条多肽链组成的酸性蛋白质,A链含21个aa残基,B链含30个aa残基,A、B两链通过两个二硫键共价相连。胰岛素的发现1926年,首次从动物胰脏中提取到胰岛素结晶1955年,阐明胰岛素序列的一级结构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完整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最大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胰岛素来源动物胰岛素:从猪和牛的胰腺中提取。半合成人胰岛素:将猪胰岛素第30位丙氨酸,置换成与人胰岛素相同的苏氨酸,即为半合成人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的高纯度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体内过程是一种蛋白质,易被酶消化,口服无效,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吸收快,尤以前臂外侧和腹壁明显。主要在肝、肾和肌肉中被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二硫键成巯基,使A、B两链分开灭活,进而被蛋白酶水解成短肽或aa。严重肝肾功能不良影响其灭活。药理作用糖代谢:加速全身组织(除脑)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血糖的来源,降低血糖。1)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加速葡萄糖的利用。2)促进肝脏等对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3)促进肝、肌糖原的合成和储存。4)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和氨基酸。5)抑制糖原分解和异生,使血糖降低。食物甘油aa乳酸肝糖原血糖CO2H2O能量脂肪肝/肌糖原尿糖××脂肪代谢: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酶、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及高血糖素的脂肪分解作用。蛋白质代谢:增加氨基酸转运,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肾血流。钾离子转运:促进K+进入细胞增加细胞内K+浓度,降低血钾。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作用(↑合成,贮能)糖尿病三多一少物质代谢糖全身组织对糖的摄取储存、利用血糖尿糖渗透性利尿多饮多尿尿糖排出多多食脂合成,抑制分解脂脂、蛋大量分解体重蛋合成,抑制分解蛋作用机制胰岛素受体由2个亚单位和2个β亚单位经二硫键连接组成。亚单位裸露在细胞膜外,有胰岛素结合部位;β亚单位是带有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的跨膜蛋白。胰岛素与亚单位结合β亚单位自身磷酸化,进而激活亚基上的TPK其他细胞内活性蛋白的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产生降血糖等生物效应。胰岛素受体结构及信号转导示意图临床应用糖尿病1)IDDM2)NIDDM经饮食控制和口服降糖药不能控制者3)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如酮症酸中毒及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4)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以及手术的各型糖尿病。高钾血症:胰岛素及Glu进入细胞时,可将K+带入细胞,故可将胰岛素加入葡萄糖液内静滴治疗高钾血症。纠正细胞内缺钾:合用葡萄糖、胰岛素和氯化钾液静滴,促进K+进入细胞,用于心急梗死早期,可防止心肌兵变时的心律失常。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最常见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胰岛素过量所致,表现为饥饿、虚弱、出汗、心悸、苍白、头痛、焦虑、振颤等;严重可致低血糖休克,大脑皮质功能明显失调,表现为惊厥、昏迷甚至死亡。过敏反应:来自动物的胰岛素与人的结构有差异,具有抗原性;制剂纯度低,杂质所致。胰岛素抵抗1)急性抵抗:多因并发感染、创伤、手术等应激状态所致,使胰岛素作用锐减,需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百乃至数千单位。(原因:出现血中拮抗胰岛素作用的物质增多;pH降低时,可减少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血中有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妨碍葡萄糖摄取、利用。办法是消除诱因并加大用量。)2)慢性抵抗:因为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抗体;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皮下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硬结和皮下脂肪萎缩。胰岛素制剂分类及特点分类药物注射途径作用时间(h)给药时间适应症开始高峰维持短效普通胰岛素静脉皮下立即0.5~10.52~425~10急症时早、中、晚餐前半小时重症抢救中效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2~48~1218~24早、晚餐前1小时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患者珠蛋白锌胰岛素皮下2~46~1212~18早、晚餐前1小时长效精蛋白锌胰岛素皮下4~616~1824~36早、晚餐前1小时长期维持注射方法注射器注射、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泵是胰岛素注射装置发展史上的“四部曲”。注射器:经济胰岛素笔:不疼胰岛素泵:接近人体需要胰岛素销售状况2003年全球胰岛素市场已达40多亿美元我国注册的进口胰岛素主要有美国礼来、丹麦诺和诺德的人胰岛素产品,已占据了国内医院1/3左右的市场。市场上销售最好的是中效胰岛素,位居第二的是短效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增敏药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药一类具有2,4-二酮噻唑烷结构的化合物。能改善B细胞功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相关的代谢紊乱,对Ⅱ型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疗效明显。药物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吡格列酮pioglitazone曲格列酮troglitazone环格列酮ciglitazone恩格列酮englitazone药理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高血糖1)罗格列酮治疗II型糖尿病,可降低骨骼肌、脂肪和肝脏的胰岛素抵抗;与磺酰脲类或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胰岛素抵抗,并使B细胞功能改善。2)明显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浆胰岛素及游离脂肪酸水平。改善脂肪代谢紊乱:显著降低Ⅱ型糖尿病者的甘油三酯,增加总胆固醇和HDL-C水平。防治Ⅱ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的增生,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蛋白尿的发生,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改变。改善B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的面积、密度和胰岛中胰岛素的含量,阻止胰岛B细胞衰退;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血浆游离脂肪酸水平,保护B细胞。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是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强激动剂。PPARγ在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调控糖、脂肪、能量代谢等多种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与调节胰岛素反应性基因转录有关。用于治疗胰岛素抵抗和Ⅱ型糖尿病。不良反应贫血、水肿、嗜睡、肌肉和骨骼痛、头痛、消化道症状等。曲格列酮对极少数高敏人群具有明显的肝毒性,可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应常规检测肝功能。磺酰脲类第一代:在磺胺类药物基础上发展而来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氯磺苯脲chlorpropamide第二代:苯环上接带芳香环的碳酰胺,作用数十至百倍格列苯脲gluburide,优降糖格列吡嗪glipizide,吡磺环己脲格列美脲glimepiride第三代:在磺酰脲的尿素部分加一个二环杂环,还具改变PLT功能格列奇特gliclazide体内过程口服吸收快,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肝代谢:氧化成羟基化合物,并迅速从尿中排出。药理作用及机制降血糖:对正常人和胰岛功能尚存者。①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与磺酰脲受体结合→阻滞ATP敏感钾通道→细胞膜去极化→钙通道开放→细胞内Ca2+↑→胰岛素释放;②降低血清糖原水平;③增加胰岛素与靶组织的亲和力,增强胰岛素作用。抗利尿作用:氯磺苯脲可用于尿崩症的治疗。降低血小板粘附力,刺激纤溶酶原合成,对糖尿病患者容易凝血和有血管栓塞倾向可能有益。第三代药物有此作用。临床应用胰岛功能尚存的轻、中型Ⅱ型糖尿病;尿崩症不良反应胃肠道症状:上腹部不适、恶心、腹痛、腹泻等。皮肤过敏,白细胞减少,嗜睡,神经痛。少数患者出现黄疸及肝损害,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严重为持久性低血糖,老年、肝肾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双胍类甲福明(metformin,二甲双胍)苯乙福明(phenformin,苯乙双胍)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对正常人无影响降血糖机制:抑制肠壁细胞吸收Glu;增加骨骼肌和周围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提高霸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糖原异生;抑制高血糖素释放等。应用于轻症糖尿病,尤其肥胖及饮食控制无效者。不良反应1)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泻等。2)因增加糖的无氧酵解,使乳酸产生增多,可出现乳酸性酸血症、酮血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acarbose)伏格列波糖(voglibose)作用机制:在小肠中竞争性抑制-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等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生葡萄糖减慢,因而吸收延缓,血糖峰值降低。用于轻中度Ⅱ型糖尿病人。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腹胀、产气增多等)。瑞格列奈(repaglinide)为“第一个餐时血糖调节药”。模仿胰岛素生理性分泌而促胰岛素分泌。用于2型糖尿病及老年、糖尿病肾病和对磺酰脲类过敏者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