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就是依据上下文(语境)来判定常见虚词的用法,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考查内容,能力层级为B(理解)。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以及兼词等,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用法也非常灵活,要注意以下几点:1.“常见文言虚词”,指明了考查范围。江苏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以下15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命题范围: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与《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相比,删去了“乎、也、者”三个。2.“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明了考查条件。一般来说,文言虚词在句子中没有具体的意义,有时甚至只是起语法上的辅助作用,一般不充当句子成分。所以,文言虚词的意义没有实词那么“实在”,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也会被赋予相应的逻辑关系上的意义。对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考查,是指对在阅读材料中出现的文言虚词,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握其用法和意义并能加以解释,绝不是要求考生孤立地去历数常见文言虚词具有哪些用法。.高考文言文阅读对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第Ⅰ卷中进行。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一直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与用法,其特点是将8个句子分为四组,要求考生比较,判断每组两句中虚词用法的异同,其中每组的第二个语句一般出自教材相关的篇目。但观察江苏省近几年的命题形式,从2007年开始,虚词就没有进行单独命题了,而是放在翻译题中进行考查。但这并不排除在2012年的考试中出现虚词题的情况。虚词作为一种基础且重要的文言知识,对读懂文言文,梳通文意有着重大的作用,考生应牢牢掌握。特别应该注意那些有虚词用法的实词和有实词用法的虚词。推断文言文中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标志识别法有些文言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以帮助快速答题。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何陋之有、惟利是图)等。。二、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如“今以钟磬置水中”和“今如此以百骑走”两句中“以”词性就不一样,第一句中“以”是介词“把”,而第二句中“以”是实词“率领”。三、语法切入法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与其他词组合的关系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秋水》)③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分析】①句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②句中,“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③句中,“秦之咸阳”为偏正结构,“咸阳”是中心词,“秦”是限制词,“之”显然为结构助词“的”。四、结构分析法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例: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分析】①句中,“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都是表修饰的连词。②句中,“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知“思”也是语气助词。③句中,由对称结构可推知,“见”意即“被”。五、句位判断法有一些虚词,处在句子的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我们如果注意分析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一定能找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如“乎”,用在句末是语气词,用在句中且直接用在形容词之后常是助词(形容词词尾),用在句中且用在代词、名词之前是介词(相当于“于”)。例: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分析】①句末表疑问语气;②介词,相当于“于”;③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由上面的例子还可以看出,如果要区分句末语气词的不同功能,我们只要看看这个句子是什么句式,就知道这个句末语气词是表什么语气了。六、语境推断法有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仅仅根据所在句子的意义就可以判定,但也有些虚词,我们必须联系这个句子所处的上下文才能确定。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分析】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表示璧的重要以及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这样一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连词,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