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论述题背诵--马原12意识的作用作用:能动作用表现:1.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作用理论作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实践作用: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21对立统一规律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5.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6.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矛盾分析法,他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辨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概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相互依存(没有上就没有下)-相互贯通(上下可以转换)概念: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激烈程度)-对抗性-非对抗性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时而时而的关系,而是既又的关系。关系: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就没有同一,斗争寓于同一之中,同样的,没有同一也就没有斗争。相互区别—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方法论: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继承;相互转化。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1.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1.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此消彼长,造成事物的量变。2.矛盾双方的斗争性促使矛盾双方地位和性质发生变化,实现事物的质变。方法论;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逆向思考;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概念: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阶段,特点不同。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关系: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相互联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5.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概念: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方法论: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6.矛盾分析法(方法论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求同存异;批判继承;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逆向思考;和谐不是无差别的一致。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28实践决定认识(物质-意识)原因: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2.实践是认识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目的。(根本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决定认识的因素—实践(决定性);间接经验(重要因素);生理因素(重要因素);……30认识的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概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对象)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具体性是感性认识的特点。概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对象)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辩证关系:区别—对象;形式;特点。联系—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方法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如果割裂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两种错误:1.夸大理性认识—教条主义、唯理论。2.夸大感性认识—经验主义、经验论。条件: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系于实践的感性材料;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31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理性因素概念: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作用:他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和预见作用等。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概念: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从广义上看,人们还常把认识中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顿悟、灵感等,也包括在人的非理性因素中。作用: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32认识的规律反复性概念: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原因:从客观上看,事物暴露有个过程;从主观上看,主题认识能力的提高有个过程。无限性概念: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的推移来说,人类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34真理及其特点错误的真理观:马赫主义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和真理本身等同起来。正确的真理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特点:客观性一元性;绝对性;相对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志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可能有多个。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否则就不称其为真理,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人类认识就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所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辩证统一其一,两者相互依存。没有……就没有……。相对是绝对的相对,绝对包含着相对。不可分离。其二,相互包含。1.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2.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着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所以,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不可分的,没有离开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也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的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还要明确,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有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真理的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本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方法论:批判两种错误—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只看到相对真理--诡辩论(怀疑主义)35真理与谬误关系: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相互联系—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就没有谬误,没有谬误也就没有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会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剩余价值计算M/m—剩余价值;C—不变资本V—可变成本;m’—剩余价值率;m’=M/V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成本价格=C+V;利润r=m;平均利润=成本价格*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超额利润=超额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