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完整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常识归纳诗歌的表达技巧:新学案,第一页。表达技巧鉴赏程式•必修一1、戴望舒:雨巷诗人。原名戴梦鸥。2、徐志摩:新月诗派(新学案p7)代表。以浪漫主义情思书写自我性灵。代表作:代表诗集:3、艾青:原名蒋海橙。曾加入“左盟”。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细节描写(新学案p18)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又称《春秋左氏传》。•“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5、《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辑而成,全书共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楚辞》。•《荆轲刺秦王》烘托p47•6、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太史令(太史公)。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刑。后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7、《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世家(诸侯)、列传(人臣)、书(礼、乐、历法、天文等)、表。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8、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9、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28年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时,开始使用笔名巴金。•作品:长篇小说《灭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巨著《随想录》被誉为中国当代散文作品的里程碑。•10、梁实秋: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主要著作集《雅舍小品》1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11、新闻•基本特点•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六要素•消息•特点、要素•12、夏衍: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县人。是“左盟”发起人之一。《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报告文学•p74必修二•写景状物散文•如何鉴赏。(p1)1、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2、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1921年与郭沫若等组织“创造社”。1930年发起成立“左盟”。作品:《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3、陆蠡:原名陆考源,字圣泉。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被日本宪兵扣留并杀害,时年34岁。•以散文集《海星》步上文坛,后来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古代诗歌鉴赏方法。•p20•《诗经》•《楚辞》“汉乐府”“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时一人所作。梁代萧统因各篇风格相近,将它们合在一起,收入《昭明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大多表现游子、思妇的离别情绪与人生苦短、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和及时行乐等思想,充满感伤低沉的情调。•(365-427)又名潜,字元亮籍贯:浔阳柴桑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田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后世称誉:“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曹•王羲之:王右军“书圣”“天下第一行书”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著有政绩。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文艺全才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苏黄(庭坚)米(芾)蔡(襄)文学理论上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作者生平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