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中国书法艺术与旅游书法是一种以汉字为表现对象,以线条造型为表现手段的艺术。书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象征,是“中国文化核心中的核心”(熊秉明语)。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地有不少优秀的书法作品(如石刻、扁额、楹联等),它为旅游地大大增辉添色。书法艺术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4.2.1主要书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发展演变4.2.1.1篆书(1)大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是我国最早的书法,它们具有象形质素或象形精神,具有原始、质朴、象形、雄浑之美。石鼓文金文(1)小篆(秦篆)篆书达到高峰是秦朝。秦篆(小篆)的书法艺术特点主要是讲究圆笔曲线美,用笔工整峻拔,体态遒劲,字呈长形,风格朴茂自然,严谨肃穆。秦篆4.2.1.2隶书(汉隶)隶书是篆书的演变和简化。隶书的主要特点是用笔多方折,讲究方笔的直线美,笔画多波磔、蚕头燕尾,笔势左右张开,线条粗细变化较大,字呈方形或扁阔形,比篆书更强调结构的平衡、对称、整齐一致。东汉是我国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汉隶的书法艺术的主要审美特点是风格古朴、含蓄柔美、雄浑厚重、工整精巧,于流畅之中显露方正之相。汉隶4.2.1.2楷书(真书或正书)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因其笔划平直、点画均称、形体方正,可作楷模而得名,它是由汉隶、章草演变而成的一种书体。其最大特点是端庄工整,结构严谨,艺术性高,实用性强。楷书发展分为两大体系,即前期的魏碑体系和后期的唐楷体系:(1)魏碑魏碑是我国最早的楷书或楷书的雏形,在书法艺术发展上处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书法艺术风格上承汉隶遗韵,下启唐楷先河,它继承了隶书波画笔法,又有楷书的雏形,结构古拙雄强、生动自然;笔势沉着大方,风格粗犷豪放,别具风采。(2)唐楷唐代是我国楷书艺术发展的高峰。名家辈出,书法家灿若群星。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是著名的大书法家,他们的书法艺术各有特点,例如颜体以“雄”见长,柳体以“刚”取胜,欧体以“险”称绝,均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均被后人奉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唐楷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等。柳体欧体颜体4.2.1.4草书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始于汉初。东汉的张芝是草书始祖。根据用笔、结体、气势等的不同特点,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类型:章草是隶书的草书,字字独立,排布整齐,结体平整,波磔分明,字型古怪,格调高雅。今草又称小草,是楷书的草书,字大小相间,正斜相倚,意态活泼,但体势较连绵,点划较规矩。狂草又称大草,用笔放纵,线条连绵。章法布局不受任何约束,离散聚合,大起大落,跳荡奔腾,点线变化具有强烈的节奏美感,追求通篇气势的畅达豪放。著名的代表性草书作品有皇象的章草《急就章》、王羲之的小草(行草)《十七帖》、张旭的狂草(大草)《古诗四帖》、怀素的狂草《自叙帖》等。怀素狂草张旭狂草4.2.1.5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或楷书的流动写法,它吸收了楷书与草书二者的长处,既易于辨认,又书写简洁,所以实用价值很高。行书有行楷和行草之分:在结构、笔势上偏重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偏重于草书的称为行草,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宋代是行书鼎盛时期,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是历史上享有盛誉的行书大家(“宋四家”)。元代赵孟頫,清代郑燮等亦成就卓著。王羲之行书颜真卿行书4.2.2历代著名的书法艺术4.2.2.1晋代书法艺术——自然清丽、平和含蓄、崇尚风韵4.2.2.2唐代书法艺术——刚健雄强、大气磅礴、讲究法度欧阳询创造的欧体,独具一格,其书法艺术的特点主要是,楷书用笔精到,刚健有力;笔画方润,刀戟森严;结构紧密爽健,于平正中见险绝;字型较窄长,字的大小随字异形,富有变化。颜真卿所创造的颜体,最能代表唐代书法刚健有力、气势雄强的特点,其楷书书法艺术的主要特点是:肌体丰满,笔遒筋健(有“颜筋”之说),端庄雄伟,气势磅礴,堂堂正正,郁郁苍苍。具体讲,颜体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①在点画上,强调“藏头护尾”;②在结体上,强调端庄平正,四平八稳;③在笔画线条上,强调老辣凝重,讲究横细竖粗。竖画多外凸,内有张力。他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大。柳公权也是唐代极富盛誉的楷书大家,其创造的“柳体”书法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字体棱角分明,骨力硬朗,刚劲有力,笔势精悍,法度森然。他的书法用笔强调刚劲的骨力,转折棱角突出,故有“柳字以骨力胜”(“柳骨”)之说。张旭是唐代极富盛誉的草书大家,有“草圣”之称,尤其擅长“狂草”。书法艺术特点是:雄强有力、奇伟飞动,笔走龙蛇,似惊雷激电。其代表作有《古诗四帖》等。释怀素为唐代继张旭之后的草书造诣颇深的著名书法家。他的草书笔势狂放,如激电奔流,似惊蛇入草,书写时尽情挥洒,龙飞凤舞,有“排山倒海”、“挥扫千军”之气势。其代表作有《自叙帖》、《食鱼帖》等。怀素在行笔的流畅飞扬和气势开阔宏伟方面有超过张旭的地方,被称为是与“颠张”齐名的“狂素”。4.2.2.3宋代书法艺术——自由洒脱、奇秀隽永、追求意境蔡襄的书法功底深厚,字体端庄沉着、隽永秀丽、温淳和美,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蔡襄行书苏轼的书法的最大特点是丰润、沉着、劲媚、豪放,并具有天真烂漫之趣和婀娜多姿的独特风格,字形媚中带骨、外柔内刚,在隽永中透露出端庄淳厚的真情。苏轼行书黄庭坚行书黄庭坚的书法特点是在用笔和结构上比苏轼更加自由豪放,而且沉着和有节制。他的行书重要特点在于结体,具有“中宫收敛、四周辐射”的特点,撇长而舒展,中腰的横长而波折,笔法瘦劲婉通,使人有险峻而新颖的感觉。米芾行书米芾的书法比苏轼、黄庭坚更自由、潇洒、豪放,很能表现宋代文人那种洒脱不拘的风度。他的书法运笔翻腾起倒,八面出锋、酣畅淋漓、雄强险峻,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誉评。字的结构隽永奇变,非同一般。字形多倾斜。章法布局上常以下字的重心追随上字的重心,摇曳生姿,饶有情趣。此外,南宋的赵佶(宋徽宗创瘦金体)、陆游、范成大、朱熹等书家也较有影响。宋徽宗瘦金体4.2.2.4元、明、清书法艺术——元代尚古,明代尚态,清代尚质,但创新发展不足自宋代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由盛转衰。元、明、清三代的书法艺术也没有什么大的创造与发展,基本上是晋代(自然清丽、和平含蓄)、唐代(刚健雄强、大气磅礴)、宋代(自由豪放、隽永奇秀)三种风格的延续。元代书法的特征是“尚古尊帖”,宗法晋、唐而少创新;明代书法以“态”求胜,“一字万同”、“台阁体”风靡神州,工稳的小楷达到至高境界;清代的书法艺术的总体倾向是“尚质”,大多风格古拙质朴,金石考据之学一时盛行,学碑者趋之若骛,成为当时书坛主流。这一时期也有一些书法家较有成就和个人特色。例如:元代的赵孟頫在楷书和行书上都造诣颇深,楷书中兼有行法画意,字体潇洒、温润、闲雅、秀媚,对后世影响较大。明代的文征明、董其昌,清代的郑板桥等人的书法也颇有特色,具有较高的审美鉴赏价值。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虽然不少,但多数比较保守和复古,作品缺乏气韵和生机,对后世影响不很大。赵孟頫楷书赵孟頫行书文征明书法郑板桥书法近现代书法艺术空前繁荣,书法家灿若群星,有影响的有毛泽东、林散之、沈尹默、郭沫若、启功、舒同、刘秉森、欧阳中石、沈鹏、周慧珺、高惠敏等。硬笔书法家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较有影响的田英章、杨再春、庞中华等。目前,许多年轻的书法家很注重开拓创新,但过分否定传统、远离传统,书法功底欠扎实,致使书法界一些“狂、怪、野、俗”之作应运而生,这已成为妨碍和危及中国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最大问题。沈鹏草书根据我国书法的历史演变,有学者对各历史时期的书法艺术特点作出这样的归纳总结:商周尚象、秦汉尚势、晋代尚韵、南北朝尚神、唐代尚法、宋代尚意、元代尚古、明代尚态、清代尚质、现代尚新。4.2.3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体现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线条的美书法给人的美感,首先来自线条的美。中国书法的线条极其丰富,不同的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美。如平行的线条可以表现一种平静之感,垂直的线条具有一种庄严、高贵与向往之感,扭曲的线条可以表示激动和愤怒之情,弯曲的线条被认为具有柔和、优美的特质,粗线具有丰满、风韵之气,细线则有苗条、潇洒之姿,渴笔线条可以表现刚劲、骨气,湿笔线条则可以表现秀丽、痛快等等。这种笔画的力量感、韵味感、苍劲感、俊秀感、柔和感……正是书法线条的美学特征。书法的线条美主要表现在圆厚的立体感,笔力的力量感,起伏的节奏感等方面。这都需要我们在欣赏时仔细把握。(2)结体与布局的美字的结体也叫间架结构,即一字的笔画间的疏密关系和比例大小。中国书法十分讲究结体,每个字的大小、长短、宽窄、疏密都要精密地考虑。要做到意随心到,笔随势生,使之富有情趣。在字的结体上,不同的书体要写出不同的风格,如楷书结体应端庄、严谨、峻整;行书要流畅、生动、清秀,运笔要有节奏,有动势;草书笔墨要酣畅、潇洒,如行云流水,似龙飞凤舞;篆书和隶书魏碑则应古拙、质朴、苍劲。书法的结体美主要表现在和谐自然之美、流转变化之美等方面。中国书法除注意结体以外,还很讲究章法布局,谋篇布白。布局的妙处在于富有变化。行草书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都要有所变化,不能死板,字身大小要鳞羽参差,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自觉地把疏密、仰俯、伸缩、向背、迎让等技法运用到字里行间中去,使之富有笔墨情趣。章法布局之美追求阴阳调和、气血贯通,计白当黑、虚实相生。中国书法布局一般有两种形式:纵有行、横有列(多为楷书作品);有纵行、无横行(多为行书、草书作品)。(3)形与神的美形神兼备,是中国书法与绘画的最高境界。书法形的美,主要是指字态的形象美和布局的章法美。书法神的美,主要是指书法家用点、线表现出来的一种内在的美(或者说气质、内涵、品格的美)。这两种的有机融合,即神、形的统一,是书法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只有达到这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界的书法才能算是精品佳作。(4)墨法的美中国书法历来讲究笔墨情趣或墨韵。用墨要燥润相间,浓淡相成,有层次,有变化,有节奏,有韵律。追求“挥毫落纸如云烟”的美感。(5)意境的美书法的意境,主要是指一整幅书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艺术境界。不同的书体产生不同的形式美,所体现的意境也不尽相同。如王羲之的书法平和、自然、清丽,体现出一种“芙蓉出水”的意境;怀素的草书奇伟飞动,变化多端,气势磅礴,体现出一种“排山倒海”、“横扫千军”的艺术境界。书法家要很好体现书法意境美,光靠字写得好还不行,还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修养,如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美学修养、品德修养等。历史上许多书法家中,不少还是诗人、画家、文学家,由于他们各方面的修养都比较深厚,所以他们的书法作品能体现出深刻的艺术境界。生辉是作品,内涵却是本人修养。作者大气,作品就大气;作者学问好,作品就有书卷味;作者阅历丰富,作品就有沧桑感;作者雅静,作品也就雅静;作者淡泊名利、心胸旷达,作品就有闲云野鹤之风采,作品综合气质自然也会好。可谓字如其人,读字如识人。(6)情的美科学是用事实、数据来说服人的,而艺术则是用情感来打动人的。书法是一门艺术,须体现书法家的思想情感,并以此来感染观赏者。书法在表现思想情感方面同其他艺术(如音乐,绘画,雕塑等)相比,有较大的局限性,它只能表现一种概括、抽象的情绪。它主要是通过点画、线条的长短粗细的变化,字体的大小肥瘦的变化,墨色的枯润浓淡的变化来表现。若运用得当,颇能表现出书法家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情感。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平和舒畅)、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悲愤激情)、毛泽东的《满江红》(天马行空、气势磅礴)等都是很能体现情感美的书法佳作。好的书法艺术作品都是情感的流露。4.2.4书法与旅游4.2.4.1书法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书法文化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参观风景名胜地的楹联、匾额、碑林、石刻等,可以观赏到古今许多优秀的书法艺术作品。以碑林而言,在我国,其数量相当浩大。最为驰名的有西安碑林、山东曲阜孔庙的碑林等。在这些地方可以欣赏到古今许多书法艺术珍品,此外在我国的许多名山中,如泰山、华山、嵩