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程论文题目名称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课程名称专业基础类课程学生姓名赵一霖学号0940402049系、专业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指导老师曾丽红2011年6月20日课程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学生姓名赵一霖学号0940402049院(系)、专业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指导教师曾丽红2011年5月20日一、论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一)论题来源在学习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基础上,经指导教师指导确定论题。(二)目的意义1.在收集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消化和思考,来辩证的分析互动式节目的问题。2.通过本文的写作,检查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训练自己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二、论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准备采取的措施(一)主要内容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和特点第二部分: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第三部分:当前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二)拟采取的方法1.举例论证法从日常接触的媒体中选取与该论题有关的典型例证进行分析、概括,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2.引用论证法引用别人的的观点与看法,来帮助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1.通过一年多的学习,本人较好地掌握了新闻学专业基础类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了分析研究有关论题的初步基础。2.本人已收集了一些有关本论题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1]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第210页.[2]徐光春.《哲学与新闻》[M].北京出版社,序言.[3]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新闻失实论》[M].中国新闻出版社,第251页.[4]WernerJ.Severn."CommunicationTheoriesOrigins,MethodsandUsesintheMassMedia".《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M].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169页.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一)总的工作任务按照《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的要求,写出合乎标准的课程论文。(二)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1年5月15日——2011年5月20日):确定论题。第二阶段(2011年5月21日——2011年6月10日):查阅收集资料。第三阶段(2011年6月11日——2011年6月15日):撰写初稿。第四阶段(2011年6月16日——2011年6月20日):修改定稿。(三)预期结果写出3000—6000字,合乎标准的课程论文。五、指导教师审查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六、教研室审查意见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七、院(系)审查意见院(系)主任(签名)年月日备注浅析我国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中文系新闻学专业2009级1班赵一霖【摘要】我国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日益突出,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多方面的原因。通过找出造成这些现象的症结所在,能够对新闻职业道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深刻地认识导致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行为的主要因素。这有利于提高新闻职业道德修养,避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发生。【关键字】职业道德;素质;违背;症结;媒体;责任道德者,乃社会规范也。是社会控制手段的一种,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协调利益冲突、追求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何为职业道德?由于职业所固有的社会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每种职业道德在道德上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因此,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1]然而当前我国的新闻职业道德进步的前景却不容乐观,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时有发生。新闻职业道德具体指的是什么?违背新闻道德的行为又怎样表现出来?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些疑惑,笔者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一、新闻职业道德的定义和特点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具体地说,这又是与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的。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应该是多方面的,如文化素质、知识素质、技能素质等等,都要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制约。新闻工作,引领着我国社会的舆论走向。王光先生在给徐光春先生作序时写道:“正确的舆论导向,是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人心稳定,保证改革开放沿着社会主义轨道顺利前进的重要条件。错误的舆论导向,是一种破坏力量,它混淆视听,搅乱思想,把社会主义事业引向歧路,甚至导致一时的失败。”[2]不难看出,新闻工作的一重大原则即是党性原则。因此加强新闻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也是十分必要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具有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马列主义的理论根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谦虚的优良作风,健全高尚的职业道德,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胸怀大局的宏观意识,守法用法的法制观念,广博精深的古今知识,苦学常写的勤奋精神,见微知著的洞察智能,连续工作的健康身体,等等。[3]这其中,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的衬托下,健全高尚的职业道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我国,新闻职业道德是在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指导下的先进的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是:(一)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的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二)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以人民利益为准绳,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群众的心声,克服新闻报道中的客观主义倾向;(三)热情讴歌正义与光明,无情揭露邪恶和黑暗,主持公道,坚持正义,不畏惧任何压力,时刻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四)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不拿版面做交易,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有良好的新闻意识,遵守新闻纪律;(五)热情为广大读者服务,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稿件,甘当无名英雄,同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六)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职业修养,勇于献身新闻事业。二、当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诚然,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是有那么多的职业道德需要遵循。但当代社会上仍有许许多多的所谓的“新闻人”,他们披着新闻的外衣,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满足一时的冲动而做出一些有损新闻人形象,违背新闻道德的行为。当然,这些表现五花八门,不胜枚举,笔者在此将这些表现大致归纳为一下三个方面。(一)有偿新闻的腐蚀有偿新闻,是新闻采编者将具有或不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按照出资人某些宣传意图撰写的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正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其中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有偿新闻历来的新闻事业的大敌,但是由于利益的因素参杂其中,致使其屡禁不止。有偿新闻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你给我钱,我给你发表歌功颂德的新闻或者广告新闻。这种新闻在有关县市发展情况或者地方领导个人的新闻报道中并不鲜见。前几年我在某省经济日报社应聘记者职位时,发现该部门专做有偿新闻。二是你给我钱,我不发表有关你违法或者违规的新闻。去年某省一个没有带记者证的新闻从业人员被黑煤矿主打死就是明显的例子。(二)应运而生的“软广告”首先传媒的编辑部门与广告、发行或经营部门混岗,从中央传媒到地方传媒,都存在要求记者拉广告、分摊征订任务的问题,而且作为基本工作之一,必须完成,否则会受到经济处罚。特别是拉广告,丰厚的回扣对于记者的诱惑力很大,于是记者的正面采访就可能变成一种发稿权与广告的交换,这种制度上的要求将使新闻价值和政治宣传价值,受到利益的诱惑而扭曲。其次,经常性与企业合办传媒的新闻性栏目或节目,以“某某杯”奖的形式搞的栏目或节目活动,是这类情况的变种。这种现象一般不被认为违反传媒职业道德或规范,恰恰说明我们现在职业精神的缺失。传媒负有监测社会的职能,这样的“合办”即意味着这个栏目或节目(也可能是整个媒体)自动放弃对该企业的监督权利。(三)“封口费”现象日益猖獗著名的山西繁峙矿难中11名记者受贿事件,就曾作为一个经典的反面教材成为新闻职业道德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引发了许多研究文章。2002年6月22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山西省繁峙县义兴寨金矿区发生特大爆炸,38名金矿矿工不幸罹难。时隔一年多,2003年9月15日,新华社报道称:“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存在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9月26日,新华社再次详细公布了11名涉案新闻记者名单。分别是:新华社驻山西分社的鄯宝红、安小虎、王东平、谭旭,《山西经济日报》的苏勇、《山西法制报》的刘玉柱、白建芳、阎珍寿,《山西生活晨报》的魏停、樊武杰、郭龙。11名涉案记者受贿金额合计7.46万元人民币。这几名涉案人员为了谋取私利,谎报瞒报事故真相,收受贿赂,给新闻行业以及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我国1991年1月通过,1997年1月第二次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提到,新闻从业者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力求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主观性、片面性,努力做到从总体上、本质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采写和发表新闻要客观公正。不得从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利用自己掌握的舆论工具发泄私愤,或作不公正的报道。再者,新闻从业者的义务之一就是倡导、引领社会的和谐,引导人们坚持真善美。这几位记者的不端正行为,恰恰有辱了记者的这一点价值。三、当前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造成这样的社会问题凸显的症结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说到底还是利益诱惑。利益是什么?利益就是对人们未来有好处的事物。比如,我的庄稼旱了,需要水来滋润,显然如果出现下雨这种“事”就符合我的利益,如果有水渠这个“物”能引水灌溉,那么这个水渠也是我的利益所在,其好处就是能使我的庄稼增收——就当时的干旱情况而言。利益本是褒义词,但是恰恰就把某些不能自持的缺乏职业道德的新闻从业者熏黑了心。今天“庄稼旱了”(钱包空了),明天就出卖自己的新闻职业道德来换取“水”(金钱)来滋润。假新闻、用钱压新闻时有发生。可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啊,这样既是对社会、对人民的极度不负责任,继续下去更是把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无法自拔。具体说来,我认为让新闻职业道德操守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利益的驱动使新闻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彰显让位于受众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四大确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新闻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条件的深刻变化,重新认定了我国新闻事业的性质,即“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其竞争机制的引入实现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者为中心的转变,受众成了媒介的衣食父母,受众需要,你不想考虑也得考虑。因为竞争的直接目的就是争夺受众,最终目的是争夺广告。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成了衡量媒介成败的标志,广告自然也就成了媒介的生命线。[4]在一个仅仅崇尚吸引受众注意的媒体初级竞争中,出于利益的驱动,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著名传播学者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中对选择性接触的研究归纳结论时认为,寻求新奇的人不一定回避可能产生不和谐心理的信息。信息的明显用处可能还会推动个人去注意那些产生不和谐的信息。与己矛盾的信息,只要是新的,有趣的,突出的,与个人有关的,或是愉悦人的,人们可能都不会回避。[5]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报人戴纳所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便成了新闻记者新闻选择的标准。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他们乐此不疲地去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06年十大假新闻中的荒诞离奇的所谓“五包胎”事件便是一例,以迎合受众猎奇心理的需求。这在娱乐性及社会性新闻当中更显突出,“性,星,腥”的信息内容充斥版面。目的就是为了遏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二)新闻工作者求真求实精神的缺失真实,是受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