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知识视角专案突破名师诊断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年份地区题号考点切入角度【考情预测】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012浙江13西周政治制度以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切入广东12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以学者的观点切入海南1中国古代经济以史籍切入江苏2官营手工业生产的特点以史籍切入海南2儒家仁政思想以儒家经典切入山东9法家思想以学者的观点切入2011全国24西周政治制度以董仲舒的言论切入北京12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状况以战国时期的遗址切入广东12孟子的主张以孟子的言论切入续表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010全国24分封制以分封制与中国地名切入广东1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通过社会生活现象切入山东9墨家思想以墨子的言论切入海南1墨家思想以先秦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切入续表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1.对分封制的考查主要从分封的对象、内容、影响等角度命题,预计考查以史地结合、古今结合为切入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对宗法制的考查,集中在宗法制的内涵、核心及对后世的影响上。命题有三类:一是祭祖、家族牌匾、家谱;二是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三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3.对小农经济的考查预计会以图片、表格等形式作为切入点,考查其形成的原因、地位、特点及其评价;还将从耕作方式的演变历程及影响,土地制度变化的表现、特征及影响,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制度、科技思想、人们生活观念的内在联系等角度命题。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4.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考查预计会从史籍记载、文物遗迹等方面切入,考查商业发展的状况及原因等。5.对百家争鸣的考查,集中在对道、墨、儒、法四家代表人物及其主张的理解,四家的主张及各家主张的异同点比较,从时代特征和阶级立场上理解认识各家主张。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 【网络特征】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 【诊断平台】1.(2012·浙江文综)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2012·广东文综)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答案】D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3.(2012·江苏历史)《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C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4.(2012·海南历史)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B.仁政思想C.礼法并重D.礼治为先【答案】B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诊断参考】知识缺陷●不能全面把握“分封制”这一历史概念,尤其是对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把握不准。●对我国古代的耕作方式记忆、理解不准确。●对我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方式把握不准,尤其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理解不深刻。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技能缺陷●迁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熟练。如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鲁国是姬姓封国,而由材料中“同姓不婚”“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也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④正确。●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不足。如第2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不足以证明商代出现牛耕;《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特征。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如第3题,题干材料反映了当时有“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等主要手工业部门,如“攻木之工”详细地记载了车的制作方法,“攻金之工”介绍了青铜合金配比的知识等,这表明当时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如第4题,首先要理解材料中“上”和“民”的关系,主要是指统治者与百姓的关系,实行“礼”“义”“信”即“仁政”,人民就会服从统治者,故材料体现的是仁政思想。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 【主干知识】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制度初创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一、政治方面:是传统政治文明的萌生阶段。1.夏商时期,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时期发展为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使最高统治权力的传承秩序基本形成。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构成一种完整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地方管理制度。同时,它确立了严格的等级管理秩序,有利于保证贵族的特权和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使这种固有的权力秩序被打破,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二、经济方面:是传统农耕经济的定型时期。1.生产工具:由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方式的转变。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经营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作到个体自耕农的发展过程,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3.土地制度:经历了由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过程,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4.经济政策:从西周时期“工商食官”,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出现。5.手工业:商周时期,青铜器盛行。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三、思想文化方面:是传统文明的奠基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道纷纷登场,提出各种治国方案和思想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具有浓厚农耕文明特色的古代科技得到发展。3.《诗经》、楚辞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成就;战国的帛画浪漫而古拙。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隐性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流动主要体现为楚王族集团的变动和士阶层的流动,其中既有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兴起,也有楚人才的外流和异族人的流入。相对而言,战国时期楚国社会的流动性比春秋时期要强,但没有形成合理的流动机制,封君制成为社会流动的一大障碍。——李义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社会流动及评价》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解说: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士人阶层壮大,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较大的一次“社会流动”。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重点探究】一、宗法制的内涵及影响1.内涵:宗法制是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亲疏的办法,通过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权力和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影响(1)对西周的影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和核心,最高统治权即王权的确立及承传运作、地方各级统治权的确立及承传运作,均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王位世袭制和分封制,构建起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统治网络。(2)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也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继承制等原则的形成。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 (2012·盐城模拟)《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答案】D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二、对小农经济的理解1.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2)伴随着生产工具不断进步。(3)生产主要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4)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影响(1)积极影响: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中国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也是中国古代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消极影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等弱点,导致人们具有“安土重迁”思想,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是封建制度存在的基础。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 (2012·南京模拟)《救荒活民书》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A.封闭性B.分散性C.连续性D.脆弱性【答案】D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三、儒家的民本思想1.孔子的民本思想(1)“爱人”作为“仁”的重要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及的一系列思想都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以及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2)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2.孟子的民本思想(1)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2)孟子的“仁政”中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3)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孟子在用“仁政”解释君民关系。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3.荀子的民本思想(1)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2)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 (2012·蚌埠调研)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答案】C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视角拓展】宗法制对我国公共行政的负面影响受“家国同构”状态及其观念的影响,公共行政的某些问题上经常能看到官僚体系中的家长制作风,家长制作风虽与“家天下”旧观念大异其趣,但却是从其脱胎而来的。……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很多官员在工作中管理下属人员时,采用家长制的方式,一人发号施令,下属只用遵守他的命令依定吩咐办事,这种思想的残留严重降低了现在公共行政中的办事效率。名师诊断专案突破对点集训决胜高考宗法制太强调群体性,不容许个性的展露。行政生活中很多人为求合法、不惹众怒也只能臣服于群体淫威之下,不敢越雷池半步。……宗法制度孕育了国民整体上潜意识里的子民意识、服从意识和官民不平等的级差意识,全然没有自主自立、个性自由和权利、人人平等的公民追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