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的出现(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1)经济上,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私田大量出现;(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战争频繁,礼坏乐崩。各诸侯国积极招揽人才。2.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3.“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开始的接受教育。延伸: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认识1.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有的以俸禄为生,有的有食田。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是脱离生产劳动的读书人。2.在“学在官府”时期,士接受了良好的教育。3.春秋时代,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设法招徕士众以张声势,很多士便投靠到他们那里。还有部分士为解决经济困难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游学各国,思想活跃。(二)什么叫百家争鸣1.“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2.“争鸣”指争论和辩难。各学派之间想和的诘难、批驳的局面。3.目的:各家都希望找到治国平天下之法。(三)百家争鸣的意义1.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2.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使中国思想文化具有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早期儒学的发展(一)儒学在整个中国历史中的发展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创始儒家学派)2.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荀子)——蔚然大宗3.受压:秦朝(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4.独尊: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思想)5.挑战:魏晋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的冲击)6.巩固:两宋时期(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为官方哲学)7.新发展(遭批):明清时期——批判继承8.中西结合:维新变法时期,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将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9.动摇(全盘否定):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严重冲击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10.被彻底推翻: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学再次受到猛烈批判,影响进一步减弱。11.新利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双重性)(二)孔子创立儒学1.孔子的生平和儒孔子:春秋时期人,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贵族。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儒: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和丧葬之礼。春秋时期,面对礼坏乐崩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扬“仁”等一切没得,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孔子的主张和贡献(1)“仁”的思想——核心含义:仁者爱人,意思是a、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c、统治者实行仁政。怎么做到“仁”呢?“忠恕”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的表现a.对于统治阶级:b.普通老百姓:“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刑杀、节用爱民——政治主张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2)“礼”的思想含义:狭义:周礼(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礼的实践和应用: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克己复礼”延伸:礼与仁的实质与关系是什么?实质:维护奴隶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思想具有保守性)关系: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互为补充的。仁是礼的内在核心与基础,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与规范。礼和仁要结合起来。如果只有礼没有仁机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没有理,就会产生没有等级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限。因此,孔子希望协调礼与仁的关系,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3)中庸之道①中庸的含义: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②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③中庸与仁礼的关系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4)教育理念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②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修身),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④教学内容:——孔子整理“六经”(5)文化方面: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高考怎么考?例:(2016年全国1卷)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C3.对孔子主张的评价(1)积极性:朴素的人道主义精神,抑制暴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这可以说是古代社会和谐思想的典型,对提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教无类教育和言传身教的理念对今天的素质教育仍有借鉴意义。(2)局限性:仁是有差等的,即鲜明的阶级性。“克己复礼为仁”,他推崇周礼,礼是周的统治秩序,强调贵贱有序,比较消极。由此又形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抑制了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三)战国时期儒学的发展孟子(1)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3)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4)教育观:重视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维护人的善性;(5)提出了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的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注意:儒家的民本不同于现今强调的以人为本,注意其阶级属性。荀子(1)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2)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3)伦理观: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4)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强调礼法并施使人向善,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5)强调“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思想。高考怎么考?例1:(2015·全国Ⅱ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C例2:(2015·全国Ⅱ卷)(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参考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三、道法墨(一)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领域主要内容思想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思想评价①用“道”来说明万物的起源和演变②朴素辨证法思想:运动、转化③“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哲学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战国时期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世间万物是相对的;放弃等级差别,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二)法家1.主张:法术势——核心(1)主张君主要依法治国;(2)利用权术驾驭大臣;(3)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4)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法治);(5)主张积极变革,加强君权。“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2.影响:法家的思想提高了君主的权威,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变革,完成了国家统一。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年)墨子名翟,鲁国人或曰宋国人。是春秋末战国初时期的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平民,是小手工业者。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其成员多为生活艰难的小生产者。(三)墨家---(代表小生产者阶层)墨家:墨翟“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兼爱、非攻、节俭、尚贤特点①提倡刻苦简朴的精神②讲求实际功利(实用)的精神核心思想四、本课探究(一)春秋战国以来儒家不受重视而法家受到重视的原因?1.儒学不受重视的原因: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的背景下,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战国时期的孟子的“民贵君轻”亦或是荀子的“君舟民水”等,这种温和的思想,不能适应当时割据的形势以及实现统一的需要。2.法家受重视的原因主张加强君主专制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二)诸子百家对后代中国历史的影响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内所形成的思想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五、课后反思与作业1.完成复习资料书的“当堂演练”和“亲临高考”;2.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