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业化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建筑工业化是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亚非当前,我国施工企业都把转型升级作为改革发展的主线。南京大地建设集团紧紧抓住建筑生产方式和建筑部品的变革、集成和创新等关键环节,努力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型、速度型向效益型、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在国内率先实践了建筑主体结构部件工厂化制造、机械化安装的先进生产方式,达到了减少建筑用工、缩短建设工期、降低劳动强度、确保工程质量、节能降耗、提高综合效益等各项预期目标。发挥集团优势,形成建筑工业化产业链的资源优化配置。南京大地建设集团副总裁刘亚非做主题发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中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十四年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筑工业化是克服传统生产方式缺陷、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时不我待,刻不容缓!必须通过建筑工业化,彻底告别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低效益的传统建筑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是指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它是建筑业从分散、落后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全过程,是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建筑工业化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可概括为:设计标准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前提。要求设计标准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构配件设计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做到系列化、通用化。构件部品化: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先在工厂生产出各种构配件运到工地进行装配;混凝土构配件实行工厂预制、现场预制和工具式钢模板现浇相结合,发展构配件生产专业化、商品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预制装配程度;在建筑材料方面,积极发展经济适用的新型材料,重视就地取材,利用工业废料,节约能源,降低费用。施工机械化:这是建筑工业化的核心,即实行机械化、半机械化和改良工具相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管理信息化:运用计算机等信息化手段,从设计、制作到施工现场安装,全过程实行科学化组织管理,这是建筑工业化的重要保证。长期以来,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慢,与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业相比,大多数施工技术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施工效率差,劳动强度大,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工程质量通病屡见不鲜,建设成本不断增大。究其原因是:建筑业目前存在着“四多”现象:手工操作多,现场制作多,材料浪费多,高空作业多。这“四多”现象一直影响着建筑业的形象,制约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大部分建筑业产值是靠拼体力,靠人海战术,靠加班加点,靠浪费能源、资源,甚至牺牲生命换来的。在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工程建设高潮的今天,建筑业企业必须从提高施工工效、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的角度出发,在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上下功夫,尽快接近和赶上国外先进施工技术水平。要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依靠科技进步,用建筑工业化、部品标准化、施工机械化、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才能解决“四多”现象,并最终实现建筑业的现代化。国内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我国预制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80年代,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一直有着比较广泛的应用。9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预制混凝土结构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逐渐减少,处于相对低潮阶段。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能源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原来建立在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基础之上的建筑行业,正在面临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逐渐成为制约我国建筑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我国建筑产业的人均年竣工面积仅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4~1/5;建造效率低:同样一栋18层的住宅,国内以毛坏房交付需要13~14个月的建造时间;类似日本的发达国家以精装修房交付,仅需要9~10个月时间;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偏低:技术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无标准化、流程化作业;质量稳定性差:传统施工方式容易受气候、人力、环境等诸多不可控因素影响;劳动力紧缺:民工荒已成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劳动力素质及专业性不高:缺乏专业培训的临时性、业余性民工越来越多。参照国际上建筑业的发展过程,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3000美元后,开发新型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实现工厂化生产就成为解决建筑业传统生产方式缺陷、促进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节能环保要求的提高,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长,近十多年来,我国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逐渐升温,多家单位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如1998年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2005年以来,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的“叠合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台湾润泰集团的“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等,也陆续在工程中示范和应用。从2007年末,北京“榆构万科住宅产业化研发中心”成立,从此开始了北京万科的住宅产业化之路。在推进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北京万科采取了建立技术研发、与建设试点工程同步推进的本土化举措,先后委托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进行相关的实验和研究工作,验证结构体系可靠性和施工可行性。通过系列科研论证和实验楼、工业化实体楼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从标准化、预制装配、全装修、部品集成、新技术应用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工业化,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手段实现产业化,并最终通过搭建平台实现绿色建筑。北京万科实施住宅产业化在技术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优势:外墙采用复合夹芯保温剪力墙体系;外墙安装工艺;防渗漏体系;叠合楼板工艺;预制楼梯等。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于2007年与澳大利亚康诺克公司进行合作,引进澳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并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经过两年的时间、数次专家论证,逐步进行修改和完善,现已初步形成较完整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NPC)体系。它采取“浆锚”节点及钢筋混凝土后浇叠合的方法,将预制钢筋混凝土墙和预制叠合梁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等构件连接组合成整体结构体系,具有装配程度高、缩短工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材料浪费、保护环境等优点。NPC体系省级技术标准目前已通过国内专家的审查,并在江苏海门市中南世纪城工程中推广使用。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从2005年开始,瞄准了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在借鉴众多企业PC结构部件的生产及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之路,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研力量,开展对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的研究。历经五年的实验,投入研发经费几千万元,进行了多项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了40多项技术专利成果,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中国国情和区域情况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以及相配套的构件设计、构件预制、构件装配和施工工艺,主编了《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范》省级地方标准。采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能源,提高建筑功能和结构性能,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条件,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实现“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要求,实现低能耗、低排放的建造过程,促进我国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实现预定的节能、减排目标。目前,我国所发展的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在建筑设计、构件生产、安装施工及结构受力分析、构件连接构造等方面均优于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的传统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建筑施工质量、节能减排效果、抗震性能、综合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具有等同或优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我国住宅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是1998年以来,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全国住宅产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大大改善了居民的住房条件,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住宅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仅次于服务业和商业的第三大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600万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的约束性指标。因此,住宅产业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都将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十分巨大,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根据统计,通过住宅产业化的途径,可以使住宅建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更合理,与现浇技术相比,现场建筑垃圾减少80%,材料损耗减少60%,建筑节能65%以上,住宅的性能更优,质量品质更佳。同时项目开发周期仅为传统方式的75%,大大缩短住宅的建造周期。中国的住宅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过程,现在正处在一个重要的上升阶段。如何摆脱现有的土地本位和规模型的单一开发模式,使住宅产业更加理性和有序发展,更加注重效率、品质和质量,这是关系到中国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各国的经验表明,根本的出路是实现住宅工业化,使住宅产业形成一个完整、配套的工业生产系统。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大地建设集团前身为南京市第二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创建于1953年。1994年被建设部列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996年成立大地建设集团公司,2004年随着南京市国有建筑企业改制的全面推进,大地建设集团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整体改制目标,挂牌成立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下辖近30家子、分公司,足迹遍布海内外。公司自成功改制以来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找准市场定位,调整发展战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房地产投融资、建筑工业化、外经外贸和工程施工等“四大板块”多元化经营格局。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六年以20%以上速度稳步递增。公司在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使新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2011年至2012年已有八项专利获得授权,其中两项为发明型专利。近年来还主编了三项国家级工法及一项国家行业标准,多项科研成果通过住建部和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企业资信为江苏省人民政府AAA级、中国建设银行AAA级。1996年起通过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评审。先后荣获“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第233位”、“全国500家最大建筑企业第76位”、“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先进施工企业”、“全国建筑业科技领先百强”、“2010年建筑业最具成长性百强企业第37位”、“全国用户满意单位”、“江苏省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等各类荣誉称号超百项。连年被江苏省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所建工程质量有口皆碑,除获一批金陵杯、扬子杯奖项以外,还获得了十项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以及“建国六十周年精品暨经典工程”奖,并多次获得省、市先进外经企业光荣称号。2004年被商务部授予对外承包权、对外贸易权和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企业A级资格。2008年取得新加坡建屋局A2级资质。转型发展使公司变单纯地追求规模扩张向集约化、精细化生产发展,变靠劳动密集型向科技进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使公司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1)强烈的转型意识,促进公司的转型早、准、稳大地建设集团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把握三条原则:一是紧紧围绕主业,做与主业相关的产业、产品的开发;二是始终坚持科技先导,创新发展的原则,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和产品;三是确立向建筑工业化转变、产品工厂化生产的方向发展的原则。大地建设集团制定的转型发展蓝图中,把“准”和“稳”作为转型是否成功的主要考核指标。所谓“准”就是选择的方向要准,市场需求的前景预测要准,经济效益预测要准;所谓“稳”,就是不一哄而上,不急功近利,前期的“功课”要做扎实。不能搞“拿来主义”,无论是洋技术还是新技术,都必须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消化、完善后再筹备上马。“十年磨一剑”,经过艰难的摸索和创新,集团公司在企业转型升级,走建筑工业化道路方面取得了预期的成效。绿色、低碳、环保、节能意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