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景观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城市园林再现自然,植物配置要顺乎自然。现代城市建设步伐日新月异,怎样在闹中取静,体现出园林美及自然美,是我们从事园林工作者必需去探讨的课题。它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植物,分析美的本质,将美呈现在现代之中,让美的线条和美的色彩带给人们心灵、感观上的愉悦。本文从色彩的角度入手,探讨试图将配色美学应用于景观环境设计,即如何发挥景观环境中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的各自特点,创造景观环境色彩美的问题,并分析了不同景观环境中适宜的配色设计。关键字:景观环境、色彩、自然色、人工色、色彩组合1、色彩的定义从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色彩的早期观点—无论什么东西,是可见的便是色彩,颜色就其本性而言,就是可见的东西。现代心理物理学对色彩的定义是:可见光波段范围内的一种能量分布状态,它可引起色彩感觉的光刺激作用。而在艺术家、文学家、设计师眼中,色彩是表达其艺术情感的一种抽象成分,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是“太阳神头顶的光环,大自然脸上的红晕,人类心灵的震栗”(歌德)。在现代景观的体验过程中,空间是由身体的行为而感知的,依附于具象的墙体、植物、地面而存在;而色彩是由视觉而感知的,它既依附于具象的实体,也依赖于光这一抽象的实体而存在,是空间的非物质化和边缘化,是“视觉表象中最变幻莫测的一个维度”(阿恩海姆)。2、色彩的视觉属性与心理知觉在不同的研究学科范畴里,色彩有不同的含义和量度,心理物理学研究光刺激的客观表征,色度学研究工业生产领域各种再现色彩的技术,本文则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色彩的视觉现象。2.1色彩视觉的量度色彩视觉的三个心理学量度: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认识其他色彩心理效应和情感效应的基础,识别色彩与色差鉴别也同样建立在这三个基本心理学量度的基础之上。(1)色相①是我们能够感觉到的光谱上的各个色谱段(如红、橙、黄、绿、青、蓝、紫)。(2)饱和度是使我们对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程度上作出评判的视觉属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鲜艳程度与饱和度成正比,色素浓度越高,颜色越浓艳,饱和度也越高。非彩色系是饱和度等于零的状态。(3)明度是使我们可以区分出明暗层次的非彩色系的视觉属性,这种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在此基础上,按照色彩感觉的心理等距标尺来规范的色空间秩序就是色样系②。2.2色彩的冷暖与重量色彩除了色相、饱和度和明度这三个属于它本身的视觉属性外,还有一些由色彩刺激引起的、非色彩视觉性质的关联属性。色彩的冷暖与重量是最普遍的视觉经验。长波系列的色相最暖,最具热感的色是橙红、红与偏橙的黄。暖色具有温馨的情调与可引起兴奋的力量,绿、青、蓝则是典型的冷感色彩,有使人感到清凉、镇静的作用。一般而言,纯度高、饱满的色相能够引起愉快的情绪反应;纯度低、饱和度低的色相显得呆板、模糊、晦涩,会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基于比重及密度的原因,深色给人一种结实、沉重的感觉,浅色则给人以轻盈、浮动的感觉,如天上的云、液体中的泡沫和棉花,都是因色浅而显得轻。此外,色彩的重量感还与色彩表面的质感有关,表面光洁的色彩显得轻,表面毛糙的色彩则显得重。景观设计师在设计特定的场所时,可以根据使用人群的特征调配特殊的色彩,通过色彩把一些非视觉性感觉(如喜庆、温情、平和等)传达给人们,并使其审美活动得以实现。例如,游乐场、度假区的色彩就和墓地、疗养院的色彩有很大差别。2.3色彩的联想性和象征性色彩可以刺激人们想起与它有关的事物。象征主义的色彩学家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存在另一个“真的”“美的”世界,色彩构成的目的在于暗示“另一个世界”。色彩的象征性有普遍意义,红色是最强有力的色彩,热烈冲动,“具有一个成年男子的成熟,其激情总是冷静地燃烧着”;黄色不仅能够象征尊贵,而且在传统上还被用来表示羞耻和屈辱;暗蓝色可让人“沉入包罗万象的无底的严肃之中”;而淡蓝色则“具有一种安息的气氛”(瓦西里·康定斯基);黑色犹如深邃无涯的宇宙空间,包容了高贵、神秘、肃穆、悲伤……景观设计师可以利用色彩的象征性设计出有场所特征、能引起人们某种感情共鸣的景观,如纪念碑、纪念广场等。华裔建筑师林樱所设计的越战纪念碑(图1),在大片草地中切入一道黑色的大理石矮墙,犹如大地上的一道伤痕,使参观者在沿着斜坡而下之时,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岩体,就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在这里,代表哀悼的黑色、光滑的岩体表面及在岩体上反映出来的自己的影子,使生者与死者、生者与自己的影像实现了无语的交流。2.4色彩的运动性色彩在知觉心理学上具有运动的特征,古尔德斯坦的视觉实验和康定斯基的色彩表象分析都表明:波长较长的色彩能引起人们心理学上扩张性的反应;相反的,波长较短的色彩则会引起人们心理学上收缩性的反应。阿恩海姆在《艺术视知觉》一书中曾举例说:“一个黄色的圆圈会显示出一种从中心向外部的扩张运动,这种运动明显地向着观看者的位置靠近;而一个蓝色的圆圈则会造成一种向心运动,其运动方向是背离观看者的。”设计师据此可以应用色彩的变化来营造空间环境,从而达到空间收放等艺术效果,在有限的具象中创造出无限的虚像。理查德·哈格(RichardHaag)在华盛顿布洛德保护地中设计了一个倒影园,高大挺拔的雪松和规则的绿篱(紫杉)围合着狭长的矩形水池。在冬日飘雪时,墨绿色中的一道银色纯净深邃,“似乎一直延伸向前方,如同通往天堂的电梯”(哈格)。3、景观环境中的色彩解析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格列高里认为:“色知觉对于人类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视觉审美的核心,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情绪状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色彩的文化与心理知觉原理,捕捉有色彩的客观物体对视觉心理造成的印象,并将对象的色彩从它们被限定的状态中释放出来,使之具有一定的情感表现力,再赋以其象征性的结构而成为有生命力的景观元素。3.1景观环境色彩分析要进行景观的色彩组合,首先就要了解景观环境中有哪些色彩,归纳起来,大约有如下种类:分析景观环境色彩的组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有如下特点:1.自然色彩种类多而且易变化,特别是其中植物的色彩,一年中,植物的干、叶、花的颜色都在变化,而且每种植物有其不同的色彩及变化规律;而人工色彩相对稳定,一般有固定的颜色。2.景观环境的基调色多是生物色彩,如植物的色彩,它在景观环境中所占的比例最大,非生物色彩与人工色彩点缀其间。3.自然色彩虽然易变,但也是有规律可循,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调节人工色彩,达到与自然色彩的协调。3.2景观环境色彩组合原则色彩属于视觉艺术,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应以满足视觉需求为原则。视觉需求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因子;同时,它也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视觉需求相对稳定的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不易变更。色彩心理学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色彩观念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由于多次欣赏了某些色彩,神经通路在大脑皮层上日益加深,便形成了牢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而造成的,这种审美无惊奇感,但习惯欣赏的东西是从内心欢迎的,故而产生愉快的感情”①。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强调经学,忽视科学,以“中庸”“中和”作为美的标准,要求统一、整齐划一的美,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要循规蹈矩,不偏激,不标新立异,因此在色彩的选择上势必以暗色或中性色为主,注重色彩的单纯、和谐及其内涵,不求色彩、色度的丰富性,即使有对比也是适可而止。所以,虽然北方皇家园林也曾为显示豪华、夸耀权威而饰朱粉金,但总体来说,中国古典园林仍以追求高雅、柔和、温润、质朴的色彩美感为目标,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凝聚成的,而且这种积淀代代相传,时至今日,影响仍很广泛。另一方面,在景观色彩的组合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视觉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美国生理学家海巴·比伦从精神物理验证得知:“人能在自然界看到的颜色是有限的,人对任何事物不断地接受,就会产生腻的感觉,使人疲劳乏味,流行色之所以形成,表面看有其人为的因素,而内因是它符合人们生理平衡的需求”。即人们对色彩变化、对比色的需求,以达到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平衡。景观环境色彩虽然不可能象流行色那样有规律地变化,但其顺应时代需求的规律不可逆转,社会发展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现代色彩审美趋向于简洁、明快、醒目、亮丽,因此明度较高,色度较低的颜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在考虑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时,我们应兼顾视觉需求的稳定性和时代性,即在色彩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做到局部色彩的活跃对比,既不能呆板单调,也不能过分刺激。同时,注意时代审美倾向色彩的运用。3.3景观环境色彩组合方法景观环境景观色彩组合大致有两种:1类似色的组合,色轮上九十度以内的色彩相互组合,这些色彩在明度、纯度上有所变化。如景观环境中树木和草坪,不同种树木的不同纯度、明度的绿色组合就属于类似色的组合。这种色彩组合较素静、柔和,但易造成单调感。2对比色的组合:色轮上相距一百二十度的色彩组合形成对比色的组合。景观环境中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可形成对比色的组合。这种色彩组合给人的感觉鲜明、强烈,往往可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但也要防止过分强烈,造成跳跃、不统一感。一般认为,类似色的组合由于其调和性,形成的视觉效果易于被人接受,但这种色彩组合只能维持一般的适应感,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这是由于色彩组合的生动性、吸引力减少的原因。我们的眼睛有不断要求全光谱的视觉生理需求,有补色关系的两种色彩,在眼睛内可以达到安定平衡状态,这也就是眼睛会产生视觉残像的原因,所以,除了类似色的组合,还应注意对比色的应用。景观环境中植物的不同绿色度可形成类似色的配合;植物的色彩与非生物的山石、水体等的色彩也可形成类似色的组合。同时,植物本身叶色变化、花与叶的色彩又可形成对比色的组合。这些类似色与对比色都是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色彩的运用,因此使我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操纵它们,只能有目的的加以利用。建筑、小品、铺装、人工照明等这些人为物的色彩我们可以直观地进行设色,使它们的色彩与其它要素的色彩形成对比色的组合或类似色的组合。因此,在色彩组合时,我们常可利用人工物的色彩在景观中形成画龙点睛之笔,如法国拉·维莱特公园中的“folly”(红色建筑)就是一例,耀眼的红色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视觉刺激。总之,色彩组合协调是我们的目标,无论采用色彩对比还是色彩和谐,一般而言,设计时两者都应考虑到,做到“大调和、小对比”。此外,在景观环境景观色彩组合时,还应考虑到:1、色彩与地域环境的关系。通常,在炎热地区,宜多采用白色、浅淡色、偏蓝偏绿的冷色,这样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相反,在寒冷地区,宜多用暖色,如偏红、偏黄等色彩,或者在中性色系中设局部暖色,增加温暖感,这是通感引起的视觉要求,我国古典景观环境北方色彩华丽而南方较素淡恰好证明了这一点。2、设计景观色彩组合时,应注意色彩数量以少为好,并应有主调、配调之分。引用画论也许更能说明这个问题:“五彩彰陈,举一色为主,而它色附之。”说明色彩组合不能群龙无首,不能平均分配力量,应有主次之分,以免过分刺激或杂乱无章。3、利用带有某种色彩倾向的灰色,如蓝灰、黄灰、米灰等色,易于与其它色彩组合,并辅助鲜明色彩,烘托主题。同时,城市中流光溢彩,这种灰色以其安定、幽静、温柔的精神特性能满足人们要求安静、平和的心理,因此,可在建筑、小品、铺装等人工物饰色时使用。3.4景观环境中不同区域的色彩设计景观环境中的功能区划大多是依使用对象或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的,由于不同的使用对象有不同的视觉需求,不同的用途也需要不同的色彩来配合,因此,各功能区应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如按照使用对象不同,景观环境中大多分为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和老年人活动区。这些不同的年龄组有不同的审美偏爱。儿童一般好奇心强、色感较单纯,喜爱一些单纯、鲜艳而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因此儿童活动区宜使用明度高、纯度也高的红、黄、绿、蓝等色彩组合,此外,由于儿童好动,应注意形成暖色调。青少年大多性情强烈,有着活跃的朝气,对色彩偏爱明快与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