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思想高度,制约着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框架,反映出考生理解命题意图、联系社会生活的才智,显示着考生发掘隐含信息、透视事物本质的能力。审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虽然近年来作文命题有淡化审题的倾向,但是“淡化审题”不等于可以“忽视审题”,考生的思路一旦“信马由缰”,必然容易导致“人仰马翻”。立意。“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好的立意,是很难取得好的作文成绩的。所以考生应在立意、构思方面力求创新,以便在写作时能够独具匠心,能够给阅卷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从而获得理想的成绩。“话题”是指谈话(命题)的中心。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着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这类作文题表面上一般不含有观点,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也往往是体裁不限。“话题”式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这种作文形式,给了考生更大的写作空间,发挥的余地也更大。1.话题作文的审题技巧(1)审视话题的中心词,确定写作对象话题作文的话题往往是由一个词、短语、短句构成的。短语、短句类的话题,可以从审视中心词入手,进而确定写作的对象、范围等。如2010年天津卷作文题“我生活的世界”。《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世界”的释义有5个: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②佛教用语,指宇宙;③地球上所有地方;④指社会的形势、风气;⑤领域,人的某种活动范围。其中,①是哲学层面的定义,②③是地理学方面的解释,④⑤则是从社会学角度理解。由于有了“我生活”这个短语的限制,这里的“世界”主要应从④⑤两个释义理解。审题时要注意材料及引导语的“示例”与“限定”作用:世界的色彩是多样的,你到底要表现其中的哪些色彩?世界的“创新”与“进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让世界更和谐?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怎样写出其“现实”的意义来?“我”怎样真实再现我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生活?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感悟”?(2)审视话题的修饰语,确定写作重点话题作文的话题修饰语,有的正是“题眼”,它对话题中心词的限制,实际上是对写作内容重点的限制,只有突出了这个重点,才算真正“符合题意”。如“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它是一个偏正式的短语,中心词是“选择”,但是,它不是一般的选择,它必须有“心灵”的参与。因此我们可以说,写记叙文的考生,只有写了内心的矛盾、困惑、斗争、抉择的过程,甚至是细节,才算真正“符合题意”,才是真正的“心灵的选择”。2.话题作文的立意技巧(1)缩小话题的范围,善于“以小见大”话题作文的题目只提供了写作的话题,而没有对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的限制,给了考生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切入点,就可能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范围,要选择一个小的切入点,如一件小事、一个人、一件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集中笔墨把你所写的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比如2009年江苏卷作文题“品味时尚”。“时尚”的范围很广,处处都说,难免会蜻蜓点水,流于掠影。有位考生很聪明,只拣“时尚”中的“发型”变化,从“头”说起,写出不同时期人们追逐的时尚:小时候的“平头”“分头”,初中时的“毛毛头”,再到高三时的“平头”。极富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行文从“平头”始,又以“平头”终,反映了时尚的轮回与沉淀。而在这种追逐与变化中,写出了作者对时尚的感悟和品味。发型随时尚变化,品味随发型变化,故事随品味展开。文章以小见大,叙述完整,表达形象。语言简练干净,于幽默之中见深刻,风趣中透出机智,主旨在叙说中发人深省。(2)善于独辟蹊径,力争体现新意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那么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独特的感悟,不要人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要老生常谈;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要四平八稳;语言上要有独特的魅力,不要平铺直叙,泛泛而谈。近年来,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受到青睐,它同以往限定文体的材料作文不同,材料本身角度多向、内涵丰富、视野开阔(人生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写作要求开放(采取“三自”原则),不再束缚考生的手脚,重点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最大限度地接近了作文考查的本质;它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题目中所提供的材料既是审题的出发点,又规定了作文符合题意的范围。对于这种材料作文,考生应根据它“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的特点,逐步去应对。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可分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是由一则或多则材料(图表)+引言提示(启发性的语言)+具体要求组成。审题时要注意:(1)从材料给我们提供的内容确定材料可分为几个部分,它的主题是什么;(2)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由此(所给材料)及彼(自己的认识)。1.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1)抓关键词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体现,抓住这些词语往往能事半功倍。寻找关键词语,往往需要理清材料的层次,辨明虚实。(2010·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甲:什么是浅阅读?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点拨:在命题立意上,要紧紧抓住“浅阅读”这一关键词,考生对材料的思考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考生可以写“浅阅读”的优点,它符合当下社会快节奏的特点,简单轻松,有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缺乏积累,对阅读者形成立体的人格修养没有多大益处。考生也可以写“深阅读”给读者带来的巨大好处,阅读一些经典的作品,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操。考生还可以写两种阅读相结合,享受两种阅读带来的不同感受。值得注意的是,考生若选择第一个观点作为文章的立意,可能会写得新颖,但一定要自圆其说,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材料作为支撑,否则就比较危险,容易惹人讨厌,甚至被判为思想观点不积极、不健康。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①“浅阅读”是文化工业化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诞生,是时代的特征之一,是一种文化现象。“浅阅读”是现在大多数年轻人首选的阅读方式。深入探讨“浅阅读”广泛流行的原因,如由于工作繁忙、学习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快,使一些人不得不放弃“深阅读”,选择更快速的“浅阅读”。阐释理由时,分析要深入,态度要客观,文章才能写得深刻。②批驳“浅阅读”,弘扬“深阅读”,写“深阅读”的好处。可以写成驳论文,批驳“浅阅读”的坏处。可以从阅读的目的、作用和意义谈起,如“浅阅读”只是“过目”而已,缺乏积累,对阅读者形成立体的人格修养没有多大益处。而“深阅读”的长处则是明显的,给人以心灵的启迪、灵魂的熏陶。③深浅结合,让阅读更快乐。传统的“深阅读”充满书香韵味,可以陶冶性情,而流行的“浅阅读”也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获取信息的好方法。深浅结合,既品味深的智慧,也享受浅的丰富,让不同的阅读方式带给我们不同的快乐。(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点拨: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岂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3)辨明关系法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强与自卑)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列夫·托尔斯泰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点拨: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出自《安娜·卡列尼娜》,原意是:人生总是由光明与阴影组合而成的,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尽善尽美,而这是由人性的特点决定的。也正因如此,人生才有声有色,充满魅力、变化和美。就这道题目而言,“人生”规定着我们的写作方向必须是以人为中心的,国家、民族、社会等都可以谈,但必须落脚到“人”身上,文章所阐发的联想和感悟也必须以此为中心。材料中的“光明”喻指人性中善良、高尚、理想化的方面,“阴影”则指人性中的弱点、不足或者低俗等。人性是复杂的,正是由于人性的复杂,光明与阴影才会互相竞争、对立,从而导致人生的变化。除了内在的人性外,内容还可以拓展到外在的人的生存境遇。如人生的成功与失败、顺境与逆境、幸运与挫折、幸福与苦难以及人生的圆满与残缺等。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二者是一种共生现象,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且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构成”这个词,恰恰体现了“光明”与“阴影”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二者可以是互相斗争、征服、促进、衬托,也可以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甚至互相转化。2.材料作文的立意技巧材料作文的立意,实质上是选择一个角度作文。“角度”就是看事情的出发点。对于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当事人的角度去看,会有不同的发现。如2009年江西卷作文题,材料的重心是“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而不是对佳士得的行为或者人们的议论发表看法。文章要始终围绕蔡铭超这个人的行为谈你的看法,应抓住佳士得的行为“非法”和兔首、鼠首铜像是我国流失国外的“国宝”等证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蔡铭超是“爱国”的,是有“智慧”的,能“巧用拍卖规则,维护民族尊严”等主题,从而对蔡铭超进行褒扬,对其行为进行肯定;抓住“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等关键文字,当然也可以对其有“微词”,写出有关个人“诚信”的主题等。命题作文,是命题者给出一个确定的题目(有时也要求考生自主填入词语,如2009年福建卷和湖北卷的作文题目,称为半命题作文),要求考生根据这个题目写作的命题形式。1.命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命题作文的审题,关键是抓“题眼”,要对题目中最关键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准确地把握题意。(1)词语式标题词语式标题抓“题眼”,要抓词语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点,而不是仅仅理解这个词语的意义,要在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的基础上解读出该事物可能包含的象征义、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