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专题复习考纲考题1.考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情感和语言。2.中考诗词鉴赏一般为2道小题共计4分,全部都是主观性文字叙述题。中考主要考点㈠朗读节奏的划分(音节、意义)㈡主题、内容和情感的理解㈢表达技巧的鉴赏⒈表达方式(描写方法、抒情方式)⒉表现手法⒊修辞方法㈣品味诗歌语言、名句赏析(写作技巧、表达效果)⒈品味关键词语的妙用;⒉对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㈤结构形式的鉴赏㈥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和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中考常见题型题型考点解题方法名句赏析类句子写得好,为什么?表达技巧+内容+主旨炼字类分析字词的好处?词+意境+感情主旨情感类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作者+背景+内容意境类描写什么意境?画面+主旨学习策略•鉴于中考诗歌鉴赏的基本特点,在应试策略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丰富诗词积淀,厚积薄发。•只有大量的阅读积淀,才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诗词鉴赏的能力。•(2)、明确考标要求,了解设题特点和命题趋势。•只有熟悉考试要求,才能学有方向,提高鉴赏训练的针对性。•(3)、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模式,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只有熟悉各类题型,把握解题要领,才能提高解题能力。•襄邑道中陈与义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质疑:内容和主旨:“云”往往用来衬托高士飘逸闲适的神情,陈与义以云不动的错觉来写自己与云“俱东”的动态,“俱东”一词则有直上九宵的气概。所以答案为:①运用了静中见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2分)②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2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解题方法:表达技巧+内容+主旨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是无数散曲中描写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誉为“秋思之祖”为历代所传诵.2.文中共写了十种事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思乡之情.3.断肠__一词是全文的主旨所在.4.说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几句抒情有什么特点?“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一个个让人刻骨铭心的凄凉镜头正是天涯断肠人心境的直接反映,与“小桥流水人家”形成对比,体现了背井离乡之人愁肠寸断的悲苦与寂寞.寓情于景解题方法:+内容+主旨表达技巧: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②表现手法(象征、用典、烘托衬托、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多角度表现等)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对比、设问、反问、双关等)。表达技巧参考答案: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质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历来为人所称赞。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解题方法:表达技巧+内容+主旨诗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落花死而不已,化做春泥也护花的有情自比,表明作者为国为民仍要尽一份心力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融入议论。后也指一切无私奉献的精神。⒗《己亥杂诗》龚自珍⑴“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答:既有作者离别的愁绪,又表现了回归的喜悦。春光好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质疑:和煦的阳光,风和日丽,万物快活地竞芬芳。笋儿可着劲儿猛长、身子简直要迸开了,迸出满身嫩绿。花儿,羞羞答答的,偎在雪坞上,洒出满世界浓香。透过那金丝般的柳枝,看得见一轮落日,仿佛它们就挂在斜阳上。解题方法:词解释+意境+感情词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去分析;意境为热闹的春意,美妙的风光;感情是对成都本土春天的赞美之情。结合起来便可得出这样的答案:“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2分)和强劲的生命力(1分)。“偎”字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花的娇美(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颈联中“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质疑:参考答案:“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解题方法:词+意境+感情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钟”“割”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钟”“割”字好在何处?质疑翻译: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象,其中“钟”“割”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割字好在何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一个“钟”聚集,写大自然对泰山的眷顾极言泰山之神奇秀丽。“一个“割”,分。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翻译: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孤”“流”字用的好,好在哪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流”字用的好,好在哪里?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和它有异曲同工之效的诗句有:孤:一条。碧空尽:在碧蓝的天空消失。流:流向。天际:天边。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秋夜秋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质疑:解题方法:作者+背景+内容作者张仲素是婉约派诗人;背景是女主人公的丈夫远行,思念丈夫。从内容上看,前三句作者描绘了计时的漏壶在夜间响起了“丁丁”的水声,月亮时而遮住时而露出,暗处的秋虫通宵在鸣叫的三幅画面,第四句是思妇内心的独白,所以我们猜测诗人的思想感情为:思妇独守闺中的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一类:怀古,讽今,思乡,忆友,离别,忧愁,重逢的喜悦;爱国杀敌等。内容分类第二类:穷困的愤激,通达的豪迈,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等。第三类:哲理诗。解题方法:作者+背景+内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参考答案:质疑: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或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解题方法:作者+背景+内容翻译: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质疑翻译: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末句;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作者以满腔义愤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民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语言刚正率直,说理入木三分,表现了深刻的思想性。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质疑:解题方法:画面+主旨我们去找画面“早春”,前面的“小雨”“润如酥”是清新美好的画面,以及“好处”“绝”“胜”可以看出是赞美之情,再抓“草色”“近却无”,所以词句可以这样理解: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欣喜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了。表达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质疑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解题方法:画面+主旨江雪柳宗元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一联所展现的画面。质疑:参考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解题方法:画面+主旨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抒发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答案: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中所展现的画面。解题方法:画面+主旨质疑总结•第一、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不是听几首分析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大家平时的钻研和积累。•第二、任何老师和资料所讲的技巧、规律都不能死板运用。比如辛弃疾的词大部分是反映抗金爱国、反对偏安政策的,但也有表现农村闲适生活的。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朗读节奏的划分(音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