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悲壮走向豪迈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作形势报告开场白“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年来,四川走过了极为特殊、极其艰难、极不平凡的历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灾区人民坚韧奋斗、崛起于危难,化危为机、加快发展,夺取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奇迹。日前,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作了题为《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形势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四川近年来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周年之际,本刊根据报告录音整理编发此文,敬请广大读者关注。四川这几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大家知道,2008年年初,四川遭受了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紧接着拉萨发生的“3·14”事件,也严重波及到四川藏区稳定,特别是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惨重伤亡和巨大损失,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又使四川“雪上加霜”。2010年8月,四川又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因此,这几年四川既要战胜灾难、重建家园,又要克服危机、加快发展,还要反对分裂、维护稳定。有一位领导同志说,四川这几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都有了。这几年四川的工作,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是检验、更是考验,对全省人民是洗礼、更是磨砺。面对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特殊困难和复杂局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党政军民的大力帮助下,四川坚强地挺立起来,顽强地走了过来,战胜灾难、化危为机、崛起于危难。在这个过程中,四川没有垮,四川的经济没有垮,四川的精神没有垮!在一次省人代会讨论中,有的代表把四川这几年的历程,概括为“从悲壮走向豪迈”,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强烈共鸣。今天我以这句话为题目,向大家汇报四川的形势,主要介绍三个方面的情况,就是科学救灾、科学重建和科学发展。一、科学救灾:创造了人类抗灾救灾历史上的伟大奇迹“5·12”汶川特大地震,现在的判断是“三个最”,即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说它破坏性最强,震级高达28.0级,烈度11度,震源深度仅有14公里,所有重灾区都是山河破碎。过去我们讲“山河破碎”,在头脑中是一个形容词,但在地震重灾区,“山河破碎”是一个实词,到处是一片废墟,满目疮痍。说它波及范围最广,整个龙门山脉断裂带,绵延300公里,重灾区达到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说它救灾难度最大,地震灾区处于龙门山断裂带,地理环境复杂,不少地方高山峡谷、坡陡沟深、河流湍急,加之交通、通信几乎全面瘫痪,余震不断、天气恶劣,抢险救援极其困难。特大灾情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急动员,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在余震不断、险情频发的危急时刻,5月16日至1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灾区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震后立即赶到灾区,国务院迅速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在抗震救灾最紧张、最艰难的阶段,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都先后到灾区视察灾情、指导救灾。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和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指示,13万大军以最快速度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冒着余震频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危险,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钢铁意志和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生命的长城,在抢险救人、安置群众、抢通保通、堰塞湖除险等各个战场上,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重大作用。中央军委的领导都亲临灾区,一时间在灾区指挥和参加抢险救灾的将军达到100多名。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邱光华机组、济南军区某师炮兵指挥连战士武文斌,牺牲在抗震救灾的战场上。人民解放军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在四川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用牺牲和奉献赢得了四川人民的拥护和爱戴,用拼搏和信念深化了军政军民鱼水深情。人民解放军为四川抗震救灾作出的巨大功绩永载史册!四川人民永远感激人民子弟兵!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可以说是惊心动魄、艰苦卓绝、气壮山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第一场硬仗:抢险救人。救灾,首先是救人。抗震救灾,生命至上,救人最急。在这样大的灾难下,救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是交通不好,救援力量很难在黄金救援时间到达灾区一线;倒塌的建筑多数都是钢筋水泥,要把压在下面的人救出来并非易事,靠铁锹、铁钎这些工具基本不行,必须有千斤顶、吊车等装备。根据这个情况,地震发生后,我们发出的第一个指令,就是对通往地震3灾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救灾力量、装备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把灾区的伤员、人员送出来。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说这是一条经验。第一时间救人,主要是组织当地干部群众,把容易救的先救出来。胡锦涛总书记发出指令,要求救援力量进村入户。外部救援力量震后两天到达全部受灾县市区,3天到达全部重灾乡镇。这次抢险救援,投入解放军、武警部队,加上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医务人员、专业搜救队等达几十万人,志愿者100多万人,还有数量巨大的当地干部群众,相当于打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我们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救出人数与死亡、失踪人数之比大约是1:1,在历次大地震抢险救援中是最高的。这说明当时的救援是及时的,抢险是有力的。第二场硬仗:安置群众。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硬仗比抢险救人还难打。难在哪里呢?有几个很大的“坎”要过去。经历了这场斗争,我们现在才知道,发生这种大灾,群众安置不是一次性的,不是一次就能安置完的,要来来回回做三次安置。首先,要把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方,进行避难性安置。第一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那个时候,体育馆、街道边、机关、厂矿,凡是能住人的地方,都搭了小棚子和帐篷,用来安置源源不断转移出来的群众。但是,这种安置是不能持久的。像绵阳九洲体育馆这些地方,一安置就是几万人,不可能都体检后才进去。在高温季节,这么多人扎堆在一起,一旦出现大的疾病,几天之内几万人全部放倒。还有就是一顶帐篷、一个小棚子里面,一般都住了两三户、十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挤在一起,也是不能持久的。心理学专家说,小棚子里挤这么多人,人的心理承受极限是3个星期,最多不超过一个月。再说这么多群众流动在外,也容易出事,是社会稳定的极大隐患。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其次,要把转移出来的群众送回去,进行过渡性安置。避难性安置不能持久,那怎么办?我们提出让受灾群众回到他们原来住的地方去,恢复家庭生活,稳定下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当初,这种意见是很不一致的。有些人包括一些专家提出,希望大量移民。他们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这么多人,往哪儿移啊?谈何容易啊!再有就是受灾群众到底怎么想?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做过一些调研,百分之八九十的群众愿意回去。地震后的废墟,在外人看来也许一钱不值,但在受灾群众的心目中,祖祖辈辈的积蓄在那里,辛勤劳动的成果在那里,很多美好的记忆都在那里,他们希望回去。所以我们决定,实行“就地、就近、分散”安4置的方针,能回到原地的尽量回到原地。这样,我们用了将近100天时间,把转移出来的1500多万受灾群众又送回去了。再有,要在最短时间内解决临时过渡住房。当时过渡住房需求量很大,缺口很大,最缺的是帐篷和板房。我们提出要国家配备350万顶帐篷、150万套板房,来安置1200多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当时民政部库存救灾帐篷只有17万顶。我们也寄望于社会捐助和国际援助。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库存帐篷也只有几万顶,捐赠给我们1700多顶。听说沙特要捐6万顶帐篷,我们很高兴,后来一核实,他们说可以捐6万顶,但要在中国生产,实际上也没有现成的。在这个情况下,全国就开足马力来生产帐篷和板房。大家在电视新闻里看到,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到河北和江苏催办帐篷和板房,就是这样的背景。我们算了一下账,开动全国的生产能力生产帐篷和板房,要用6到7个月才能把受灾群众安置完。这个时间太长,因为从地震发生到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就3个月时间。如果到时候北京热火朝天,灾区大量的受灾群众流离失所,这对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利,我们要保这个大局。而且我们还发现,帐篷和板房有局限性,帐篷不能过冬,在龙门山这样的山区,也没有那么多平地来摆放板房,而且板房造价太高,一平方米要800元左右。所以我们决定,板房原则上不下农村,只用于安置城市居民和城乡公共事业单位,比如学校和医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辟了第三条道路,让群众自搭自建简易过渡住房。我们出台了一个政策,给每户无房户补助2000元,有了这2000块钱,就能搭两三间简易住房。这个政策一下达,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迅速地搭建了大量的简易住房。这也增强了我们尽快把群众送回去的信心。到奥运会开幕的那一天,我们把1200多万无家可归群众送回去了99.6%。需要6到7个月才能完成的过渡性安置任务,提前到3个月。结果530万户中有220万户是群众自搭自建简易住房,群众的力量多么伟大!哪怕是一顶帐篷、一间简易住房,安置在废墟边上,受灾群众的家庭生活得到恢复,群众就安定下来了,灾区就稳定下来了。我们用10天时间,把1500多万受灾群众转移出来进行避难性安置,然后又用3个月时间对1200多万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进行过渡性安置。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一位领导同志讲,这相当于将北京或上海的市区人口来回搞了一次拉练。而且这跟部队拉练还不同,老弱病残很多,还要保证安全。要不是在中国,要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把群众安置下来后,就奠定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基础。老百姓安定下来,灾区就稳定了,群众就稳定了,这才能恢复生产、重建家园。5最后还要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受灾群众聚在一起,长期吃方便面、喝矿泉水不是办法。像清平乡这种地方,地震之后成了孤岛,群众已经断粮了。震后三天我们就提出开仓放粮,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往哪里送粮食。送不进去的地方就空投,绝不能饿死人。那个时候,哪怕是把传单空投进去,飞机在上面绕一圈,也能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增强受灾群众的信心。同时,大量设立临时安置点,做到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此外,落实受灾群众生活补助政策,解决灾区群众就业,恢复学校上课,这些工作都异常紧迫、异常艰巨,都解决得很好。第三场硬仗:抢通保通。地震造成极重灾区国道、省道中断,大量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受损,254个乡镇成为“孤岛”。汶川、北川、青川、茂县等重灾区音信全无,109个乡镇通信全部中断,包括有些县城。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我们紧急投入3万多人、7500多台机械设备、5500多辆抢险车辆,夜以继日抢修抢通“生命线”。震后3天经马尔康、理县至汶川的第一条陆上“生命通道”全线抢通,震后10天109个通信中断乡镇全部恢复,震后一个月重灾地区所有乡镇恢复或临时恢复供电。213国道都江堰到汶川的公路,是一条通向汶川、理县、茂县的生命线。这段96公里的公路沿岷江河谷,有87座桥梁、10个隧道,基本上是由桥梁隧道组成的。在这次地震中,213国道桥梁全部损坏,因塌方、断桥、堰塞湖淹没等原因,都汶公路基本被摧毁。专家坐直升飞机空中查勘后断言,没有两到三年修不通这条路,建议放弃抢修改为新修。如果不打通这条路,进入汶川就要翻越夹金山,绕道700多公里,冬天大雪封山还不能通行。这条路不通,汶川、理县、茂县的救灾和重建就无法进行。后来,我们下决心组织强大力量打通都汶路这条通道。省上组建指挥部,由一位省委副书记挂帅,调集最强大的力量,包括军队的力量,集中力量打攻坚战,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将这条路全线抢通了。2009年5月12日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实现通车。其他一些重要“生命线”恢复工程,我们都采取这种集中攻坚的办法,对安置群众、灾后重建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场硬仗:卫生防疫。大灾之后最难避免的是大疫,历史上有的地震灾后疫病死亡人数甚至超过灾害的直接死亡人数。所以,防疫非常重要。这次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卫生防疫的难度非常大。除了面广线长之外,防疫还有两大难点。一是遇难者的遗体,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将会成为疫病的源头和隐患。但要处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