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突破地理思维模式之利用地理规律地理规律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常见的地理规律主要有1、分布规律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反映地理事物与空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如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冬季相反、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的撒哈拉沙漠。2、演变规律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如我国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4、5月在华南6月在江淮7、8月在东北、华北9月南撤10月退出大陆。利用地理规律解题的一般思路1、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2、回忆相关规律的完整表述3、调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4、按照试题要求作答。【例1】读经纬网图回答1~4题。1、若丁点的昼长为13小时当乙点日出时丙点的地方时为A.5∶30B.3∶30C.7∶30D.18∶302、一架飞机在甲地日出时飞往乙地整个过程飞行员始终看到日出现象到达乙地时当地时间为7时则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位于飞机的A.东南方B.东北方C.正东方D.正南方3、某日丙地昼长为11小时乙地昼长为11小时40分钟一科研人员在北京时间11点时从丙地乘飞机到丁地途中飞行3小时则该科研人员该日经历的昼长为A.8小时B.9小时20分钟C.11小时D.11小时20分钟4、从乙地到丁地沿线的地质活动情况是A.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2C.地势平坦由风力堆积而成D.地表波状起伏由冰川侵蚀而成【解析】第1题同一纬线上昼长相等故乙点的昼长也是13小时其日出时的地方时为5∶30。此时丙点的地方时为7∶30。第2题根据晨线的含义可知晨线以东为白昼根据题意乙地7点日出则北半球为冬半年太阳应从东南方向升起故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飞机的东南方。第3题根据时差可知飞机起飞时丙地为8∶00丙地昼长为11小时则其当地时间6∶30日出故飞机起飞时该科研人员已经经历的昼长为1小时30分钟飞机起飞时丁地为10∶003小时后也就是13∶00丁地的日落时间为17∶50故飞机到达后其经历的昼长为4小时50分钟。综上可知该科研人员该日经历的昼长为9小时20分钟。第4题由经纬度可知乙地位于西亚丁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沿线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多地震。【答案】1、C2、A3、B4、A【例2】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作了各种模拟演示读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6题。5、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的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则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其气候类型分别是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B.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D.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6、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位于同一纬度但是其气候类型差别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下垫面B.海陆位置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解析】3第5题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甲地的气候类型不存在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至40°大陆西岸进而判断甲地位于北半球。第6题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分别为受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因此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答案】5、A6、C☆下面列举一部分高考常考的地理规律,同学们可按此方法总结其他地理规律。规律名称规律表述地球的自转①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②周期〔1恒星日〕;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15º/时;线速度—1670COSøkm/h〕;④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时;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地球的公转①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④速度〔角速度约为1º/d;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四季和五带〕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º26′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º26′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º26′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º26′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º)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4昼夜长短的变化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φºN的昼长=φºS的夜长气温的分布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水平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撒哈拉沙漠为全球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洲,北半球寒冷中心为西伯利亚地区大气的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现为吸收、反射、散射三种方式〕;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又称为“温室效应”〕风的形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加上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分布: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南北纬30度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南北纬60度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为极地高压带;低纬为信风带、中纬为盛行西风带、高纬为极地东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保持一致大气活动中心的分布1月份,亚欧大陆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7月份,亚欧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保留在太平洋上为夏威夷高压天气系统(1)锋面: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时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5(2)气压系统:气旋(低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反气旋(高压)控制时,天气晴朗气候的形成太阳辐射是导致不同地区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下垫面直接影响到大气中的水热状况;大气环流调整着全球的水热再分布;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变下垫面状况,对气候产生影响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1)台风: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以7—9月最为频繁。(2)寒潮:每年晚秋到早春,我国大部分地区常遭受寒潮侵袭。(3)暴雨洪涝: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由快行冷锋造成的。(4)干旱:华北的春旱是因为此时北方雨季未至,而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西北的干旱是因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长江流域的伏旱是由副高脊控制形成的。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海水温度的分布水平分布:由低纬海区向高纬海区递减;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但1000m以下变化很小海水盐度的分布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海区递减洋流的分布以南北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北印度洋的季风漂流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温带浅海大陆架海域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等,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貌称构造地貌,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流水地貌如V形谷、喀斯特地形、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成地貌如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沙丘、沙垄及黄土堆积6地壳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板块运动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两个板块交界处,地壳较活跃。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或海洋;板块相撞挤压处,常形成山脉地质构造(1)褶皱: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常形成山岭,有时形成谷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常形成谷地,有时形成山岭);(2)断层: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通过各个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等)所作的连续运动的过程。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为基础,自然带南北延伸、东西更替;(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状况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4)非地带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影响,自然带与本来面目不符【例3】读图,回答7—9题。7.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A.山岭B.谷地C.背斜D.向斜8.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A.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9.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7A.①B.②C.③D.④【解析】:7.从图可知,背斜成谷,向斜成山,8.N处为地下岩浆喷发,为岩浆活动9.南水北调工程是把南方的水调到北方去,影响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也就是②【答案】7.D8.D9.B【例4】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据此回答10—12题。10.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B.美洲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答案】:D【解析】考查板块周界型及板块空间分布记忆。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亚欧板块与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四个板块交界。11.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B.内蒙古、云南C.台湾、云南D.台湾、湖南【答案】:C【解析】考查我们地震带省区分布。台湾和云南距离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和亚欧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最近12.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B.地震震级C.震源深度D.地震烈度【答案】:A【解析】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和地震相关概念理解。全球定位在与动态捕捉地表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地震现象发生在地壳内部,是由地震震源能力所确定。【能力提升】☆光照图上7个时间点规律8☆光照图中的数学规律9结论:1、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有些纬度上会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有些纬度度上出现极夜现象。2、依据地轴和赤道垂直,直射光线和晨昏线垂直,可以得到∠1=∠2、∠1+∠3=90º,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晨昏线和地轴的夹角相等,太阳直射点纬度与极昼(夜)出现的最低纬度之和等于90º。3、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的昼夜长短是相反的。4、极昼极夜的纬度范围是极圈到极点,任一天的极昼极夜范围是90º-直射点纬度到极点。5、90º-直射点纬度的这条纬线和晨昏圈相切。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和赤道平分,即赤道上昼夜平分。如果我们移动直射点的位置到赤道得到二分日图,继续移动可以得到直射南半球图和冬至日图还可以观察得出其他的结论,如图5、6、710☆经典复习策略都绕不开的自然地理规律6大图表总结:1.地球运动自、公转比较2.褶皱与断层的辨析比较113.主要外力作用的对比4.冷锋与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1)冷锋与暖锋比较12(2)气旋和反气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