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总论(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药教研室陈少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1、你能够说出几种中药名称?3、中药学的学习内容及要求?2、什么是中药?•什么是草药?——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什么是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1、掌握中药的含义。2、掌握中药学发展史上六部重要的本草菱的成书年代、作者、学术价值。第一章中药的发展概况学习要求第一节中药的起源1、药食同源2、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3、火的应用,酒、醋的发现,丰富和促进了早期药物的加工炮制技术及汤剂、酒剂等药物剂型的产生。第二节、古本草学时期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2、《本草经集注》3、《新修本草》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5、《本草纲目》6、《本草纲目拾遗》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是《?》陶弘景所辑的本草著作是《?》我国集16世纪以前本草学成就之大全的是《?》1、《神农本草经》:成书于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专门记载药物的书籍。载药365种,分上、中、下三品,每药以药性和主治为主。2、《本草经集注》:魏晋南北朝陶弘景,共7卷,载药730种。学术价值: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公元659由李勣、苏敬等主持编纂。全书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式,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暂新的特色。《唐本草》是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比起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来,《唐本草》要早出883年。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日本古书《延喜式》还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的记载。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北宋唐慎微,载药1746种,药后附列单方3000余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5、《本草纲目》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系统地整理了我国16世纪以前丰富的医药学遗产,经二十七年(1578年)著成《本草纲目》。李时珍(1518-1593)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6、《本草纲目拾遗》:清赵学敏,10卷,载药921种,新增者达716种之多。其卷首“正误”中,纠正和补充《本草纲目》不详及错误内容34条,十分可贵。书中还保存了十余种现已失散的草药书籍的部分内容。第三节现代中药的发展: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现代中药学著作:上下二册收载中药5767味。收载药物8980味是我国药品标准的法典第二章中药的性能(重点内容)学习要求:1、掌握中药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含义和作用。2、学会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药性知识,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升降浮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一、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没有绝对的平性,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二、五味中药性能五味的“味”就是指药物的味道。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二、五味中药性能五味的“味”就是指药物的味道。所谓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辛:能散、能行。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中药性能-五味发散——表证。如麻黄发散风寒行气——气滞证。如木香行气止痛。行血——血瘀证。如川芎活血化瘀。不良作用: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辛味治疗作用发散—治表证行气、行血——用于气血阻滞症•甘:能补、能和、能缓。补益——正气虚弱。如人参大补元气调和药性——调和药性、中毒解救。如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和中缓急止痛治疗作用不良作用:大多滋腻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甘味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如饴糖缓急止痛补益阴阳气血之虚、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酸:能收、能涩。固表止汗——体虚多汗证。如五味子敛肺止咳——肺虚久咳。如乌梅涩肠止泻——久泻肠滑。如五倍子固精缩尿——遗精滑精、遣尿尿频。如山茱萸固崩止带——崩带不止。如赤石脂治疗作用—不良作用: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气未尽之证均当慎用。酸味收敛固涩五味子敛汗涩精止咳止泻固表止汗——体虚多汗证。如五味子敛肺止咳——肺虚久咳。如乌梅涩肠止泻——久泻肠滑。如五倍子固精缩尿——遗精滑精、遣尿尿频。如山茱萸固崩止带——崩带不止。如赤石脂治疗作用—不良作用: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气未尽之证均当慎用。酸味收敛固涩龙骨海螵蛸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止带•涩:能收敛固涩。•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能燥(燥湿)——湿证。如龙胆草、黄连能坚(坚阴)——阴虚火旺证。如知母、黄柏治疗作用不良作用:大多伤津、败胃,津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使用苦味清泄火热——热证、火证。如黄芩、枝子降泄气逆——喘咳、呕恶。如杏仁通泄大便——便秘。如大黄通泄——荡涤肠道燥屎降泄——降泄肺气以平喘止咳清泄——清热泻火除烦苍术苦,燥湿——用于湿证•咸:能软、能下。泻下通便——大便燥结。如芒硝软坚散结——瘰疬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海藻治疗作用不良作用:不宜多食咸味软坚散结——治症瘕、瘿瘤、痰核等病证泻下通便——热结便秘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莲子。素不良作用: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渗湿利水——用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气与味的关系1、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作用相近。2、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气同味异气异味同3、一药兼有数味,表明该药作用范围较广。三、归经一、归经的含义归经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部位的一种性能。所谓某药归某经或某几经,则表明该药的有关功效对这一(或这些)脏腑或经络具有明显作用,而对其余部位的作用则不明显,或者没有作用。四、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浮是外行发散沉是收束闭藏特殊: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牛蒡独升。五、中药的毒性有两个含义:1、第一个含义是指药物有无毒性。凡有毒的药物大都作用强烈,或者有副作用,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无毒的药物,性质比较平和,一般无副作用。2、第二个含义是毒性是药物的偏性。中药毒性分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采用大毒、有毒、小毒三类分类方法,是目前通行的分类方法。大毒有毒小毒药物毒性大小强弱,取决于药物有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之比。引起中毒主要原因:•剂量过大:如毗霜、胆矶、斑蛮、瞻酥、马钱子、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大的药物,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可导致中毒。•误服伪品:如误以华山参、商陆代人参,独角莲代天麻使用。•炮制不当:如使用未经炮制的生附子、生乌头。•制剂服法不当:如乌头、附子中毒,多因煎煮时间太短,或服后受寒、进食生冷。•配伍不当:如甘遂与甘草同用,乌头与瓜萎同用而致中毒。•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白果李时珍谓:“原生江南,叶似鸭掌,故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白果生食有毒。•【中毒量】小儿7粒~150粒,成人自40~300粒不等。有毒药物使用注意1、严格控制剂量。2、注意正确用法:有的宜入丸散,不宜煎服;有的只供外用,禁止内服;有的入汤剂,宜久煎。3、遵守炮制工艺,利用合理配伍,避免配伍禁忌。

1 / 5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