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校本课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以古诗诵读为模式以语文课堂审美化为目的开发诵古诗感受美的校本课程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弘扬民族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对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是诗的国度,几千年来,诗礼之邦的子民们不但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史,也为后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不朽诗作。由于其独特的教化作用,诗歌历来受到统治者们的高度重视。“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孔子的话可以说很有代表性。在他看来,学诗是提高政治才干,处理外交事务,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美好品德的重要手段。古诗都很美,美在形式,美在韵律,美在语言,美在意境。优秀的古诗是进行文化熏陶的好教材,那些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古诗作品,其语言美、艺术美、爱国精神、浪漫情怀以及诗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发散出的无穷的魅力,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素材,而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期,在小学阶段加强古诗诵读,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对于全面提高其人文素质、审美能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古诗更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的审美教育教材,因而,我们开发以古诗诵读为有效载体,以审美教育为实验目标的校本课程。从审美的角度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并教给他们一些鉴赏古诗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之在古诗诵读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1、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注释】1、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2、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3、但:只。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简析】这首诗是王维后期山水诗的代表作《辋川集》中的一首。诗中描绘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夕阳返照下的幽静景色。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寥静谧。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不见人”三字,将“空”具体化。次句“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三、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来反衬深林的幽暗清冷。当“返景”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影照在青苔上时,那一小块光亮与一大片幽暗所形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况且,那“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更漫长的幽暗。2、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译文】一只只白如雪的大鹅,弯着长长的脖子仰天高歌。洁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鲜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简析】骆宾王(约640—684),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县)人。唐代文学家,诗人。骆宾王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3、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点评】这首诗注重塑造形象,贴近生活,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简析】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作者简介】胡令能贞元、元和间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人称“胡钉铰”。后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见于《全唐诗》。4、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译文】早晨告别晨霞缭绕的白帝城,一日间行程千里回到江陵。两耳边仍然响着沿岸猿叫声,轻轻的船儿早已越过千山万岭。【点评】此诗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行船之快,借不间断的猿声,衬托轻舟的快捷。借万山重叠衬托长江的一泻千里,呈现出一幅两岸悬崖峭壁,猿猴啼叫,一叶扁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壮丽画面。【简析】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磷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连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5、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注释】1、寻:寻访。2、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3、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4、处:地方。【简析】首句“松下问童子”,点明会晤地点在“松下”,接待人是“童子”,这就把“不遇”的情节作了交代。松树是“岁寒三友”之一。古人写松树大多与表现孤傲高洁的品质有关,此句也是为了突出隐士的高洁。以下三句全是童子的回答。首先回答的是“言师采药去”,采药是隐者经常性的活动,用“采药”一词十分切合隐者的身份,介绍师父外出的目的。第三句的回答是承第二句来的,说师傅就在这座山中采药,对师傅的大致去向给予明确的回答,是热情的指引。第四句来个转折,“云深不知处”,说虽在山中,但云雾弥漫,不知他在何处,作了婉转的辞谢,请来访者不要作徒劳的寻觅。本诗以问答的形式,记叙“寻隐者不遇”这件事,表现了隐者的思想和性格。隐者虽未出现,但通过侧面描写,他的形象已十分清晰地展现出来了。【作者简介】贾岛(799—843),字阆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6、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注释】1、渔者:捕鱼的人。2、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3、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4、出没:忽隐忽现。【简析】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7、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唐代诗人。8、田园乐(其六)(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释】1、宿雨:昨夜下的雨。2、山客:隐居山庄里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3、犹:还,尚且。【简析】粉红的桃花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诗人由景生情,令人回味无穷。9、白云泉(唐)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注释】天平山:在今苏州市西二十里。当时在山腰上依傍着山崖建有亭子,亭子旁边有清泉长流不竭,名叫白云泉。无心:没有心机,无心无意。【译文】天平山上有个白云泉。在那里,天上的白云无心无念,随风舒卷;泉里的清流自在悠闲,淙淙潺潺。泉水啊,你何必奔流冲泻忙着下山?已经是波浪太多的人间,用不着再添波澜!【言外之意】用平淡清浅的语言,说云和水如何恬淡闲适、逍遥自在,其实是作者心中希望有这样的生活;叫泉水不要奔泻而下,以免向人间再添波浪,其实表达了自己息事宁人,不愿为已经充满烦恼的世人再添烦恼,更不愿对社会风浪推波助澜。自己希望淡泊闲雅、心无牵挂的生活,也希望世人都和自己一样享受到这种平静、舒适的生活。作者是个心地善良的佛教居士,又是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地方官。由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推己及人,联想到普天下的世人都应有同样美好的生活,希望世界风平浪静,人人安享太平。作者心中充满善念,曾经利用自己手中权力为当地人民做过许多好事,甚至留下历史遗迹。10、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注释】1、危:高。2、星辰:日、月、星的总称。3、语:说话。4、恐:担心。【简析】耸立在山上的寺庙有百尺高,人站在上面抬起手就可摘星揽月。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诗人运用极富情趣的夸张手法描绘了高耸的山寺,读来使人浮想联翩。《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危:高。危楼就是高楼,指建筑在山顶的寺院楼。百尺,虚指,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星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大声。语,说话。恐,怕。惊,惊动。天上人,传说中天上的神仙。11、送兄(唐)七岁女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飞。【简析】春天,花儿开了,叶儿绿了,多么好的美景啊!可在另一处地方,却是另一番情景——一个离别的情景。七岁女的哥哥要上路了,天边白云初起,天色灰蒙蒙的。这时,七岁女送别哥哥有依恋不舍的深情。七岁女和哥哥在分别的路亭周围,树叶纷纷飘落,气氛萧索。“哥哥,您在路上一定要当心啊!”妹妹说,“一有空,一定要回家来看我呀!”哥哥说:“我会的,我一定会回家来看你的!”妹妹似乎有点哭出来了:“唉!可惜我们不能像天空中的大雁一样在一起飞翔。”“是啊!”两个人在亭子边十分难过,他们多想一同去远方啊!!两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