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知识整理1、如何说明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2、价格变动的影响(经济意义)?3、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及计算4、如何用图像表示价格变化(1)对商品供给的影响(2)对需求的影响(3)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4)对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5、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及表示?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必修1《经济生活》考点考向概览考点概览考向定位考点5、消费及其类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及其类型①影响消费的因素②消费类型③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②正确的消费原则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影响消费的因素,重点考查扩大内需的具体措施。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是选择题常考的内容。2.从试题类型上看:材料题主要立足城乡收入差距,融合影响消费的因素,考查刺激消费的措施。选择题多考查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消费心理的区别。消费观念经常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生产相结合。考点5、消费及其类型正确的消费观(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1、居民的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2)未来收入预期:?(3)社会收入差距: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示:恩格尔系数:定义——衡量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它大,消费水平低,反之,消费水平高2、全面认识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措施因素关系措施(1)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1)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不断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未来收入预期(2)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搞好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收入差距(3)加强宏观调控,维护社会公平,落实分配政策,克服两极分化,实现共富。因素关系措施(2)生产生产决定消费(4)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根本途径(3)分配分配影响消费(5)两个提高,两个同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消费观念影响消费水平与习惯(6)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提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缩写为CPI,也是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1)消费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2)消费与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思维拓展】消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意义)(3)消费观念与经济发展: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消费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刺激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5)消费与收入分配: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可以推动政府更好地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②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③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④提高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解析]此题考查了影响消费的因素,解答此题关键把握“根本”二字。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为只有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收入水平才会提高,物质产品才会丰富,生活水平才会提高,故答案为A。划分依据类型特点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转移预支未来收入所有权不转移使用权暂时转移消费目的享受资料消费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身心愉悦,丰富生活3、消费类型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特别提示】贷款消费不等于超前消费(盲目的消费行为,)超前消费的含义和作用:超前消费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它以追求享乐为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它败坏社会风气,在经济上会造成虚假的社会需求,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以自身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为基础,是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方式。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不失为一种可行选择。贷款消费的实施也有利于扩大内需•(2011年高考重庆卷)2009年,我国实施较为宽松的汽车信贷政策,助推了汽车消费的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量,位居世界第一。由材料可知•A.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汽车的生产与消费•B.汽车消费增长是汽车生产增长的决定性因素•C.汽车信贷政策的变化影响汽车的销售和生产•D.贷款买车属于超前消费,背离了正确的消费观•【解析】信贷政策属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故A项错误。B项隐含着“消费决定生产”这一判断,是错误的。D项过于绝对,贷款买车是否属于超前消费,须具体分析。如果贷款数额过大,超过偿还能力,则属于超前消费;如果贷款数额没有超过偿还能力,则仍然属于适度消费。C项符合题意。消费观念关系到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合理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有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标新立异人无我有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点仿效、重复、盲目你有我有炫耀盲目人无我优符合实际、实惠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不健康的心态、不可取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比较是理智的消费观,应大力提倡践行探究三、答案:(1)①汽车消费增长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我国汽车消费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也受到攀比、从众等消费心理的影响。③汽车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不应盲目排斥。④汽车消费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要求我们理性消费、绿色消费。(2011年厦门质检)读图8导致这一经济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流动性过剩,投资渠道单一②物价上涨,货币贬值③商品使用价值高,质量好④受从众消费心理的影响A、①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解析】从图表中可以判断出“吉芬商品”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价格如果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的商品。流动性过剩,投资渠道单一,使某种商品成为投资者逐利的“热土”,如房地产,①可选。受从从消费心理的影响,也可能使消费者热衷于对某种商品的消费,如抢购风,④可选。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会使需求量下降。质量好的商品,成本高,其价格一般比同类商品价格高,但其需求量仍随价格上涨而下降。②③不选。•(2012杭州模拟)在成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解析]针对物价上涨的现实,消费者能够立足自身收入实际进行消费,可见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行为,故答案为D。•(2012西安质检)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上述消费观念属于()•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这一消费观念是否合理,题中的消费心理是错误的,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而四种消费心理中,只有攀比心理是完全不健康的,故答案为C。②”适度”:生活消费要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既不要超前消费,也不要抑制消费①“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5、正确的消费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超前消费也叫过度消费,是指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这种消费行为缺乏理智,具有盲目性,容易助长攀比之风和浪费现象,于己于国是不利的。滞后消费也叫抑制消费,是指远远低于自己经济承受能力的消费。滞后消费会过于节俭,不利于自己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扩大。提示:考虑自身收入避免跟风随大流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三个避免”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提示:不能跟风,随大流(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①含义;宗旨②核心④特点:5R提示:消费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P22最后第一段修改删除“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勤俭节约≠抑制消费=不要浪费提示:不能浪费•【特别提示】关于消费认识的几个误区•(1)坚持适度消费,就是不能超前消费。(×)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2)倡导贷款消费,实质上就是鼓励超前消费。(×)信贷消费是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而超前消费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和,或明知自己无力消费却盲目攀比,搞一步到位消费。•(3)崇尚节俭,就是限制消费。(×)崇尚节俭与适度消费是一致的,适度消费反对超前消费而不抑制消费。•(2011高考广东文综25)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解析】“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即未来物价会上涨,那就会“增加现期消费”,即将未来要购买的商品提前购买,故选A;“增加储蓄”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影响。只有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时,“增加储蓄”才是理性的应对措施,否则,会使收益减少,故不能选D;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可能使未来物价上涨,在债息不变的情况下,债券收入会相对减少,但持有债券属于投资,C不选;物价波动与债务无关,B不符。•(2011高考福建卷32)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①促进就业②提高恩格尔系数•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A.④—③—①B.①—③—④C.①—④—③D.②—④—③•【解析】要想使居民有更多的钱花,就必须促进就业,使劳动者获得收入;要想居民有钱更敢花,就需要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消除因增加消费带来的后续问题困扰;要想使居民有钱花得舒心,就必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因此,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C。黑格尔系数是指人们的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②与题目无关。•(2011高考上海文综卷12)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地震中受损的福岛核电站出现核泄漏现象,核辐射超标,引起了作为日本近邻的中国的一些民众的恐慌。有人谣传食用碘盐可预防核辐射,海水被放射性物质污染而没法再提炼盐,广东、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市民抢购碘盐,导致食盐脱销。这一现象表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水平•②商品的质量、性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③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的消费观,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需求增加将扩大食盐生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影生产和消费的知识点。①④不符合题意。•在某超市,众人争相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