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挑战一、非政府组织概念二、非政府产生的历史必然三、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目录一、非政府组织概念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NGO):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国家建立的组织,通常独立于政府本质:一种合作竞争型的、非政府与非营利的、并定位于第三部门的中间组织性质: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涉及领域:环境保护、社会救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二、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历史必然社会结构理论:“国家-中间组织-个人”三元互动模式19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企业组织以其市场资本挤压政府的空间格局,迫使行政资本不得不让渡部分空间,而非政府组织以其社会资本的权威同市场资本和行政资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不是致力于分配利润给股东或行使专权,而是在正式的国家机关之外,追求公共目标。二、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历史必然功能解读1缓冲功能现代社会进程带来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超出了政府和企业设立的缓冲部门的能力,中间组织以其无边界、无等级、高灵活性的特点成为有力的缓冲带,避免政府组织的官僚主义的不良现象和权力行使僵硬以及企业组织利益追求最大化的不良现象。2创新功能非政府组织间的跨界合作,使不同性质、使命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个价值项目中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通过动员社会民众参与,促使人们奉献爱心,培养人民的公益意识。二、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历史必然全球社团革命公民的结社自由是指公民有自主组建或参加社团的自由。西方的结社自由经过一个很长的发展历程,并已成为一项普世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结社自由被视为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与培养公民的公共道德、表达个人意愿、有序政治参与和有效的社会治理息息相关。结社自由的理念和制度作为西方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得到新中国各部根本法律的肯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人们对非政府组织的情绪高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组织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长足发展,群众性、有组织、非政府的志愿行动正在每一个角落兴起。三、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独特之处1政府积极推动结果与西方基于个人主义的分权理念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还是NGO的产生,均与国家的主动让渡密切相关。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政策法规框架始终是推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NGO发展的关键因素。2出现于全能国家分化过程“全能国家分化”是指社会和市场要素的一体化,就是说政府垄断的“公共职能”的行政模式。它的成长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家权力之外的民间自主空间的独立,另一方面是营利性机制与非营利性机制出现的分化。三、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Ⅰ1949-1977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在这一时期,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不存在真正的非政府组织,只存在一些政治上的考虑,成立部分社会团体或者民间组织,主要包括: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文艺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妇联三、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Ⅱ1978-1994迅速发展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NGO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中国儿基会于这一时期成立(1981.7.28),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组织。这一时期,国家初步形成了相关法律规范,但是对于NGO的管理还没有走上正轨。Ⅲ1995-今这一时期,NGO组织进入一个规范化的发展阶段,相关的法律条文已经出台,例如,1998年颁布的非政府组织暂定条例,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1NGO作用举例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⑵中国红十字会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⑶中国妇女联合会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⑷自然之友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2NGO作用概括⑴在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社会福利、计划生育、慈善事业、信息提供、社区服务、特殊人群教育、老年人照顾、学术研究、文化发展等多项社会管理职能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⑵在扩大就业压力渠道、减轻政府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的、满足社会多样化需要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⑶推动环境保护、缓解贫困、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了政府和市场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⑷在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一方面传导政府政策,另一方面反映社会民众对政府的利益诉求,使政府以一种新的整合方式实现了对社会的控制。⑸影响政府决策方面逐步发挥着相应作用。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⑹对政府权利适时监督方面也正在逐步发挥作用。⑺进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视野,有效缓解政府的巨大工作压力,弥补政府作为单一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不足、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及时纠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⑻国际上,中国的NGO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妇女地位委员会、社会发展委员会、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年会等联合国系统会议。另外,还积极向外界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成就、开展与各国NGO的友好交流和合作,为开拓中国的多边外交及民间外交新渠道做出了积极贡献。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1独立性缺乏,发挥作用有限双重管理。非政府组织一方面要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到相关民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另一方面还必须接受自己的业务主管部门的管理。行政化。有不少非政府组织存着功能与成员行政化的现象,使得这些非政府组织打上了政府或官方组织的烙印。资金来源及对政府的依赖。相对于国外的非政府组织,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对政府的资金依赖性更强,如各种类型的自然科学及人文社科基金会、各类学术社团等。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2运作模式计划性色彩多中国相当大一部分NGO是依附于政府部门的,这导致NGO在经费、人员以及运转机制上严重依赖中国的党政机关。一些NGO成为新的垄断组织,由于经费来源、人员编制等都受政府的扶持与控制,一些重要的NGO由社会中介机构变成了准政府机构,无法有效地代表市场主体的利益并与政府进行平等的沟通、协商和协调。另外,一些重要的NGO由于实行计划性运作机制,政府对它们的干预主观随意,NGO的活动也缺乏明确的规则约束。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3舆论垄断NGO是正义的,企业是功利的,“代表公共利益说话”的姿态使社会和媒体不自觉地认可了非政府组织的“天然正义”形象。然而在中国,在舆论影响上,企业正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转基因”事件和“碘超标”事件)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4发育程度低NGO的发育程度是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NGO也已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从另一方面看,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与发达国家NGO发展的速度与规模相比,还相差甚远。在中国NGO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中,有不少是前任或现任的、在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中具有官方背景的人员以及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比较了解国际发展趋势的知识分子,即便在完全由打工者或弱势团体自发兴起的NGO中,有官、学特殊背景的人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NGO的发育类型具有一定的偏重性。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5多方面不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够成熟。中国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发展。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难以形成政府组织与社会中介组织各自清晰的发展思路。中国法制社会尚未完全建立。NGO难以实现行业自律,其发展也不能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和免受来自各方面不合理的干预。市民社会还未发展成熟,民众的公民意识、市场主体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对NGO保护自己权益的需求还不迫切。中国NGO还很少涉足政治与安全领域,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能够生成大量反战、反军备、反冲突、反干预等方面。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1在防止非政府组织失控和保持非政府组织独立性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首先,考察非政府组织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公民权益、增加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发挥的实际作用,防止盲目夸大非政府组织的功能。目前我国NGO的现状是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甚至有的NGO非法集资、非法牟利,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有的争名夺利、内耗严重;有的财务混乱、贪污腐败;有的进行愚昧迷信活动,诈骗钱财;有的甚至进行反政府、反人类、反科学的活动。其次,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属于典型的政府主导型,而且由于历史上非政府组织不发达,社会自发力量并不成熟,因此,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非政府组织保持与政府的沟通合作、接受政府资助等在世界各国都客观存在,但是我国的情况尤为特殊,我国的非政府组织无论在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上都保留了“官气”或者官僚机构作风,欠缺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所以保持非政府组织的“非政府性”,扶持非政府组织独立发展是当务之急。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2“包容性增长”的挑战“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把经济增长过程和经济增长结果有机统一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因此在实现过程中,社会领域管理也需要同步发展,以便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良性发展。中国社会领域的主要薄弱环节是非政府组织在管理和发展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与不足,组织外部的推动与监督、内部运行和管理的规则化都很不够,只是目前中国NGO无法发挥在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协调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3民众对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还未完全觉醒的挑战必须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民主观念的增强。完善的法律机制是秩序的前提,是事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民众的法制意识的提高则是法律顺利贯彻的重要保障。就中国目前状况而言,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法律远远滞后于非政府组织的迅速发展;中国NGO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从小事做起,逐步提高民众的在我法律保护意识,推进现代社会民主化进程。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4人力财力资源不足的挑战⑴经费匮乏是全球非政府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则显得更为突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总的来说,中国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⑵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专职人员较少,志愿者就更为缺乏。以北京为例,1999年北京非政府组织中8.7%没有专职人员,34.6%的专职人员规模在1至4人之间,55.8%的没有志愿人员。中国很多非政府组织成为吸收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的下岗分流人员的“养老院”,其人员素质较低,缺乏创新精神,这也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5法律环境的挑战尽快制定比较完备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规定NGO的性质和发展宗旨,限制NGO过度的市场行为;建立NGO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确定NGO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良性关系,既防止政府过度干预NGO,又防止NGO脱离政府的指导;规范NGO的行为,防止NGO的经济越轨行为,避免诚信缺失;规定NGO自律的义务,同时赋予某些NGO代表政府管理行业和进行专项经济管理的权力,等等。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6创新与发展的挑战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兴起本身就是公共管理领域的一大制度创新。与其行为灵活相联系,非政府公共组织对公共管理中新出现的问题敢于创造性处理。这种创新的优势既表现在新技术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创新,如引用和推广新的适用的技术,发展新技能,使穷人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技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也表现在新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创新,如提高穷人的觉悟,促使他们组织起来,通过合作的努力去积极参与同他们的切身利益攸关的各项事业和决策过程。此外,非政府公共组织还可以推动人们去发挥制度的适应性和创造性,并可向不适当的组织制度提出挑战。201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