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方法自2005年开始到今年,新课程实施下的一轮教学已经结束,新课程改革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有机化学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就新教材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谈谈看法。一、生源情况分析有机化学在必修2中已经作了介绍,学生高一下学期时就学习了有机化学的一部分知识:认识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高分子材料也有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对高二系统的学习有机化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很多层次较高生源较好的学校在学习必修2时就一并将选修5上完,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于本校来说,本校是一般生源的普通高中,由于生源较差,为非选修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着想,并没有这么做,所以我们的选修生经过分班之后才开始正式学习选修5,在时间上有间隔,对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遗忘。由于必修2对有机这部分的要求不高,不少选修生对于有机化学了解的并不深刻,甚至有些学生在高一时采取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去学习,所以在系统学习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在这种学情下,我采取以下几个方法:二、教学方法探讨1.上好绪论课,指导学生了解整个框架。很多老师都觉得绪论课不重要,里面没有什么需要学生去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在必修2中已经讲到),在简单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史后就进入章节的内容。古人说“万事开头难”,头起好了,就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以后的思路也就会清晰,这也说明绪论课是非常重要的。在绪论课上我们除了介绍学科的发展史外,至少要做到两点:首先向学生介绍有机化学学科的特点、自己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自己授课的计划等,使学生对该课程体系与结构框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且让学生明白应如何学习该课程。其次是介绍有机化学与高考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有机化学学习的高度重视。这样我们就能在绪论课上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为整个选修5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以有机物的官能团为主线,引导学生认识并握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因为结构中具有的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有机物结构中所含官能团和性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比如:甲醇和丁醇都含官能团羟基,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如可以生成卤烃及可以被氧化生成醛等。但在引导学生剖析有机结构中官能团时,也不能忽视烃基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比如通过比较甲苯和苯的性质有所区别,就是由于受到了甲基地影响。在教学中要善于用官能团与结构推导其性质,将化学性质与结构特征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分析乙醇分子中化学键的特征,可以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在介绍各类烃时应注意发一种烃为代表,着重阐述它的结构、性质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推导出这类烃的通式和通性。要求学生在-2-学习有机物性质时,紧紧抓住: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一类物质这条线索,较好地掌握在机化学知识。3.抓住主线,善于归纳,细心总结。有机化学知识点多且碎,有机物千变万化的结构伴随着大量的化学性质,的确让学生头疼。但如认真思考就不难发现有机化学每一章内容基本上都遵照这样一个线索:分类、命名、结构、性质、典型化合物,而且这些内容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烯烃因为含双键官能团,双键是由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π键的键能较低,只需要较少的能量,就能使其断裂,导致含双键官能团的有机物都能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反应,由此不难看出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官能团)决定的。随着学习的深入,还可以串点成线,并进一步将有机物间的联系形成网络。这样任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都可以在这条主线中找到它合适的位置,学生一下子感到思路很清晰。如通过官能团的转变把乙烷、乙烯、氯乙烷、乙醇、乙醛、乙酸串成一个网络,在这个网络里二个有机物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转化的关系。4.运用结构模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有机化学课程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涉及范围广、难度大,篇幅大,与各章内容联系广泛。一直以来,有机物分子的结构都是教学的重点和同学理解的难点;同时,对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教学一直也是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一部分不同的教师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运用结构模型,让学生参与进来,将纸平面上难以体现的空间结构用实实在在的模型展示出来,增强表现力。如:在将烃分子的共线共面问题时,我就将甲烷,乙烯、乙炔和苯四种基本结构模型带到课堂上,发给学生,让学生将各种烃分子的结构通过四种基本模型拼凑起来,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然后在回归纸平面,使学生自己能够想象出烃分子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的解决烃分子的共线共面问题。用这种方法对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很有帮助。5.注重运用对比法对比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将各种事物加以比较,并确定它们之间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可进行对比的内容很多。例如,卤代烃的取代(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都是卤代烃与强碱溶液共热后发生反应,但溶剂不同;在取代反应中溶剂是水,在消去反应中溶剂是醇;在取代反应中,水是反应物,主要产物是醇,而在消去反应中碱是反应物,醇是溶剂,主要产物是不饱和化合物;又如:乙醇和2-丙醇都是醇类,但是两者在发生氧化反应式,产物却是乙醛和丙酮不同的两类物质。通过对比,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物质、不同反应的共同特点以及同类物质、相似反应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掌握有机反应的本质和特征;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加鲜明、准确的新知识,使已学的知识更加巩固、深刻;同时,对比法的反复使用,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6.将前沿绿色化学知识渗透到有机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是当前的热点话题,代表了化学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将绿色化学与有机化学的教学、实验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绿色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如:在讲卤代烃时,-3-可以将水立方材料ETFE(乙烯和四氟乙烯的共聚物)作为绿色化学的知识介绍给学生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讲醇时可以将乙醇汽油介绍给学生了解,使学生了解前沿绿色化学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训练方法研究市面上的有机化学配套练习,很多都是老教材的内容,新课程的外衣。所选的题目不少都是一步到位,难题太多,跨度太大。针对我校生源较差的情况,为了防止学生在开始学习有机化学觉得变化多,不好学,会产生厌学情绪。除了要告诉学生,要搞好学习仅有兴趣是不行的,更须在坚韧不拔的毅力,及时记忆、及时理解、及时消化。更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习题,遵循“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给难题设计台阶,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不至于学了不会做题。要勤于反馈,有机部分知识点多,大量的信息需要学生理解、记忆。于是每节课都有听写内容,特别是重点、难点反复听写,强化训练。刚开始学生很不习惯,感到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习惯了,因此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作业、记忆并预习新课的良好习惯。四、进行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地总结教学中的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综上,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如上所述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把握有机化合物的规律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强化有意义记忆,相信能够改变中等学生有机化学“教得累、学得难”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