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贾兰坡–贾兰坡,河北省玉田县人,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贾兰坡1929年于北京汇文中学高中毕业,未上过大学。193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考入中国地质调查所当练习生,当年被派往周口店跟随裴文中搞发掘1935年,裴文中到法国留学,贾兰坡挑起了主持周口店发掘的工作。1936年11月15日至26日,贾兰坡在I1天之内发现了三颗“北京人”头盖骨而再次震惊世界学术界,这是继裴文中1929年发现的第一颗“北京人”头盖骨之后又一次伟大的发现。。贾兰坡的成功都是他孜孜不倦、勤奋刻苦自学的结果。贾兰坡一生著作等身,成果丰硕,已出版有四百多篇(部)作品一他特别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贾兰坡一辈子诲人不倦,桃李芬芳,为培养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人才付出了巨大的心血胃兰坡对第四纪地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和考古等方面都有很多研究,在旧石器的考古方面,成绩最为显著。由于他在科学上的成就,他曾多次被日本、美国、瑞士、阿尔及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邀请去讲学,受到同行们的热列欢迎。作者简介内容简介《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著名科学、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展现科学之真、善、美,传播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本书是丛书系列之《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书系分爷爷的爷爷哪里来、悠长的岁月两模块。内容包括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一里来》由贾兰坡编著。社会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学术委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学部委员。他兼任过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生代研究室副主任、标本室主任和周口店工作站站长等职,同时,还是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地质及冰川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部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1979年,贾兰坡与卫奇等研究了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认为许家窑文化在细时器技术传统上是“北京人”文化与峙峪文化的过渡桥梁,并对世界范围内细石器的两大传统以及细石器起源和分布等理论性问题作了探讨。1978年贾兰坡对细石器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发表了“中国细石器的特征和它的起源与分布”,把中国的细石器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受到美国考古学者的支持。美国学者认为它对北美考古是指导性的。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6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1年7月8日贾兰坡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2003年11月25日贾兰坡生平事迹展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隆重开展。开幕式上,贾兰坡的儿子贾彧彰致辞缅怀了自己深爱的父亲。贾兰坡的半身铜像在揭去红色帷幕后,和“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裴文中先生、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键的塑像并排展示在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的大厅。在古犹太教《旧约全书》中上帝花了几天造人,分别干了什么?在埃及神话中谁造了人?北京人头盖骨在哪里发现?你认为人类从何而来?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家族关系爷爷的爷爷,称为高祖父。人类的繁衍生息是相通的,各个民族都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汉族的亲戚关系条理例分明尊卑有序:比自己长一辈的称呼有姨父叔伯姑舅,同辈的有兄弟姐妹嫂等等,下一辈有侄甥等等。中国人由于姻亲而产生的亲戚关系相当庞杂。其派生出的各种称谓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对自己的父母称父亲、母亲(爸妈);对自己的子女称儿子、女儿。称别人的母亲、父亲谓令堂老堂和令尊尊翁;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父亲谓家慈家母和家严家父。对自己已故的母亲、父亲称妣和考;对别人称自己已故的母父谓先慈先母和先严先父府君。对于后母称继母,对于后父称继父。其他如前。对自己的祖父母称祖父祖母(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孙子孙女,男的自称孙男(孙子);女的自称孙女。称别人的祖父、祖母谓令祖父和令祖母;对别人称自己的祖父、祖母谓家大父和家大母。对自己已故的祖父、祖母称先大父和先大母,或者称王考和王妣。对自己的外祖父母称外祖父外祖母(姥爷姥姥)。男的自称外孙儿(外孙);女的自称外孙女主要内容《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介绍“人类起源学”的基础知识,旨在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从小立志在科学研究领域一展身手。《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为“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一,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人才。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就要从科普抓起。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去克服困难,成功或成就就会在你面前。本书为“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之一,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的故事目录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一、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二、“人类起源”科学来之不易三、北京人头盖骨四、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五、北京人是最早的人吗?——一场4年之久的争论六、找到了比北京人更早的人类化石七、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八、人类使用工具也是人类起源的证据九、人类诞生在地球历史上的位置十、2l世纪古人类学者的三大课题十一、保护北京人遗址附录古人类化石表相关作品《中国猿人》《山顶洞人》《河套人》《中国大陆上的远古居民》《悠长的岁月》北京猿人介绍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定名北京猿人,也叫北京人头盖骨,后正式名称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现在在科学上常称之为“北京直立人”,属旧石器时代。1941年,北京人头盖骨被移交给即将离开北京撤回美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同年12月5日,该部队所乘火车驶往秦皇岛,但由于随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军队俘虏了北京、天津等处的美国兵,北京人头盖骨从此下落不明。2012年3月,“北京人头盖骨遗失之谜”出现新线索,可能埋在秦皇岛地下。从“神创论”到认识上的蒙昧时期人很早就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由于科学的落后,人们得不到正确的认识,就说人是用泥土造的,也就是“神创论”。“神创论”在世界上流传很广,东、西方都有这样的神话故事传播。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抟土造人。古代人们认为世界上很初没有万物,后来出现了盘古氏,他用斧头劈开了天、地。天天加高,地一日日增厚,盘古氏也天跟着长大。万年之后,成了天高不可测、地厚不可量的世界,盘古氏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支撑着天与地。他死后化成了太阳、月亮、星星、山川、河流和草木。天地星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出现了,只是世界上还没有人。这时女娲出现了,她取土和水,抟成泥,捏成.人,从此世上就有了人。在国外的神话中,也有相似的说法。埃及的传说中,人是由鹿面人身的神哈奴姆用泥土塑造成的,并与赫脱给了这些泥人生命。在希腊的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用......摘要感受文学经典的永恒魅力中国儿童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门类始于“五四”时期,多以成人视角关注儿童生存境遇,直面中国社会问题与历史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儿童文学发展进入到最重要的转型期,从早期的“把成人的悲哀显示给儿童”转向“以儿童为中心,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命”,这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最具突破性的转折。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量,会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情感审美、精神面貌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此,我们精心挑选了当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并配以精美生动的插图,力求让孩子们充分享受阅读的美好。在这里,你可以品味周锐童话幽默而不乏讽刺的语言魅力,欣赏张秋生宛如巴掌大小的童话小诗,畅游贾兰坡爷爷亲手创造的“人类起源”科学殿堂,还可以在沈石溪童话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小动物之间的友爱、挚诚以及对生命的崇高敬畏……这些作品所表现和关注的正是新时期儿童......1936年11月连续发现三具北京猿人头盖骨,震惊国际学术界。人类的起源对一个追溯到2.9亿年前的头骨进行的再次分析显示,它是现代有颌类脊椎动物的早期成员,这意味着颌口动物包括数万种健在的从鱼到鸟在内的脊椎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等。棘鱼属存在于最早的鲨鱼和硬骨鱼类开始各自进化前的时期,这个血统最终延续到人类生命中。科学家已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亚发现棘鱼属化石。和其他棘鲨相比,它相对较大,足有1英尺(约合0.3米)长,它们有鳃,而不是肺,长着一双大眼睛,以浮游生物为食[1]。颌的出现在脊椎动物发展史上是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在生存斗争中,食物是决定动物能否生存下来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剖学和古生物学不但证明了颌是由鳃弓变来的,而且还能确切指出是由那对鳃弓变来的。因为虽然鳃弓的形状相同,但支配每对鳃弓的神经是不同的,例如头甲鱼具有10对正常鳃弓,其中最前面的两对为三叉神经支配,第3对为颜面神经支配,第4对为舌咽神经支配,第5对以后各对鳃弓均由迷走神经支配。而鱼类通常有5对正常鳃弓,其中前面的一对为舌咽神经支配,后面的其余4对由迷走神经支配。而支配颌和舌弓的神经恰巧分别是三叉神经和颜面神经。事实上解剖学证明同鱼类一样,所有有颌脊椎动物的颌都是由三叉神经支配的。例如患有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有时牙齿并无毛病,但却会感觉牙齿部位疼痛,原因就是因为颌部的神经属于三叉神经。于此可见所有有颌脊椎动物的颌都是由三叉神经支配的鳃弓改造成功的,或者按照头甲鱼的情况,更确切地说,是由三叉神经所支配的两对鳃弓中的后一对鳃弓发展来的。颌的来源的一致性,也正说明有颌脊椎动物有着同一起源。人类在内的所有颌类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C.R.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但他没有认识到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未能正确解释古猿如何演变成人。F.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创造人类的科学理论,1876年他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从动物状态中脱离出来的根本原因是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劳动。文章论述了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古代的类人猿最初成群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后来一部分古猿为寻找食物下到地面活动,逐渐学会用两脚直立行走,前肢则解放出来,并能使用石块或木棒等工具,最后终于发展到用手制造工具。与此同时,在体质上,包括大脑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出现了人类的各种特征。恩格斯把生活在树上的古猿称为“攀树的猿群”,把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称作“正在形成中的人”,而把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称作“完全形成的人”。随着化石材料的不断发现,测定年代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尽管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已经可以大致勾划出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线索。人类的进化人类进化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认为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一步一步发展而来。这一理论得到一些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的支持。和其它由进化理论发展出来的理论一样,这一理论同样面对很多挑战和难以解释的现象。[1]现时生物学及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对现代人类的早期演化历程主要有两种理论,即单地起源说和多地起源说,19世纪时西方国家的人类学家抱有种族歧视观念,大部分同意多地起源说,认为白种人和其它人种起源不同,从根本上就处于一个优越的地位。20世纪的新考古发现、基因检测技术发展和思想进步,导致大部分科学家同意单地起源说,但随着新考古发现的不断出现,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考察多地起源说。[2]对人类进化的质疑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中并没有直接论述人类的进化,只是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