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芯片技术的新进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新进展作者:石羽杰,王玮,霍克克,SHIYu-jie,Wangwei,HUOKe-ke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33刊名:科技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TECHNOLOGYREVIEW年,卷(期):2005,23(9)被引用次数:2次参考文献(20条)1.EkinsRPMulti-analyteimmunoassay1989(02)2.PetricoinE.WulfkuhleJ.EspinaVClinicalproteomics:revolutionizingdiseasedetectionandpatienttailoringtherapy2004(02)3.WangYImmunostainingwithdissociableantibodymicroarrays2004(01)4.ChungGG.ZerkowskiMP.OcalITBeta-Cateninandp53analysesofabreastcarcinomatissuemicroarray2004(10)5.JungGY.StephanopoulosGAfunctionalproteinchipforpathwayoptimizationandinvitrometabolicengineering20046.VogelV.SohnleinP.JagerCLiquiChipbead-basedarrays:Aflexibleandefficientalternativetoplanarproteinarrays20047.CretichM.PirriG.DaminFAnewpolymericcoatingforproteinmicroarrays2004(01)8.AvseenkoNV.MorozovaTY.AtaullakhanovFIImmunoassaywithmulticomponentproteinmicroarraysfabricatedbyelectrospraydeposition2002(05)9.ChoiYS.PackSP.YooYJDevelopmentofaproteinmicroarrayusingsequence-specificDNAbindingdomainonDNAchipsurface2005(04)10.GosaliaDN.DiamondSLPrintingchemicallibrariesonmicroarraysforfluidphasenanoliterreactions2003(15)11.ThompsonM.CheranLE.ZhangMQLabel-freedetectionofnucleicacidandproteinmicroarraysbyscanningKelvinnanoprobe2005(08)12.BoutellJM.HartDJ.GodberBLJFunctionalproteinmicroarraysforparallelcharacterisationofp53mutants2004(07)13.WengS.GuK.HammondPWGeneratingaddressableproteinmicroarrayswithPROfusion(TM)covalentmRNAproteinfusiontechnology2002(01)14.ChaT.GuoA.ZhuXYEnzymaticactivityonachip:thecriticalroleofproteinorientation2005(02)15.BarryR.SolovievMQuantitativeproteinprofilingusingantibodyarrays2004(12)16.WulfkuhleJ.EspinaV.LiottaLGenomicandproteomictechnologiesforindividualisationandimprovementofcancertreatment2004(17)17.NishizukaS.CharboneauL.YoungLProteomicprofilingoftheNCI-60cancercelllinesusingnewhighdensityreverse-phaselysatemicroarrays2003(24)18.ZhuH.BilginM.BanghamRGlobalanalysisofproteinactivitiesusingproteomechips200119.RamachandranN.HainsworthE.BhullarBSelf-assemblingproteinmicroarrays200420.ChanSM.ErmannJ.SuLProteinmicroarraysformultiplexanalysisof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s2004(12)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宋燕青.邓树海.汪涛.张四喜.SONGYan-qing.DENGShu-hai.WANGTao.ZHANGSi-xi蛋白质芯片在蛋白质组分离分析中的应用-食品与药品A2006,8(4)目的介绍及评价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分离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蛋白质芯片作为一种新型蛋白质分离分析技术,在受体-配体反应的检测、筛选药物以及评价药物效能和毒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技术平台,必将获得长足发展和广泛应用.2.学位论文任晋瑞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2008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患者血清是否存在LGT蛋白质组的表达,初步分析其对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TBI患者和30例门诊体检者血清用美国赛弗吉(Ciphergen)公司的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经SELDI技术检测,共检测181人次。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11100Da至11900Da之间出现一峰簇样指纹标志且蛋白峰值大于5%为阳性诊断标准,依据LGT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共分为4组,观察4组中的病死率。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存在LGT蛋白质组表达,为病理状态下出现的一组蛋白质,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但单次LGT蛋白质组阳性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是有限的。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表达,提示TBI患者病情危重,预后不良;而LGT蛋白质组持续阴性或由阳性转为阴性,提示受伤较轻或好转;LGT蛋白质组从阴性转为阳性,表明病情加重甚至恶化;因此,将其作为一个临床诊断指标,对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3.期刊论文胡洁.朱有名.韩金祥蛋白质芯片技术在蛋白质组研究领域的应用-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3)蛋白质芯片具有高通量、微型化、集成化、平行性检测等特点,逐渐应用于疾病检测、新药筛选等诸多领域.近几年,与色谱、质谱、凝胶电泳等联合应用于蛋白质组研究领域,成为检测蛋白质存在和变化的高效工具,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现简要综述了蛋白质组、蛋白质组学及蛋白质芯片技术的概况、基本原理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该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4.期刊论文钟春英.彭蓉.彭建新.洪华珠蛋白质芯片技术-生物技术通报2004,(2)以前对蛋白质的研究集中在一次研究一种蛋白质,通常费时费力;而蛋白质芯片技术是研究蛋白质组的新技术,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的蛋白质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研究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和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蛋白质的功能进行生物化学分析,将对蛋白质组研究及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较系统地介绍了蛋白质芯片的概念、制作及检测方法;同时也讨论了蛋白质芯片的两种功能形式、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5.学位论文蔡晓蓉中心体的分离与鉴定以及中心体蛋白质组的初步研究2002为了探讨中心体蛋白质组的成分,以及间期中心体、M期中心体蛋白质组的差异,我们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技术从Hela细胞中分离出了中心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鉴定出在该中心体提取物中含有中心粒;以及通过微管的体外成核证实该中心体提取物同时还含有中心粒外周成分(PCM).并且通过免疫磁珠纯化了中心体提取物,并在蛋白质芯片阅读机上读出了纯化后的中心体提取物.在间期中心体提取物M期中心体提取物的电泳比较中,发现了有3条差异带,其中M期中心体提取物有一条分子量约68KD的条带间期中心体没有;间期中心体提取物有两条分子量分别约为65KD、98KD条带为M期中心体提取物所没有.为下一步上双向电泳进一步分析比较两者的差异作了准备.6.期刊论文高燕.雍政.董旭东.郭军华蛋白质芯片及其在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4,31(1)对在蛋白质组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新技术蛋白质芯片的基本组成、特点、使用方法及应用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由于蛋白质芯片的超微量、全自动化的高通量筛选功能的优点,必将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强有力的工具.7.期刊论文刘康栋.赵建龙蛋白质芯片技术进展-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12)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引起人们对蛋白质组研究的热忱.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并且其活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需要更为先进的技术去研究和探索.近来出现的蛋白质芯片以并行、高通量检测、分析和处理蛋白质样品,发展迅速,应用前景广泛.介绍蛋白质芯片的种类、蛋白质固定的表面化学以及不同的检测方法,简述蛋白质芯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讨论蛋白质芯片目前存在的问题.8.学位论文耿鑫蛋白质组学在筛选肝癌早期诊断血清标志物中的应用研究2007第一部分应用双向电泳-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肝癌血清蛋白质组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和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硬化及正常健康个体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图谱的差异,寻找和确定原发性肝细胞癌特征性的血清标志物,为肝癌的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标本各25例,血清预处理除去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双向凝胶电泳的第一向电泳采用固相pH梯度电泳,第二向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血清蛋白质组成分。电泳后经银染或考马斯亮蓝染色,ImageMaster双向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将有意义的差异蛋白质点胶内胰蛋白酶解,经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数据库搜索鉴定蛋白质。在验证组血清标本(包括26例肝癌、19例肝硬化、25例正常人)和组织标本(包括1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6例正常肝组织)中应用Westernblotting和RT-PCR方法进行差异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验证。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蛋白进行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分析和预测。结果:1.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与肝硬化及正常健康个体血清相比较,经双向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共找到33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分布在图谱中的5个区域内。通过数据库检索分析和鉴定后发现,同一个区域的蛋白质均为同一种蛋白。与肝硬化和正常人比较,血清白蛋白(去除后的部分残留)、血清转铁蛋白、CD5抗原类蛋白(IgM相关肽)在肝细胞癌中低表达,锌-α2糖蛋白(ZAG)和免疫球蛋白γ-1链C区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此外,本项研究还对双向电泳的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得到了较好的效果。2.经血清免疫印迹验证分析,肝癌血清中锌-α2糖蛋白(ZAG)表达与肝硬化、正常人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6例ZAG蛋白高表达的肝癌病例中包括5例AFP阴性(AFP20ug/L)肝癌患者和6例小肝癌(直径≤3cm)肝癌患者。肝癌组织的RT-pCR和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