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燃气供销差率的核算与降低措施2005-8-26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一、前言供销差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燃气企业的经济效益,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国家建设部将此指标作为企业升级的重要条件,可见其重要性。对于供销差率的计算,国家建设部在1990年6月颁布的《城市煤气企业升级考核标准》中规定如下:管输煤气的供销差率=(供应总量-销售总量)/供应总量×100%管输煤气的计量以体积作为计量手段,单位:m3。因供应总量与销售总量在各自计量处的状态不一致,在核算时必须校正。二、影响供销差率的因素(一)、燃气表计量精度各公司出站燃气流量计的精度等级一般为1.5级,允许的误差为±1.5%。居民用户和一般公建用户大多数使用的是B级皮膜表,允许其在最小流量和10%的最大流量之间的误差为±3%,在10%的最大流量到最大流量之间的误差允许值为±1.5%;同一精度的计量表在检定周期内和周期外所差生的误差值是不同的;寿命周期内的皮膜表的误差与超过使用寿命的皮膜表的误差相比,前者远远大于后者。(二)、计量工况不同造成的误差(即压力和温度因素引起的误差)1、出站计量工况:天然气行业的体积计量标准状态为20℃,101.3Pa,上游的天然气供应单位以此为依据和燃气公司进行交割。燃气公司的出站计量一般不再设计量表,因此出站天然气的体积状态为:20℃,101.3Pa。2、用户计量工况:燃气公司的居民用户和一般公建用户的煤气表采用的是膜式表,不带压力温度补偿,只显示的是煤气表处的工况。A、煤气表处的压力工况用户燃气表处的压力工况,应安装压力表进行测量。由于用户情况的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进行此项工作。压力工况可按如下简单计算:P=Pk+Pn+Pf┉┉┉(1)P──用户燃气表处的压力、KPa;Pk──大气压力;从理论推导可以求出,在温度T恒定时,如果地表面上大气的压强为P0,则在高度h处大气的压强减小到式中的μ是气体的摩尔质量,R=8.31J·mol-1·K-1是普适气体恒量。P0=101.325KPa;g=9.81m/s2ρ=1.293㎏/m3h──海拔高度、mT1──大气温度、K若供应的不是液化天然气,Pk还应扣除温度T下,饱和水蒸气的分压。Pn──燃烧器(天燃气灶)前压力,天然气灶前为2.0KPa;Pf──从燃气表到燃烧器(天燃气灶)前的压力损失,居民用户则可以《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的多层建筑户内低压天然气管道压力降的推荐值作为参考,0.35KPa;B、温度工况用户计量表出的燃气温度计算,燃气公司若以居民用气为主,选择各类典型用户(按距气源的距离分类)进行表后(灶前)燃气温度测量,求取平均值;若以工业用户或连续性大流量用户用气为主,可采用全年平均地温;也可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后确定。粗略核算时可以用全年平均气温作为公司内部核算的依据。工业用户流量计、较大公建用户的流量计若未带压力温度补偿,也可参考以上公式计算。由于压力、温度因素对供销差率核算影响的校核,目前,行业内仍没有统一的计算规则。这一点从博燃网上公布的数据可以证明,如下表:上表中的数据,高的达到15.88%,低的为-0.22%,差别达到72倍,其主要原因是计算规则的不统一。对任何公司,从提高内部管理的的角度出发,可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没有压力温度补偿计量的燃气体积在出站计量表处所对应的体积,简化计算为用户燃气表处燃气工况的体积后进行供销差率的核算,方可找出真正降低供销差率的措施。具体为:压力按式(1)取值,温度取全年平均气温。气温条件如下表:(三)、抄表、结算时间的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抄表、结算不一致造成的误差是指:当抄表时间延续数日甚至一个月,供销差率计算时,供应总量所对应的日期与抄表日期不一致所造成的误差,并非是某月没有抄表而导致的误差。据有关资料(《煤气与热力》杂志,1992年第五期“管道煤气供销差率的校正”)介绍,这一误差主要影响的是月供销差率的核算,对年供销差率的影响甚小。(四)、新增设备、管道的置换和储存气量产生的误差理论上讲,设备中的空气量经置换后,设备内储存的天然气,其含氧量小于2%,就不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空气中的氧含量为20.8%,要置换到小于2%,经三次升压至0.1MPa、后放散、降压过程已可使氧含量降低到1.3%,每次使用的天然气和所置换的设备的容积是相等的,从而可核算出置换用量为设备容积的3倍。管网置换时,按气体在管道内的经济流速控制置换速度可使管网的置换用气量控制在管网体积的2倍以内,这一点,从吉安公司的天然气转换时管网的置换(采用燃烧放散方式置换管网中的煤气,用煤气火焰与天然气火焰的不同来判断天然气是否到达放散点)用气量统计数据可以得到证明。吉安公司管网总容积为3400m3,置换用气量为3974m3。新增设备和管道的储存量是可计算的:给新增设备和管道内充入与其容积相等数量的天然气即可使其压力上升至0.1MPa。(五)、各种燃气损耗引起的误差,包括:用户拖欠燃气费、管网漏气、用户偷盗气、抢修时的置换及放散用气、外单位施工对管网的破坏产生的跑气。由以上各种损耗引起的误差,其体积量除管网长时间的微小漏气和用户的偷盗气量不易计量外,其余均可核算出体积量。用户拖欠的燃气费,其体积量由用户的计量表计量;抢修时的置换及放散用气、外单位施工对管网的破坏产生的跑气,可以通过出站计量表的计量数据与前一日同时期的数据比较得到气体体积量,其中:外单位施工对管网的破坏产生的跑气的损失量可以通过有关部门,从造成管网破坏的单位进行索赔而得到补偿。(六)、生产用气因素此因素在设计时一般会增加计量设备,若没有,既可以从用气设备的有关参数核算出用气量,也可重新加装计量设备,是可以计量的。(七)、生产工艺条件的限制,部分设备产生的放散气量此种情况只在投产初期和事故状态时会发生,对于年供销差率的核算影响较小,同时,该放空量也是可以核算的。(八)、公司为加快开户进度而制定的一些优惠政策所产生的不收费的气量此因素,公司可以通过有关统计进行校正。三、供销差率的核算1、各公司没有任何误差产生,供销差率为0时,仅因温度、压力的影响,销售总量占供应总量的百分比(α),如下表:2、供销差率的简化核算由于影响供销差率的因素较多,情况比较复杂。完全依据理论进行核算,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在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目的的前提下的供销差率核算时,应对新增设备、管道的置换和储存气量、用户拖欠燃气费的气量、抢修时的置换及放散用气气量、外单位施工对管网的破坏产生的跑气气量(仅指已经索赔完毕部分的气量)、生产用气量、设备的放散气量和不收费的气量扣除后,进行核算。四、供销差率的管理针对各公司内部的原因,各公司在日常管理中,通过加强表具的校正与管理以降低系统误差产生的供销差率之外,还应强化以下措施,进一步降低供销差率。1、提高抄表率,加强用户安全检查及用气监察,杜绝用户拖欠燃气费和偷盗气。2、加强设备、管网管理,减少跑气及漏气损失。3、加强考核与兑现,促进工作主动性的发挥(在实施这一措施时,关键是要制定以合理的指标,指标的则易完成,按考核条件,奖励就失去意义,不奖励则挫伤积极性;太高时,原工会因难以完成而失去积极性,没有员工的积极参与,降低供销差率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4、加强员工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员工能熟练应急预案的要求,各司其责,以缩短应急反应的时间,减少气量损失。五、结论以考核为手段,以合理的指标为依据,用PDCA循环的分析方法找出影响供销差率的主要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一定能使供销差率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至一个合理的水平。公司总部应采取拧紧螺丝扣的办法,逐步加大考核力度,降低公司总部的供销差率,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各公司及总部的管理水平。(本文作者:曹军繁业务支持部安全运行经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