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2(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5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正门(美)罗森塔尔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营,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戮。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罪行的历史见证。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维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奥斯维辛集中营档案:集中营正门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作者还要写这篇新闻?请从文章中找找答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恐怖,法西斯的暴行。……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作者没有直接写这些地方有多么阴森恐怖,而是敏锐地捕捉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等,传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以此来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共鸣。他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人们的?毒气室氰化物鞋子堆焚尸炉牢房长廊上的照片长廊上的照片默读7段到15段,勾画出表现人们参观时表情以及心理变化的句子,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探究一:⑴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⑵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⑶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⑷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⑸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⑹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人们表情和心理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令人发指。默读7段到15段,勾画出表现人们参观时表情以及心理变化的句子,思考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探究一:两种事物对比鲜明。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毁灭;是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底摧毁的,正义终会战胜邪恶。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探究二:(细节研读)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细节描写。一个如此充满青春和梦想的美好生命都已化成灰烬,这不正是对法西斯的控诉吗?这句话侧面表达了法西斯魔掌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摧残和践踏着这里一切美好的东西。2.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用明快的景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寰。表明作者的观点:忘记这段悲惨的历史、忘记纳粹的罪恶是“最可怕的”,是“不该有的”。3、开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嬉戏。4、思考结尾段的表达作用。----照应开头,使文章浑然一体。----表明希望:这种罪行不能再发生,人们应以史为鉴,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结构:内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于1958年访问奥斯维辛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你认为这篇新闻荣获大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探究三:奥斯威辛作为纳粹德国屠杀犹太人的“杀人工厂”而为人们熟悉,各国记者纷纷报道它的残酷、血腥。罗森塔尔本着记者的良知,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的框框,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对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名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30万以上中国人被残杀。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时间长达6个星期,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伤痛,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更严重,毕竟纳粹屠杀犹太人是一个党屠杀一个民族,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日军活埋小孩日军把无辜的中国人反绑双臂枪杀后,掷入城郊池塘。日军把中国人当作“活靶”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的遗言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下跪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忘记过去,——(列宁)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就意味着背叛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