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生是否需要接受就业适应性培训?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见突出。2010年总共有631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1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约有710万,形势之严重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宏观方面就业环境的影响,也有高等教育结构以及毕业生个人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的原因。(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相适应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由毕业生的供给与市场的需求决定的,并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产业升级的速度紧密相关。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2002——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是145万、212万、280万、338万,分别比上年增长23.9%、46.2%、32%、20.7%,而同期我国GDP的增长率为8%左右。高校毕业生的增加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28033841349555961163101002003004005006007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单位:万人)图1:2004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②•(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速度与社会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不相适应•(三)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以及招生的盲目•(四)大学教育的高投入带来的高期望对就业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及入学期间的各种花费已超出大部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大批收入水平不高的民众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必然也就期望毕业后获得较高收入和回报。这种过高的就业期望也就为毕业生就业设置了极大的门槛障碍。•(五)城乡差别、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毕业生到西部部分地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那么面对这一现状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等相关方面应做何努力?政府的措施•(一)政府积极提供就业信息的服务•政府要建立有效的信息预测、搜集、传递和服务机制。制定政策培育大学生就业的信息体系,为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搜集信息的平台。同时,政府成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管理机构.•1.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在人才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完成以市为基础,省管理,中央补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对就业中介机构给以一定的减税政策,鼓励建立大型人才市场。•2.大学建立全面的就业信息中心。•政府支助大学建设大学生信息搜寻能力培养的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就业信息中心。•3.建立独立的部门,集中服务。•该部门集中为大学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以及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二)就业服务和就业指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提供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部门及高校互相协作,网络招聘、专场招聘、供求洽谈会和用人单位仅校园等多种方式结合,开展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多的免费就业信息和各类就业服务。•各高校都相应开设了各类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帮助毕业生了解就业政策,提高求职技巧,调整就业预期等。高校措施•(一)提升大学生毕业生就业能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确保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践活动。•逐步建立和完善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联系部分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建立见习基地或提供见习岗位,安排见习指导老师,组织开展见习和就业培训,鼓励见习单位优先录用见习高校毕业生。对接纳大学毕业生见习的单位,由地方财政按照一定标准给予支持,对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生活补贴。对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的失业登记的大学毕业生,按照一定标准发放创业培训补贴。充分鼓励未就业大学生多参加见习和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二)改变高校生涯教育的重点•1)就业工作应该与人才培养工作相一致,建立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发挥合力效应。•2)突破传统的季节性促销方式,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度,和企业一起共同思考如何在学校建立长效的生涯教育,以及建立比较良好的雇主品牌。•3)加强调查研究,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4)要建立专业化和职业化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就业中心来说,必然要扮演两重角色,一方面扮演学生体现内在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学校要关注国家的战略需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里的要求,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个体的需求。作为企业,同样应该对新聘进的大学生进行就业适应性培训•新进的大学生作为公司的新员工对生的环境,总会顾虑:待遇与承诺是否相符;会不会得到重视;升迁机制对自己是否有利等等。•首先会肯定待遇和条件,让新员工把“心”放下.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鼓励他们发现、提出问题。•第二使员工把心里话说出来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适应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坦然接受了,这时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第三新进员工受到的待遇与招聘时的承诺不太符合,产生不满,这种不满情绪原本并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员工出来乍到时很自然的一种反应而已,但不能很好的消除这种不满,就会造成了新员工情绪激化.•第四使员工把归属感“养”起来,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当自己是“外人”。•第五创造感动,对新工关心到无微不至的程度,为新员工过日子,经常与新员工沟通交流.发现他们生活中,工作中的问题,帮助解决.让他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力量.还可以用企业先进事例鼓舞新员工.•第六使员工把职业心树起来当一个员工真正认同并融入到企业当中后,就该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大学生自己•从我们大学生自身讲:•1.在大学学习期间,要认真学好每一课程,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2.周末,寒暑假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3.充分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真正投身社会,以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再则大学生应调整好就业心态,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适应就业形式。•首先毕业生应端正就业观念。如今是个机遇与竞争共存的时代,准确地定位企业的行业背景和发展潜力,深层次地了解和评价一个企业对选择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单纯从公司的大小、性质和眼前的工资等表面现象来考虑。•其次毕业生不要过于注重专业,甚至被专业所限。对于社会上来讲专业是个基础,但在职场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职业理念、思维方法、创新能力、管理理论都比专业更重要。因此要辩证地来面对这一问题。•最后,就是冲破地域限制,勇于磨练自己。把眼光放宽、放远,投身到支援西部的建设活动中去,到重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前线去,到广大的农村和中小企业中去,就业的前景就会是海阔天空。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