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药学概论―医药行业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综述21世纪医药行业的发展作者:李丽专业:药学学号:1041630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极向着高新技术化、产业集群化方向推进,并完善建立了相应的行业监督体系。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入手,剖析发展的过程和现状,提出现阶段面临的问题,并就此给出相应的意见,以期对我国的医药产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关键词:医药行业,产业集群,行业监督1、前言医药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产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重要的趋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本文总结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建议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加快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均分别将医药产业列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支柱行业,纷纷建立生物医药科技园区,通过产业集聚来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但在其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优势没有体现出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如何从高新技术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质量监管,以促进我国医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现阶段医药产业改革升级的主旋律。2.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2.1生物制药的迅速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1978年~2005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1%。2006年生物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872亿元,同比增长14.6%;实现销售收入4999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出口(以出口交货值计)658.7亿元,同比增长26.3%。2007年1~7月,生物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总产值3424亿元,同比增长23.4%,比全部高技术产业增速高出4.6个百分点,比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分别高出8.1和2.8个百分点。其中最具现代生物技术特色的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等领域增长迅速,成为生物医药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2,96]。2006年,生物制药同比增长21.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同比增长27.4%。2007年以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1~8月,生物制药实现总产值302.29亿元,同比增长24.37%;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实现总产值303.89亿元,同比增长22.04%。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跨国制药企业研发外包的加快,我国生物医药外包服务业迅速发展。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从29家快速增加到42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药明康德已经成功在美国上市。2.2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医药产业已成为继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增长点。我国在原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基础上,近年来出现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热潮,现在已经有80多个地区(城市)提出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生物谷、药谷),同时各地也纷纷出现医药企业的自发集聚[3,47-48]。现阶段的医药产业集群分布比较广泛,发展势头迅猛。根据集群的特点分为:⑴外商直接投资带动的外向型加工业集群。以天津、西安为代表。⑵利用本地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以中成药为主、东北地区中西医药结合、沿海东部地区的海洋药品。⑶依托密集的国家科技资源形成的高科技医药产业工业园。主要分布在科技基础雄厚、有众多科研机构和大学的大城市及省会城市。如上海张江“药谷”、中关村生物医药园。2.3行业监督体系的完善药品作为预防、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特殊商品,各国政府在积极扶持医药产业发展的同时,更为重视对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1998年我国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又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几年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保证公众健康、安全有效用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在药品研究方面加大了监督实施GLP、GCP的力度[4,226];在药品准入方面,实行了严格的药品注册审批制度,健全完善了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在药品生产方面实行了GMP强制认证制度,从2004年7月1日起,我国所有化学原料药和中西药品制剂都达到在GMP条件下生产;在药品管理方面,实施了分类管理制度,公布了4300多种药品为非处方药,由消费者自己购买使用,其它为处方药,按剂型类别逐步做到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使用;完善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品再评价工作,特别是严厉打击了各种制售假劣药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所有这些,最根本的是保障了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体现了以人为本[5,91-92]。同时,也为医药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促进了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3.我国医药产业现阶段面临的问题3.1产业结构问题虽然全面实施GMP和GSP认证,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国内厂家仍集中生产一些比较成熟、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仿制药品或传统医疗器械产品,同品种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产能过剩,重复生产严重,专业化程度低,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如2001年,居我国医药产业首位的哈药集团年销售额为80.2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同期葛兰素史克公司药品年销售额的1/50。产业规模小,如2001年,我国的医药产业年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1个大型的跨国制药公司的年销售额。医药行业的集中度低,1994~2001年,销售额排名前8位的企业集中度一直不足15%。早在1996年,日本医药产业销售额前8位医药企业的集中度为44%;1993年,英国医药产业销售额前4位医药企业的集中度为35%[6,57]。从1992年开始,国际上许多公司出现并购浪潮,不少的医药企业并购后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集中度也不断提高。而我国的医药企业尽管开始集群化发展,但产业集中度低下,呈现出结构的不合理。3.2技术结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缺乏、生物技术工程化程度低。由于企业盈利能力低及对研发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略高于1%[7,63],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比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水平研发人员缺乏。同时,产学研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在一些新兴领域尚有空白。医药企业发展还比较落后,大企业偏少,中小企业居多,基本没有建立起产业链条关系,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网络没有形成,企业的医药项目重复仿制多,这必然造成医药企业由于产品同化而导致的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3.3行业监督衍生的问题近几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为控制低水平重复,促进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品种结构的调整,制定了医药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依法提高了企业准入条件,严格了品种准入标准,实施了GMP、GSP、GAP认证制度,大大促进了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行业集约化、规模化和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全国医药企业近几年减少了1000家左右。仅就GMP认证,全国就投入资金1000多亿元,资金的需求促进了医药行业资本市场的活跃。但由于医药行业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引来了众多资金的投向,以及GMP改造后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得当前重复建设矛盾仍很突出。一些企业的困境说明GMP改造后生产成本上升,如无拳头品种及良好的营销网络及管理,将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利润下降,严重的将在竞争中被淘汰。4.现阶段医药产业的发展策略4.1加强产业园区、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强产业园区和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支持重点园区和基地完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公共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8,64-65]。以产业链条为主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引企业、项目、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产业园区、基地流动,促进产业聚集发展。4.2加强生物医药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中小企业较多的现状,加强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是加强企业产品和技术标准化建设,引导和促进企业采用国际和国内先进标准,全面提高企业标准化工作水平。二是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的标准化建设,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加强企业管理标准化建设,规范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企业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4.3大力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程我国中医药有独特的优势和竞争实力。它是我国古代哲学、民族文化、传统科技、医疗实践的综合产物。中医药有数千年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的天然资源以及最具潜能的发展后劲,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大的、最具垄断性的中药生产国[9,37-39]。无论从历史、现实来看,还是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运用来看,发展中医药产业都是我国的优势所在。5、结论中医药应把重点放在采用现代技术定性或定量化确保原料和药品的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无毒副作用[10,86]。中医药要走出国门,首先要在立足于国内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国际。发展中医药产业已到了刻不容缓、势在必行的关键时刻,“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已列入国家重点项目。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中医药企业要共同努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现代化,以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参考文献[1]李建青,黄泰康.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J].中国药物经济学,2007,(04):241-242.[2]李进.对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02):96.[3]李进,翟华勇.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04):47-48.[4]李大亮.国内外医药产业现状及今后发展[J].林区教学,2009,(06):226.[5]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01):91-92.[6]张小平.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9,(01):57.[7]张伟.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63.[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02):64-65.[9]徐晓艳,汪永锋.强化GSP认证后的管理稳定企业长期发展[J].甘肃科技,2009,(04):37-39.[10]肖辛垣,罗玉川,罗金玉,刘惠清.实施GSP提升医药连锁药店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药房,2009,(10):86.1.期刊论文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现状及发展策略-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12)2.期刊论文我国医药行业实施电子商务现状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3.学位论文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产结构优化问题研究20064.期刊论文浅析电子商务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中国科技博览2010(1)5.学位论文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20066.期刊论文我国医药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药房2003,14(3)7.学位论文WTO与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20018.学位论文中国医药行业并购绩效研究20069.学位论文天津市中医药行业信息服务发展策略的实证分析200710.期刊论文医药行业OTC新产品的终端现状及策略原则-中国集体经济2008(24)11.刘强中国医药与WTO200512.查看详情13.北京金瀚方医药研究中心入世后我国医药行业呈现新格局14.王兴旺;卞家驹入世对我国新药筛选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2(05)15.曹文庄浅谈加入WTO与中国的药品注册[期刊论文]-中国科技产业2003(01)16.郭克莎加入WTO对我国医药工业的影响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工业经济2002(3)17.梁毅;毛红英;戴剑从上市公司中报看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药事2001(06)18.魏建中;王群全球医药行业的七大特征[期刊论文]-上海医药2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