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实用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以上风俗是关于什么节日的?这个节日是在那一天?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系?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屈原被贬离开国都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怀念屈原屈原墓屈原祠屈原庙屈原像屈原墓屈原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屈原的作品《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皆为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中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后人还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离骚》§“楚辞”与《楚辞》“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对后来汉赋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离别之愁也。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离骚者,牢骚之词也。“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课文总理:屈原《离骚》一诗博大精深,主题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课文节选部分共13节、52句。前七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后六节表现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节奏为“二二”;骚体诗的典型句式则有六字与五字两种(语气词“兮”除外),一般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兮”为语助词,它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诵读指导《楚辞》以六、七言为主,兼及四、五、八、九言,并多用楚地口语“兮”字。朗读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第一节为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模仿上面所举诗句节奏,朗诵《离骚》诗章。修姱(kuā)謇(jiǎn)谇(suì)蕙纕(huìxiāng)茝(chǎi)诼(zhuó)偭(miǎn)忳(tún)侘傺(chàchì)溘(kè)鸷(zhì)鸟方圜(yuán)诟(gòu)伫(zhù)皋(gāo)芰(jì)荷岌岌(jí)杂糅(róu)芳菲菲(fēi)★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①太息:叹息②以:而③掩:掩面④涕:眼泪⑤兮:语气词,多用于韵文句末或句中,表停顿或感叹⑥民生:百姓生活。一作“人生”⑦之:用于主谓之间,去独⑧艰:艰难●我长长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我哀怜人民的生活多么艰难。★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①虽:虽然。②好:爱慕,崇尚③修姱:修洁美好④以:而。⑤鞿羁:喻指束缚、约束。鞿:马缰绳。羁:马笼头。⑥謇:语气词。⑦谇:谏诤。⑧替:废弃,贬斥。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3.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①蕙:香草名。②纕:佩带。③申:再三、重复。④揽:采集。⑤茝:香草名。⑥蕙纕、茝:比喻高尚的德行。●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虽:纵然。)●这也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死亡多次也不后悔。5.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①灵修:神仙,这里指怀王。②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③浩荡:荒唐,没有准则。④终:始终。●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①众女:喻指许多小人。②蛾眉:高尚德行。③谣诼:造谣,诽谤。●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7.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①固:本来。②时俗:世俗。③工巧:善于取巧。④偭:背向,引申为违背。⑤错:通“措”,措施。●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8.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①绳墨:木匠的用具,喻准绳、准则。②周容:苟合取容。③度:法度,准则。●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忳:忧闷。②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③侘傺:失意的样子。④穷困:走投无路的意思。我忧愁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1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①溘死:突然死去。溘,突然、忽然。②此态:世俗小人的丑态。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11.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①群:同群,和群。②固然:本来这样。鹰和雕不能够和凡鸟同群,自古以来就是这样。12.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①方圜:方和圆,圜通“圆”。②周:合。③孰:何。④异道:不同道。⑤相安:相容。哪有方枘和圆凿能够相合的啊?哪有道不同能够相容的?13.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①尤:责骂。②攘:忍受。③诟:侮辱。我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我忍受着责骂和侮辱。14.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①伏:守、保持。②死直:为正道献身。③厚:推重。保持清白而现身正道啊,本来是前代的圣贤所推崇的。(1)速读课文,找出第一段中表现作者心理状态的词语,并分析造成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哀:民生多艰,朝谇而夕替怨:灵修不察民心,众女嫉余蛾眉,谓余善淫(2)因为“蕙纕”、“揽茝”遭嫉、被贬,反映出怎样的现实?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追求美德,洁身自好却遭嫉、被贬,反映出屈原与周围群小之间的尖锐冲突和君主清浊不分、忠奸不辨的昏庸。“哀”“怨”揭露了楚国政治黑暗、君王昏聩的社会现实,表现出作者因“蕙纕”、“揽茝”遭嫉、被贬而产生的对现实的不满以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3)对于这种社会现实,对自己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作者是否一味哀怨?作者报以怎样的态度?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祖国)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兮(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15.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①相:观察、选择。②延:久久。③伫:久立。④反:返回。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16.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①复路:回原路。②及:趁着。③行迷:走迷了路。掉转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走迷了路还不算远。17.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①步:缓行。②余马:我的马车。③兰皋: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皋:水边高地。④驰:快跑。⑤椒丘:长着椒树的山冈。⑥且:暂且。⑦焉:兼词,“于彼”,译为“在那里”。⑧止息:停下来休息。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18.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①进:朝中做官。②不入:不被君王所用。③离:通“罹”,遭受。④尤:埋怨,指责。⑤退:退出朝廷。⑥修:整理。⑦初服:比喻原来的美好志向。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19.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①芰荷:荷叶。②以为:以,连词,而;为,动词,“做”。③芙蓉:荷花。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20.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①不吾知: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不知吾”。知,了解。②亦已兮:也就算了啊。③苟:只要。④余情:我的本心。⑤信:确实。⑥芳:美好。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2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①高:加高。②岌岌:高耸的样子。③长:加长。④陆离:修长的样子。●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22.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①芳:芳香。②泽:光泽。③昭质:光明纯洁的本质。●(因为)我的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啊,(所以)唯独我光明纯洁的本质还没有亏损。23.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①反顾:回头看。②游目:放眼观看。③往:去。④四荒:泛指辽阔的大地。●我忽然回头放眼远望,将去看看四方广大的土地。24.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①缤纷:繁多。②繁饰:众多装饰品。③芳菲菲:服饰品之芳香浓烈。④弥章:更加明显。弥:更加。章通“彰”,明显,显著。●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菲菲芳香更加显著。25.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①乐:乐趣。②好修:爱美,比喻修身养性。③常:常规。●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并且习以为常。★2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①岂:难道。②惩:受创伤而改变。●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4)读第一段,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体味作者执著追求理想、勇敢捍卫尊严的人格魅力。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5)请同学们读第二段,找出表现作者心理的词语以及所领起的内容。悔:相道不察上文是“九死未悔”,这里是“悔相道之不察。“悔”与“不悔”是否矛盾?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矛盾。①这里的“悔”根据课文内容不是真正的后悔,而只是一种自我反省:是否是当初没有看清道路,应该返回呢?作者这里并没有否定自己的理想,并没有怀疑自己的追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具体体现;“延伫”“步”“止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忧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诗人形象。上文是“九死未悔”,这里是“悔相道之不察。“悔”与“不悔”是否矛盾?整体感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矛盾。②作者由“悔”生“退”,“退”的目的是“修吾初服”,是为了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进一步完善自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长余佩”“佩繁饰”,之后,作者不仅回到了“九死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信仰更加明确,“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让我们看到一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的硬汉子形象!合作探究:1、一首诗是一个心灵活的雕塑,那么,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来把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贾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振兴中华”•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