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社会背景政治经济阶级思想二、李贽的离经叛道李贽简介思想主张评价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生平简介:2、思想主张:3、简单评价:4、异同比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弱小②高度强化的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③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孔子创立,孟子荀子发展,被冷落秦朝:焚书坑儒,遭受压制西汉:董仲舒改造,正统独尊魏晋-隋唐:受到佛、道冲击,逐渐融合宋明:形成理学,儒学复兴明清:出现早期启蒙思想,批判和继承维新变法:康有为“托古改制”,出新意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彻底批判文革时期:“批林批孔”,受批判新时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请回忆必修1、2的相关内容及阅读教材P16的导言,总结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4.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人性。宋明理学日益束缚思想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一、社会背景李贽(1527-1602),号卓吾,福建泉州人。青年时代生活困乏,到处奔波。中年后做过20多年小官,感受到明末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75岁时被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入狱,在狱中自刎而死。著有《焚书》《藏书》等。二、李贽的离经叛道少年求学穷困潦倒中年做官正直清廉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材料二: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材料三:“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焚书》材料四: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材料五: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并赞扬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参见李贽《初谭集》《藏书》(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学思之窗】思考:李贽给耿定向的这封信,说明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1.(2008宁夏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2.(2010年江苏卷第5题)“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3.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黄宗羲,浙江余姚人,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其父为东林党名士,被魏忠贤陷害致死。黄宗羲成年后坚持反宦官斗争,险遭杀害。清兵南下,他召募义兵成立“世忠营”,武装抗清。明亡后,屡拒清廷征召,隐居著述。代表作是《明夷待访录》。三、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人君者……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明夷待访录》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夷待访录·财计三》提出农工商皆本思想①最精彩之处——批判君主专制:a、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c、臣民平等(实质:反君主专制)d、限制君权的主张②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工商皆本”。(反映:清初工商业繁荣的情况)①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②是明朝末年传统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顾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弃家远逃,遍游各地。顾炎武博览群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经世”:治理世事;“致用”:尽其所用。经世致用,是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明末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大兴,形成了一股有影响的社会思潮。倡导“经世致用”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顾炎武《日知录》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归纳、评价顾炎武的观点。观点: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力;郡县官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评价: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但是这些思想未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①批判君主专制、官僚士大夫的腐败。②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原始的主权在民思想)③表达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④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脚塌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清兵入关,王夫之起兵抗清。兵败,逃到广东效力于南明桂王政权。不久,辞职还乡,长期住在湖南湘西苗瑶山区。晚年隐居在衡山石船山麓,努力著述,世称“船山先生”。主要著作有:《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天下唯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气者,理之依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一动一静,阖辟之谓也。由阖而辟,由辟而阖,是动也,废然之静,则是息矣。”“行先知后”“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必矣!”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①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②辩证法: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③认识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是可认识的;提出“行先知后”。④政治思想:批判君主专制,深刻揭露了历代帝王把天下当作私产的作法,主张“循天下之公”王夫之的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生平作品主张相同点不同点《明夷待访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①抨击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以天下之法代一家之法②农工商皆本①倡导经世致用②把亡国和亡天下相区分①世界是物质的,变化有规律;②事物是可认识的。③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明末清初人,参加抗清斗争,隐居著书立说;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倡导经世致用和爱国精神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浙江余姚人反宦官,抗清隐居著述江苏昆山人反宦官,抗清隐居著述。湖南衡阳人抗清隐居著述主要思想(1)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2)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主张工商皆本(3)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强调“经世致用”。社会根源(1)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理学走向极端,文化专制加强4.(2000年广东卷)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C①②5.(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人教版必修三授课人:刘丽珍①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②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③广义则指欧洲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④人文主义,即注重人的感受、强调人性、人的尊严,肯定与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什么是人文精神?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文主义的复兴(兴起)人文主义的起源(萌芽)人文主义的发展(成熟)──启蒙运动(17─18世纪)──古希腊先哲的思想(前5世纪中叶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4─17世纪)第5课第6课第7课一、自然派哲学的产生(公元前6世纪)二、智者学派(公元前5世纪)1.智者学派的产生:概念背景研究领域2.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3.对智者学派的评价三、苏格拉底1.苏格拉底的生平简介2.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3.对苏格拉底的评价四、柏拉图五、亚里士多德思维拓展: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与古希腊先哲的人文精神的比较:(1)相同点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②都将道德看作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2)不同点儒家思想古希腊人文精神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研究自然科学的态度强调“社会”中的人,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特别强调人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重视伦理纲常,这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的作用强调人的平等,为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充满理性与激情,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生活1.(2007年宁夏卷)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2.(2010广东卷19题)“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A.“信仰即可得救”B.“人是万物的尺度”C.“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3.(2010年湖南文综第28题)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再见一、自然派哲学的产生1.产生公元前6世纪部分希腊哲学家从神话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他们对世上万物从大自然的变化找寻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解释。于是自然派哲学诞生了。2.主要观点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本源”安纳西梅尼斯:万物之源是“空气”或“气体”德谟克利特:世界由原子组成毕达哥拉斯:世界由数组成赫拉克里特:火是万物的本原3.意义:自然派哲学家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这是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二、智者学派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1)经济:古希腊经济的繁荣(2)政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3)思想:人的社会价值及作用日益突出,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2.代表人物及主张智者学派是对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他们注重探究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反思人类自己,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