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构建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作者:王恭连投稿时间:2012-6-1021:02:30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实验改革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实验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致力于建立能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心理相容: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情通则理直,师生彼此相互了解,消除心理戒备,坦诚相告,推心置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1、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用心新课程真情呼唤的是一种全新的师生情感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的有效途径就是心灵的沟通,让学生体会教师的用心。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让我感触颇深是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已完全摆脱了过去单以分数来看待一个学生的做法。现在,在老师对学生的评语上,已实施了“等级+特长+鼓励性评语”的做法。这样的评语如春风化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灵,能呵护了学生的心灵,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良苦的用心,拳拳的爱心,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这比以前的分数评价,更易让学生接受,效果也更好。其次,要关注学生,用“心”施教。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自己关注的对象。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例如,在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我们应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记得我校的一名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来、去”这两个生字时,一名学生突然举手说:“老师,我会作诗。”老师请他发言,这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来去,去来,来来去去,一去不来。”对入学才几个星期的孩子来说,能用“来去”这两个生字一口气说出这么多内容,实在不易。这个例子说明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有充分自由的思维空间;在理解知识的进程中,充分展现自己。教师用心施教,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改变过去教师只做知识体系的传声筒的现象。然而,教师教育学生,不是每个学生对教师的讲授都有正确的理解。如:学生体验到教师殷切的希望吗?学生知道教师喜怒哀乐时的心境吗?学生听得出教师一语双关、话中有话吗?学生知道教师面临错综复杂的工作的难处吗?为此,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情感,做到及时消除师生间的误会,冰释双方芥蒂。教师的一些赌气、情绪化、非理性的行为,对学生心灵有害无益,它无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只会让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日趋减少,从而敬而远之。2、教师的个性要与学生群体的多面性相适应一个好的教师具有健康的个性品质,乐观,开朗,有自信,他们能善待学生的过错,宽容学生的无知,理解学生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能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一般说来,教师应具备的健康的个性品质有:(1)广泛的兴趣:这不但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手段,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建立共同语言,融洽师生感情,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手段。(2)坚强的意志:要求教师沉着自制,善于支配情感,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抱有明确的目的和坚定的信念,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充满必胜的信心,在困难面前百折不回,坚韧不拔,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学生思想的进步、文化知识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培养,都不是简单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教师需要付出极强的涵养和忍耐,需要具有百折不回的工作态度。(3)开朗的性格:这有利于产生巨大的人格吸引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克服逆境和心理挫折,不至于由于孤僻、悲观、冷漠的消极情绪而影响教育效果。(4)平静的心境: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巨、复杂的,教师只有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因此而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5)健康的情绪:教师要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并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和激发学生。学生的个性更丰富鲜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在学校的时期,是其智慧、情感、思维、意志走向成熟,并实现社会化的最关键时期。但学生的成长不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均衡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展现个性,发展特长。师生若要达到心理相容,关键在于教师应容纳全体,有“海容百川”的胸怀,不要动辄把学生稍有特点略有“越轨”的言行斥为“异端”。因此,无论是教育教学都应注重对话,注重沟通和包容。这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如作文课堂,通过对话,能起到交流思想,加深师生了解的作用。而评价学生的作文,既要善于抓住学生习作的闪光点,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失误之处,让学生自选优美片段,朗读后自评,鼓励他评,建立起“对话”的氛围。同样,在对待犯错的学生,也可以用“对话”来进行交流。现在,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受不得一点委屈,更禁不起挫折。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幽默、调侃,不要简单地斥之为滑稽或贫嘴;对犯错后情绪低落冷漠自卑的学生,教师循循善诱,热情帮助,学生会茅塞顿开,心旷神怡。随着时代的迅猛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教师的个性应和学生群体的多面性相适应。人是需要沟通与倾诉的,师生之间,更应注重“对话”注意沟通,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并做好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让学生敞开心扉,倾诉衷言。事实证明:此法是科学的,人文的,只要教师有关怀学生的博大胸怀,善于正确对待犯错的学生,善于引导学生不断上进,能适应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就能健康成长。教师的个性就会与学生群体的多面性相适应的。3、宽容学生,呵护学生的心灵学生需要爱,对于犯错的学生,应宽容对之,不要苛刻,教师要多给予一点“爱心”,一片“阳光”。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都很薄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上存在困难,同时易犯错误,他们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就打退堂鼓,甚至厌学,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承受不起教师善意的批评与热情的忠告。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要增强学生的纪律性,激励他们敢于向自身向困难挑战,保持进取的心态,培养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从按时到学校,按时交作业,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保质保量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要灵活恰当地运用表扬暗示法,如当某些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并不批评他们;而是马上表扬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同学,达到感化、影响带动那些不专心上课的同学,让他们全神贯注地听讲。只要我们宽容学生,并不失时机地鼓励和帮助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他们会不断进步的。因此,我们应秉持一颗博大的爱心,多给学生一份宽容,这一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爱生尊师: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服务于学生;学生既是受指导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师生为了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完成各自的指导任务和学习任务,形成了同志式的民主平等关系,他们之间不存在身份地位高低之别。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时应力求情绪高涨,使学生听课精神饱满,形成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和谐的教学佳境。而“爱生尊师”无疑是这一佳境的触媒和催化剂。1、爱生是教师最美的职业情操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过:“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足见师爱的作用非同一般。每个人在他一生中都会有不懂的东西,每个人也都有自身的弱点,更何况孩子们还是处在幼稚的成长期。学生的发展有快有慢,素质有高有低,高智商、高素质的学生往往并不需要教师过多操心;而素质低、发展慢的学生则更需要精心的呵护和教育。假如是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不解,若领导或同事不是善意地来帮助,而是横加指责、恶语相加,我们的感受会怎样?情同此理,人同此心,我们应该设身处地地替学生想想。爱生的前提是尊生,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知心人,还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使用谩骂、体罚、挖苦、讽刺等方式去损害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可以肯定,不尊重学生只能增加师生的矛盾和隔阂,教育教学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俗话说:“若要人敬之,先要自敬人。”教师应有一颗宽容之心,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爱与理解,进而唤起学生尊师重教的意识。2、学生尊师的实质是亲密感和偶像感在学生的眼中,教师的形象是完美的。而稳定的尊师情感是学生在与教师长期相处的体验中积累和迸发出来的。学生上课爱讨论,一有想法就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先说为快,上课也爱抢着回答问题,对着老师大声喊着答案,生怕老师听不见,一堂课常常要停下来好几次,有时就没有办法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我们发现:“在这些看似无纪律性的行为背后,写满了现代的孩子有看法就想说,有机会就表现。”的张扬个性,张扬自我的意识,我们不能压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天性,而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学会互助,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环境,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地发言,有不同意见可以当堂提出来交流、讨论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到亲切,感到自然,不至于拘谨而木纳。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我班的一个学生经常违反纪律且成绩不好,我单独找他,与他谈心,指出他的优点,鼓励他扬长避短,我还长期坚持与他的家长配合,多管齐下,效果颇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如尊重学生人格,多表扬少批评,多奖励少惩罚,学生会对教师感念不忘,亲密有加的。对学生在学习上不理想,行为上不自律的时候都应以期待的语气、热情的话语对学生说:“相信你,再用功,肯定会进步的!”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知道教师是真心帮助自己的,从而拂去学生心头的怒气与恐惧,使师生关系更为密切,使学生更敢于、乐于向老师吐露心声。赞科夫说:“如果没有威信,师生之间就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卓有成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有的教师仅仅用一个眼神就能使乱哄哄的课堂刹那间安静下来,有的教师则大声呵斥却无法使学生信服听从。这是学生是否尊师信师的差异,可有的教师忽视了这点,仅仅依赖教师身份去压制学生,结果往往使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或顶撞行为,同时也破坏了教师自身的形象。3、遵守共同的约定是师生关系和谐的关键不仅学生受到教师的约束,同样的教师的行为也受到学生的约束。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应率先垂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表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标准,同时,青少年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他们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仿效的榜样。以身作则是感化学生的有效力量。有一次,我对这样一个常常犯错误的学生说,你学会善待别人,不再与同学处处为“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朋友”比“敌人”会令人更加快乐,我期待着你能做到的。结果他如期做到后,而我却忘了约定好的“诺言”,没有在班上表扬他的进步。也正因为我一时的疏忽,造成了他后来那种“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逆反行为。等我再次了解了真相之后,可以说是付出了相当大的精力和多种方法的重试。这件事令人值得反思的是,作为教师也应像学生一样要履行好约定,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这样,才会唤醒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但有时承诺可以适当“延迟”兑现。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不要总是要求学生“听话”。一堂课4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一个劲儿挺直腰板听讲,势必就有一些“不听话”的学生。可有时,我们教师的姿势也会站不直,甚至出现不该有的动作等。这样,学生会对你的要求漠然视之。因此,师生应遵守共同的约定,才能使爱生尊师的情感统一起来。三、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发展的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体验,互励激思,师生关系就是在这种“教学相长”的境界中逐步巩固和发展的。1、师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陶行知先生说:“多一份童心,学会换位思考。”我们教师并非样样精、事事通、什么都懂,师非完人亦是人。古之孔子则有“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等论述,更何况今日为师者?当给予学生“一滴水”时,教师须有“一桶水”的容量。课堂之中,师生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