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植物病害的诊断复习旧课:什么叫症状?植物受到病原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等)的侵染后,经过一定的病变,最后在形态上表现出不正常的状态,病部表面往往有病原物的特征,这种现象总称为症状。它细分为病征和病状。1、病征,不是所有病害都有;2、病状,所有病害都有。非侵染性病害植物受到气候、土壤、栽培条件等的影响,而导致植株得病,这种病害叫非侵染性病害。如图冻害的麦穗。非侵染性病害如图干热风危害的麦穗。非侵染性病害如图烟草气候性斑点病。非侵染性病害如图百草敌药害的麦穗。非侵染性病害如图矮壮素药害的烟株。侵染性病害植物受到病原物的侵染,而导致发病的,叫侵染性病害。如稻曲病,水稻受真菌的侵染。侵染性病害如图油菜病毒病侵染性病害如图烟草野火病。一、诊断的概念植保就是当好植物的医生,对病害进行诊断、确诊,以便对症下药。诊:就是对病害进行观察症状,镜检(病原物),调查了解发病情况等。断:就是在观察研究后,进行分析,作出结论,根据结论提出防治意见。诊断是治病的首要环节,只有正确诊断,才能进行有效防治,否则延误病情,造成损失。二、诊断的步骤诊断的方法是先田间后室内,即由田间现场的观察到症状观察,病原镜检,进一步做好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等工作。对有实践经验的人来说,据植物病害的症状,就可以确诊得了什么病,但大多数情况下,为了正确诊断,我们须按下列步骤进行植物病害的诊断。1、植物病害的田间诊断到发病的田间进行现场观察,尽量能把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区分开来,做到心中有数。(1)、侵染性病害:病害有病变过程,有传染的迹象,多数都有病征,有中心病株,向四周蔓延。例如:小麦锈病,我们看到小麦地有一塘塘的枯黄现象(中心病株),向四周蔓延,有的发病重,有的发病轻。(2)、非侵染性病害多数病株在田间分布比较均匀,成片发生,无传染迹象,无病征,无病变过程。例如:油菜幼苗成片萎蔫,无病征,病变过程,缺水而致。如图玉米白化病。(3)、虫害有缺刻孔洞,无病变过程。例如:小麦上的缺刻、孔洞,是蝗虫危害。2、植物病害的症状观察把带病植株采回室内,进行症状观察,对病害症状典型的,一下就能诊断出是什么病。例子1:水稻稻瘟病的梭形病斑。(真菌)例子2水稻尖部丑曲干枯,就诊断为水稻干尖线虫病。(真菌)例子3水稻叶片云纹形病斑,后期有菌核,就诊断它得了纹枯病。(真病)但症状对诊断不是绝对可靠的,如不同的病原物可产生相似的症状,而一种病害的症状可因寄主和环境条件而变化,因此,用标本(病部)镜检病原物很重要。3、植物病害病原物的镜检用显微镜检查植物病害的病原物。(1)、真菌:用挑针挑取病征镜检(锈病、白粉病等),如病征不明显,可进行保湿1—2天,再挑取病原物镜检。(2)、(细菌)用徒手切片的病组织看“喷菌”现象,或挑取病原物镜检(用油镜)。(3)、病毒则要通过致病性验证,把病毒接种到相同的植物上,导致相同的症状。病毒病的测定许多病毒病的特征是韧皮部坏死,常用间苯三酚测定:幼茎横切(2毫米)1分钟1%的间苯三酚浓盐酸健株只木质部呈红色病株木质部、韧皮部呈红色镜检当我们检查到的病原菌,不能确定是否是真正的致病菌(病原和症状不稳合时,还需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接种实验。例如:稻胡麻叶斑病,症状:主要在叶片上散生许多如芝麻粒大小的病斑。病斑中央为灰褐色至灰白色,边缘为褐色,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斑的两端无坏死线,严重时,病斑互相融合成不规则的大病斑。病原—真菌。如上述症状和病原稳合,即可确诊为稻胡麻叶斑病,否则,不稳合,需进行下步工作。4、病原物的分离、培养、接种把病原物从病组织中分离出来,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出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植株上,验证病原物能否引起相同的症状,如症状相一致,接种的病原就是病害的病原菌。接种株病原物菌检,如看到的病原菌与接种上去的病原一致,证明它是接种株症状的病原物。四、新病害的鉴定—柯赫氏法则(Koch,spostulates)一种新的病害,病原物,症状都未见过,就通过柯赫医生发明的柯赫法则诊断。1、病原物伴病害病原物总是相伴病害而存在。2、病原病原物必须分离培养,并能描述它的特征,在感病寄主上的特征。3、症状纯培养的病原物必须能接种到健康的植株上,并能在接种株上表现相同的病害。4、分离病原物从接种株上分离病原物,与第二步的病原物一致。通过以上验证,那么这种分离的病原物就可鉴定是引起这种病害的病原物。四、植物病害诊断时应注意的问题1、症状的复杂性:(1)、同一种病害,不同的品种,环境,表现不同的症状;(2)、不同的病害导致相似的症状。故,症状观察要细心、仔细、必要时进行镜检病原物。2、病原菌与腐生菌混淆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接种、验证。3、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区别侵染性病害,能镜检到病原;而非侵染性病害不能。总之,在诊断病害时,必须慎重,在未获得确切根据时,不要急于下结论,对不熟悉的病害,须镜检,接种,看病征,弄清楚病原,确诊。否则,误诊,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非侵染性病害的特点病害原因:空气中的有毒物、水、矿物质、温、光、气、肥等失调。特点:病株发病较均匀,大片发病,无中心病株,无传染迹象,无病征,症状有变色、枯死、畸形、萎蔫等。侵染性病害的特点病因:由真菌、细菌、病毒等侵染。特点:植物表面或内部存在病原物,多有病征,有中心病株。真菌病害特点真菌病害除表现病状外,在被害部位或早或迟都出现病征,如菌丝,孢子等。查阅有关书籍,症状与病原相稳合,确诊。有病征的一般是真菌病、细菌病,镜检。如图玉米瘤黑粉病,冬孢子。细菌病害特点组织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症状。细菌性叶斑病呈水渍状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在潮湿情况下,有菌脓、萎蔫型细菌性病害,切开茎,观察到“喷菌”现象(菌脓从维管束中流出)。如图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有菌脓。病毒病害特点属系统侵染病害,即寄主感病后全株表现病变和症状,有明显病状,无病征。症状有:花叶、碎锦(花瓣上不同颜色)、黄化、畸形等。如图小麦丛矮病。病毒病与生理性病害的区别病毒病同生理性病害易混淆,它们的区别是:病毒病的植株在田间分布是分散的,病株周围可发现无病的植株,不可恢复。生理性病害(缺素症、环境),发生是成片的,通过改善,可恢复。如图玉米成株期缺钾症状。小结(诊断步骤)田间症状(确诊)镜检(确诊)分离、培养、接种(验证病原与症状的稳合;区别寄生菌与腐生菌)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