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州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关于常州古运河历史文化保护开发利用的调研报告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两千多年来,古运河为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市运河南移工程的实施,古运河的运输功能将大大弱化。作为常州的母亲河,如何运用好这一宝贵资源,进一步发挥好古运河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今年6月份以来,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在徐峻范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了部分委员和邀请了有关专委会及部门的负责人,就常州古运河、关河及其他市河水系历史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中,委员们听取了市建设局、规划局、环保局、文化局、旅游局、园林局、水利局、交通局、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和意见建议,实地考察了常州段古运河状况,学习考察了苏州、无锡、杭州、南通等有关城市保护开发古运河(市河)的经验,并邀请了省旅游局专家以及绍兴市负责古运河整治工程的有关专家作了专题讲座。通过调研,委员们认为,京杭大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足以与长城相媲美。作为一个依托运河而兴起、繁荣的运河城市,常州的古运河如何在进一步的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融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更好地利用古运河,发挥古运河在常州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委员们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建议。一、增进共识,充分认清常州古运河保护开发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京杭大运河,从两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开端,到隋朝基本形成,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道,它不仅是我国南北水运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商贸、文化、水利的重要载体。京杭大运河常州段全长44.7公里,市区段23.8公里。由于古运河穿城而过的特征和常州城水相依的格局,常州古运河保护开发势在必行,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一)京杭大运河正在走向世界文化遗产历经两千多年的积淀,大运河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及民俗风情。在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期间,国家有关部门拟与沿岸17城市一起,将京杭大运河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备选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最新一版《行动指南》中,把大运河的特点归结为:“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与相互滋养。”(二)运河沿线城市早已闻“机”起舞随着古运河申遗呼声的高涨,从国家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古运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最近在考察江苏时指出,要充分认识运河文化对江苏经济文化发展所具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作用。而在江苏省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中,也正式提出了“一圈三沿一轴”的旅游发展布局,而其中的“一轴”就是以沿河风貌为轴的古运河旅游线。同时,运河沿岸城市也都?闻“机”起舞,纷纷做规划、投巨资、创特色,展开了新一轮的古运河保护开发整治工程,力争把古运河打造成二十一世纪旅游休闲品牌线路。无锡市确定了“古今对话,中西结合,演绎历史长河,再现人与水共生的繁荣景象”的古运河整治工程主题,提出要充分发掘“四大米市”、“水弄堂”和“民族工商业发源地”等历史遗迹。苏州市着力打造“吴文化重镇”,已建成了城水相依的环古城市河旅游风貌区,进入了运河整治的第三期工程。扬州市则依托古运河两岸人文古迹、水利工程和都市风貌,包装“古运河水乡之旅”,提出将古运河沿线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打“中国运河”、“中国漕运”牌。杭州市紧紧围绕“江河湖溪四水共绕的山水城市”目标,要将古运河打造成能与巴黎塞纳河媲美的世界级旅游品牌。绍兴市按照“天人合一”、“古今同源”理念,以“传承古越文脉,展示水乡风情”为主题,把古运河构筑成一条融历史、文化、生态于一体的历史文化风景线。(三)常州保护开发古运河的重要意义常州是一个差不多与京杭大运河同时兴起的城市。从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凿运河,自望亭经无锡达常州迄奔牛起,常州人就开始沿着运河筑城生活。后来,常州作为郡、州、府的所在地,依托于运河而繁荣发展的因素就更为明显。常州城依水而筑、因水而兴,运河水穿城而过、绕城而行,形成了常州城依水、水抱城的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格局。可以说,运河水默默孕育、滋养、造就了这一方土地,孕育了常州城市、成就了常州郡府、格局了常州街巷、带动了常州经济、奠基了常州文化。运河是常州城市最具文化积淀的构想符号之一,是集常州城市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等资源于一体的城市综合品牌。常州是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千多年来,古运河形成了常州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耕读之家、枕河人家的城市独有特性和文化特色。商贾贸易、运河漕运、木业、米业、豆业、果业、茶业,以及随后依运河而兴起的民族工商业等等,铸就了常州经济的辉煌。对这些独特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对于常州新一轮发展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突出体现在:能够进一步文化常州,展示历史文化风貌,形成运河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造就常州自己独有的文化氛围,增强常州城市独特的魅力;能够进一步强化常州,收到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开发利用运河景观的无形资产,形成常州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提升运河周边土地价值,带动房地产市场发展升级,促进运河滨水地区商业、娱乐业、休闲业等的发展;能够进一步美化常州,整治运河水环境,修复滨水生态系统,扩展绿化、净化、亮化空间,构建宜人宜居生态环境,为常州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而同时也在为保护和传承城市固有的文化价值及其特征、为大运河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出应有的贡献。(四)常州古运河保护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目前来说,常州段古运河仍然担负着繁重的水运任务和城市抗洪防灾等任务,因此,多年来常州虽然在古运河的保护开发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古迹散置。运河市区段是常州古运河的精华,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和美好传说的文化遗存,但目前这些遗存大多仍只是以自然状态散存,并没有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串成解读常州和运河历史的文脉,编成品味常州的精美旅游线路。二是功能混杂。古运河沿线保护开发利用做得不够,居住区、工厂区混置,旅游休闲区基本没有形成。三是开发无序。由于以往的城市规划中,没有将古运河(包括关河、市河)及滨河地带作为一条常州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河来编制单独的规划,导致目前古运河两岸开发显得比较混乱。四是绿地缺损。近几年,虽然沿着运河营造了一些绿地,但从总体上来说,绿地数量少,分布零散,有限的绿地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结。五是水质较差。目前,古运河的水质大多属4类有的甚至属5、6类水质,这与要营造亲水环境的古运河保护开发要求相差很远。所有这些,都使得古运河无论是在运河设施、两岸建设、绿化美化,还是水质水体等方面,都仅仅只局限于体现出其作为一条交通运输河道的功能,而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五)常州古运河保护开发面临的机遇常州保护开发古运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极好机遇。一是全市上下各方面共同关心,市委、市政府已把常州古运河的保护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市“十一五”旅游建设规划中,提出的六大重点景区项目之一就包括古运河——青果巷——前后北岸历史文化旅游带;市确定的加快服务业发展的50个重点项目中,已将运河综合整治及开发列入其中;常州老运河及关河滨河地带概念性城市设计也已大体形成。二是运河南移工程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中,预计2007年将会完工,这为古运河的保护开发提供了可能、腾出了空间。三是常州古运河一直作为水运的主干道,整个水体未受损失,不存在干涸淤积等问题。四是围绕古运河,在水体的保护修复、滨河绿化等方面,过去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为古运河的进一步保护开发创造了一定条件。五是兄弟城市的经验与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可以少走弯路,后来居上。可以说,挖掘常州古运河内涵、再现常州古运河辉煌,让古运河成为常州城市的新亮点,正在成为常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种历史性机遇。二、传承文脉,精心打造常州古运河五大文化品牌京杭大运河是被世界所认知的中国历史人文景观之一,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一般河流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常州来说,运河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更是与别的城市有所不同。委员们认为,保护开发古运河,就是要把常州古运河的独有性、稀有性、文脉性充分显现出来。在总体思路上,就是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1年—2010年文化名城建设规划纲要》中关于“好山好水好风光、龙城龙园龙文化、古寺古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的发展要求,“突出重点,彰显特色,推陈出新,形成品牌”,通过依托古运河两岸人文古迹和都市风貌等资源,构建古运河、关河、市河等城区水道和滨河建筑,来充分展示古运河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充分展现水上常州的独特魅力,将古运河打造成常州江南水乡旅游的主要载体,成为国内著名的“古运河之旅”品牌线路。在特色构思上,就是要精心构划和包装常州古运河“五大文化品牌”,形成“常州龙文化”、“常州名人文化”、“常州民族工商业文化”、“传统宗教文化”和“江南水乡民俗文化”系列,使古运河成为体现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品位的独特韵味,建设文化常州的神来之笔。(一)弘扬常州龙文化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人为“龙”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龙的文化、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常州城号称“龙城”,绕城而行的运河水围就了龟城龙形的城垣结构,“龙城书院”、“龙城象教”、“六龙入郡城”、工业经济“六条龙”、“中华恐龙园”、以及以龙冠名的路、桥、河、巷、港、船等等,使常州的“龙城”别称更具内涵。近千年来,常州人爱龙誉龙,演绎了一系列“龙的故事”,延伸了龙文化内涵,舞出了万龙腾飞、群龙飞舞的龙腾虎跃新景象,使龙文化成了常州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常州古运河的保护开发中,可以将运河沿线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以及栏杆扶手等的造型设计与龙结合起来;通过建造鲤跃龙门、六龙城、龙文化广场、龙文化博物馆等,把龙的形象,龙的图腾,龙的神话,龙的文化风俗,龙的精神象征等素材荟萃展示出来;并通过组织有关龙舟、龙舞、龙吟等活动,来充分彰显常州“龙城”特色,形成游览运河、品味龙城、弘扬龙文化的特色之景。(二)弘扬常州名人文化常州历来俊采星驰,人文荟萃,“江山代有才人出”。并多次抓住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机遇,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经过交汇、碰撞、涵容,使常州区域文化几度辉煌、领导潮流,从而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善吸纳、务实效、争一流、重信诺的常州人文精神。南北朝时期常州出了十五位皇帝。唐代以来,常州出过进士1546名,其中状元9名、榜眼8名、探花12名、传胪6名。常武地区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担任两院院士的科技文化精英人数,名列全国第四(位居苏州、杭州、北京之后)。明清两代出巍科人物(包括状元、榜眼、探花和传胪、会元)30名,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居苏州、杭州之后)。特别是在明清时期,常州名人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学思想源头的常州学派,以及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等等,铸就了常州文化的辉煌。清代龚自珍盛赞:“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近现代以来,一大批常州英才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时代风采。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以及盛宣怀、华罗庚、刘海粟、吴阶平等一批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精英人物,在常州历代名人星河中熠熠生辉。依托这些常州名人文化优势,在古运河边上,建造常州名人广场,通过建名人馆、塑名人像、刻名人碑等形式,来集中展示常州名人荟萃的人文优势,形成常州古运河名人文化的新特征。(三)弘扬常州民族工商业文化常州经济依托于运河获得了辉煌的发展机遇,除了漕运、木业、米业、豆业、茶业、果业等是依托于运河得到很快发展外,常州的商业和手工业也都是依托于运河而兴起兴旺,并使常州成为区域经济的集散中心。常州晋代始有梳篦等家庭手工业。隋代“敕穿江南河”,为常州手工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唐代的绢、绸、红紫棉布、龙凤席等已有较高水平,其中有些品种列全国之冠。《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