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壮族的历史•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先秦时代,壮族就属于百越的骆越、西瓯等。远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都安县的“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莲洞人”和“都乐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灵山县的“灵山人”等等。这些古人类所在的区域,恰好是壮族先民的活动地域,也是今天壮族的聚居地区。据此,有专家推测不排除壮族为这些古人类的后代。•先秦时期,广西为骆越国,居住着百越中的“骆越”、“西瓯”、“苍梧”人。“骆越”之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中提到的“路人大竹”,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云:“路音近骆,疑即骆越。”先秦古籍《逸周书》也称《周书》,多数篇章出于战国,其中所记商周之事,皆有所本。在《吕氏春秋·本味》里,又提到“越骆之菌”,汉代高诱注:“越骆,国名。菌,竹笋。”“越骆”是汉语提法,意为越(山)谷或越鸟,越人语言倒装为骆越。•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存在了一千多年,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化。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地方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苍梧人和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骆越人的青铜技艺也有很高的水平,他们所制造的灵山型、冷水冲型、晋宁型铜鼓,是铜鼓鼎盛期的产物,是八型铜鼓中的顶级产品,代表了铜鼓技艺的最高水平:高大厚重,设计奇巧,工艺精湛,花纹繁缛。鼓面上的青蛙立雕,脊梁与鼓面平行,臀部隆起如猛狮,身上饰以稻穗文,这一画龙点睛之笔,正是骆越人对稻作文化贡献的特别标记。鼓面上的太阳纹告诉我们,骆越人有自己的欧几里得,公元前他们就能够在鼓面上表现出分割圆法。分割圆法被认为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民族最高科学水平的标志,从记载上看当时世界上只有汉族和古希腊的欧几里得能分割圆,人们没有想到壮族祖先也能做到,只是没有文字记载罢了。•三月三•壮族的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歌节分日歌和夜歌。日歌在野外,以唱歌择偶为主要内容;夜歌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歌圩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叫“三月三”。此外,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乔迁也可形成歌圩。歌节前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要赶制绣球,小伙子要携带礼物、穿着节日盛装,届时成群结队前往。男女分别列队,进行对歌。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男方中意,则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向女方。有的有碰蛋习俗,女方中意男方,则露出半边蛋让男方相碰,否则就把蛋握紧。还有村与村之间送彩球,相邀集体对歌。歌圩场面热闹,气氛热烈,是壮族最盛大的节日,由此逐步发展成“三月三”歌节。多才多艺的壮族人民神秘的图腾古老神秘的图腾壮族的古老语言•壮族有自己的语言,中国学者将之归类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部分外国学者根据壮语同源词的情况,将壮语划入澳泰语系。壮语与同语支的泰国语、老挝语、傣语相似程度相当高。壮语有自己的文字,从中国的唐代(7世纪)就开始在民间使用,汉人称为古壮字,壮族人自称为“sawndip”,就是生字的意思,因为这种字是用汉字部首组合而成的。•壮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代民族学、历史界一般公认壮族是由中国古代岭南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它与周秦时期的西瓯、骆越,汉唐时的僚、俚、乌浒,宋以后的僮(撞、犭童)人、亻良(狼)人、土人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壮族与百越中的西瓯、骆越是一脉相承的,从汉至唐初,壮族地区不断地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汉语言文化,在今壮族地区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吕氏,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的宁氏等,称为“百越大姓”,各自雄踞一方。唐代曾把岭南道分置岭南东、西两道,设五府经略使于广州,下分五管。其中桂、邕、容三管都是壮族先民的聚居区。两宋、元、明时期,中央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的统治,建州县、派官史、征赋税,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县制度,任用壮族中有名望的人为土司管理本族。而中央政府的漠视及土司的横征暴敛,给壮族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壮族人民不堪其奴役,多次奋起反抗。唐朝的西原“黄洞蛮”、宋朝的侬志高、明朝的俯江农民和百寿的韦银豹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封建压迫,清朝数百年不间断的起义直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都发源于这片地区。壮族人民在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辛亥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壮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壮族地区石灰岩分布很广,是世界有名的岩溶地区,石山拔地而起,石山里有岩洞和地下河。这种地貌形成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名胜景色。沿海盛产各种名贵海产,尤以南珠闻名。壮族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足,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薯类等。果品也很丰富,森林面积广阔,盛产柳州杉、银杉、樟木等名贵木材。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形象文字岩石壁画•花山岩画位于广西宁明县耀达乡明江西岸,是战国至东汉时期壮族先民骆越人巫术文化遗迹,至今已有1800至2500年的历史。由于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图像众多,保存历史久远,不仅是左江流域岩画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内外著名的古代涂绘类岩画,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岩画遗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988年,国务院公布花山岩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月,国家文物局在经过专家调研和评选后,将花山岩画公布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服饰•壮族男装多为破胸对襟的唐装,以当地土布制作,不穿长裤,上衣短领对襟,缝一排(六至八对)布结纽扣,胸前缝小兜一对,腹部有两个大兜,下摆往里折成宽边,并于下沿左右两侧开对称裂口。穿宽大裤,短及膝下。有的缠绑腿,扎头巾。冬天穿鞋戴帽(或包黑头巾),夏天免冠跣足。节日或走亲戚穿云头布底鞋或双钩头鸭嘴鞋。劳动时穿草鞋。•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得体,朴素大方。她们一般的服饰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精致的围裙。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短领右衽偏襟上衣(有的在颈口、袖口、襟底均绣有彩色花边),分为对襟和偏襟两种,有无领和有领之别。有一暗兜藏于腹前襟内,随襟边缝置数对布结纽扣。在边远山区,壮族妇女还穿着破胸对襟衣,无领,绣五色花纹,镶上阑干。下穿宽肥黑裤(也有的于裤脚沿口镶二道异色彩条),腰扎围裙,裤脚膝盖处镶上蓝、红、绿色的丝织和棉织阑干。劳动时穿草鞋,并戴垫肩。在赶圩、歌场或节日穿绣花鞋。壮族妇女普遍喜好戴耳环、手镯和项圈。服装花色和佩戴的小饰物,各地略有不同。上衣的长短有两个流派,大多数地区是短及腰的,少数地区上衣长及膝。祭祀瑰宝之铜鼓•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古代壮族,有相当高的冶铸水平,能铸造犀利的环首刀和剑矛等武器。特别善于制造铜鼓。据裴渊《广州记》和刘恂《岭表录异》说:壮族铜鼓有的“面阔丈余”,有的“厚(仅)二分以外”,“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花纹)”,制作极其精巧。五色糯米饭朴素而舒适的建筑吊脚楼美丽的绣球•绣球抛绣球一般在歌圩节期举行。绣球为圆形,布面,绣有花鸟,内装木棉花或豆、米之类农作物,四角缀以彩色布带,供手握抛掷。玩时,男女分成两对,双方人数相等。男女双方相距一定距离,各列一方,每方有一“乜同”即领队,在中间树一高竿,作为抛球的高度标准。抛球时首先由女方领队手拿绣球,唱完一首山歌将球抛出去,男方如能接住算男方胜利,否则女方胜。谁胜谁将对方剔出一人,然后由胜方发球。每发一次球,均必先唱山歌,如此轮流直至一方“全军覆没”。美丽的桂林山水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