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同步导学】2013-2014学年高中物理 第1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本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在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具有承上(力学)启下(电磁学)的重要位置.本章的核心内容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突出体现了电场的两个基本性质:一是电场的力的性质——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角度研究;二是电场的能的性质——从电场力做功使能量变化的角度研究.对应学生用书P1教材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入手,引入电场强度的概念,明确它是表示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然后,通过将静电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和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类比,得出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势能.在此基础上,同引入电场强度的方法相同(比值定义法),引入电场的另一种描述,即电势的概念.这样,通过几个相关物理概念的讨论,完成对静电场性质的初步认识.本章知识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单元:1~3节为第一单元,主要学习电学中两个最基本的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学习描述电场力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4~6节为第二单元,学习描述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电势、电势差,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8节为第三单元,主要学习电场知识的应用——电容器、电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运动和偏转所做的类平抛运动,还要了解静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本章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两个基本定律及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能、电容等基本概念的掌握.本章难点:电场的概念及其特性的描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综合运动分析及应用.本章内容总体来说比较抽象,概念、规律、方法多,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理解概念是掌握概念的前提,对比较抽象的概念,要注意理解它们的内涵和外延,要理解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并且要适时地与力学中学生熟悉的概念比较,通过做适量的练习题,可以很好地理解、掌握这些抽象概念,这是学好本章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即便是立意比较新颖、能力要求也比较高的试题也是以这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基础的.对应学生用书P12.要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本章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比较多,研究方法主要有理想化模型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合成分解法等,要在学习和做练习题时注意体会这些方法的具体运用场合.本章内容是力学知识的迁移、巩固和拓展,力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在电场中运动的粒子,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可以与力学中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类比,加深对这些运动规律的理解.3.理清本章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1)力的角度:侧重于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处理问题.(2)能的角度:侧重于利用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分析处理问题.第1节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2)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教材要点解读对应学生用书P12.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原子核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3.物体带电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有了电荷.当物体内的正电荷数量多于负电荷数量时,物体带正电,反之,带负电.正电荷数量与负电荷数量相等时,物体不带电.有的同学误认为相互吸引的两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辨析:除了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之外,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这里的“轻小物体”可以不带电.1.摩擦起电(1)摩擦起电的过程由于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呈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如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玻璃棒容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硬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时,硬橡胶棒容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2)摩擦起电的本质摩擦起电时,电荷并没有凭空产生,其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一定是同时带上性质不同的电荷,且电荷量相等.2.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的现象.(2)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导体带电的过程.(3)感应起电的操作步骤:①如图甲所示,使带电体C(如带正电)靠近相互接触的两导体A、B.②保持C不动,用绝缘工具分开A、B.③如图乙所示,移走C,则A带负电,B带正电.若先移走C,再分开A、B,则A、B原来在C的作用下感应出的异种电荷会立即中和,A、B分开后不带电.感应起电的判断方法(1)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产生静电感应现象,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2)凡是遇到接地问题时,该导体与地球可视为一个导体,而且该导体可视为近端物体,带异种电荷,地球就成为远端导体,带同种电荷.3.接触起电(1)定义: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这个导体也带电,这种带电方式称为接触起电.(2)本质: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接触起电过程中电子转移的规律(1)带正电荷的物体与带负电荷的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2)带正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中性物体转移到带正电荷的物体上.(3)带负电荷的物体与不带电的中性物体接触,电子由带负电荷的物体转移到中性物体上.4.验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物体带电越多,电荷转移的越多,两金属箔片的斥力越大,张开的角度也越大.(2)当带电体靠近但不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也可张开.因为带电体会使近端金属球上感应出异种电荷,而远端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在斥力作用下箔片张开.5.三种起电方式的区别三种起电方式的本质都是电荷的转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1)接触起电是用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去接触另一个带电的物体,使电荷从带电物体转移一部分到不带电的物体上,带电总量不变.(2)摩擦起电是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其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获得电子而带负电,带电总量为零(代数和为零).(3)感应起电是将一个导体接近(但不接触)另一个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异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同的电荷,是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带电体电荷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使电荷重新分布.验证物体是否带电的两种方法(1)将物体靠近轻小物体(例如纸片、头发),若能吸引轻小物体则带电,否则不带电.(2)将待检验物体靠近或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则带电,否则不带电.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2.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3.对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1)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也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守恒定律.(2)两种典型的摩擦起电现象:一是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二是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玻璃棒和橡胶棒上带的电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摩擦使物体之间发生了电子得失的现象,符合电荷守恒定律,可以推断: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要带负电,与橡胶棒摩擦过的毛皮要带正电.(3)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金属球相接触,发生电荷中和,两球都不再带电,这个过程中两球所带电荷的总量并没有变(为零),电荷也是守恒的.(4)电荷守恒定律的广泛性:任何电现象都不违背电荷守恒定律,涵盖了包括近代物理实验发现的微观粒子在变化中遵守的规律.如:由一个高能光子可以产生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一对正、负电子可同时湮没、转化为光子.在这种情况下,带电粒子总是成对产生或湮没,电荷的代数和不变.有的同学误认为“中性”、“中和”的意义相同.辨析:电中性的物体是有正、负电荷存在的,只是正、负电荷量的代数和为零,对外不显电性;电荷的中和是指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而不带电的过程,使得净电荷减少或为零,但正、负电荷本身依然存在,并不是正、负电荷的消失.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其国际单位为库仑,符号是C.2.元电荷:科学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元电荷,用e表示,这是电荷的最小单位.3.元电荷的数值:e=1.60×10-19C.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4.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和电子的质量me之比叫电子的比荷.电子的比荷也是一个常用的物理量,电子的比荷为eme=1.60×10-190.91×10-30C/kg=1.76×1011C/kg.物体带的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有的同学误认为元电荷就是带电荷量足够小的带电体.辨析:元电荷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指某一个带电体,它是指一个特定的电荷量.另外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1.6×10-19C的整数倍.(2013·南京建康中学期中调研)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A.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开B.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C.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D.b立即把a排斥开解题方法指导对应学生用书P3【解析】b球带电后,使a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的结果是a靠近b的一侧出现与b异种的感应电荷,远离b的一侧出现与b同种的感应电荷.虽然a上的感应电荷等量异号,但因为异种电荷离b更近,所以b对a的静电力表现为引力.当b吸引a使两者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b、a便带同种电荷,有斥力作用,因而又把a排斥开,所以B正确.【答案】B【方法总结】在处理带电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需特别注意带电物体具有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的特性,所以当两物体相互吸引时,其可能情况是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也可能是两物体带异种电荷.当物体接触后,它们可能带同种电荷产生斥力.不少同学注意到了第二种情况,漏掉了第一种情况.现有a、b、c、d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c斥a,b斥c,d吸b,则()A.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c、d小球带同种电荷D.c、d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设a带正电荷,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推得其余小球带电情况如图1所示.若设a带负电荷,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推得其余小球带电情况如图2所示.答案:BD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走,然后重新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解析】(1)C移近A时,带正电的小球C对A、B内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使A、B中的自由电子向左移动,使得A端积累了负电荷,B端积累了正电荷,其下部的金属箔片也分别带上了与A、B同种性质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间的斥力,所以金属箔片都张开,A正确.(2)C靠近后保持不动,把A、B分开,A、B上的电荷因受C的作用力不可能中和,因而A、B仍带等量的异种感应电荷,此时即使再移走C,因A、B已经绝缘,所带电荷量也不会变,金属箔片仍张开,B正确.(3)若先移走C,再把A、B分开,则在移走C后,A、B上的感应电荷会马上在其相互之间的引力作用下吸引中和,不再带电,所以箔片都不会张开,C错.(4)先把A、B分开,再移走C,A、B仍然带电,但重新让A、B接触后,A、B上的感应电荷完全中和,箔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